再見彭德友,是在貴州大方縣鳳山鄉馬幹山草原近旁的幸福二村。冬日濃霧,遮住了村尾一字排開的50余畝蔬菜大棚,村口散落的十幾座蒙古包,卻沒遮住腳下平整乾淨的水泥路,眼前或雙拼或四聯的黔北風格的別墅。這裡是大方縣政府和恒大集團聯手打造的50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之一,也是彭德友和其他36戶移民的新居。
4個月之前,與彭德友初次謀面。當時跟著當地政府和恒大集團的幾名工作人員,沿一條小道前行,時不時要扒開樹枝和藤蔓,大半個小時後才依稀望見一棟茅屋,52歲的彭德友和42歲的弟弟、80歲的母親三人在此“隱居”。
房屋周邊散落著幾畦苞谷地,“這幾塊‘望天田’一畝最多能收400斤。”鳳山鄉黨委書記李春陽説。後來的收成印證了李春陽的猜測,“12畝地只收了2000斤苞谷。”彭德友説這話時,剛從幸福二村的大棚裏鑽出來,歉收的沮喪早已一掃而光。
“當然是這裡住著舒服,房子寬敞,趕路方便,生計也有保證。”彭德友説。自打9月底搬來新村,老彭對蔬菜合作社的事情一直很熱心,主動和來自店子村的周小軍承擔起夜晚值守看管大棚的工作,“每天按一個工70元計算,一個月就有2100元,相當於種一年苞谷的收入。”彭德友説。
這50個幸福新村,由恒大集團聯手當地政府共同打造。“縣裏負責實施‘三通一平’和公共設施配套,恒大負責幸福新村建設和後續産業配套——每戶標配兩座共48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並因地制宜扶持肉牛養殖、鄉村旅遊等作為第二産業。”大方縣委副書記張東説。
扶開工,還要再送一程。針對搬遷貧困戶缺技能、缺管理、缺資金的現狀,大方縣指導各村組建起蔬菜合作社,恒大憑藉自身影響力引進27家上下游龍頭農業企業,承擔起各合作社的育苗、技術、市場等一條龍服務,確保貧困戶穩定增收。
“合作社平均每天需要15個人工,每人每天70元;一季皺葉白菜每個大棚産量在4000斤左右,可收入約2000元;再加上打零工、草原邊上擺小攤的收入,2016年戶均增收在1萬元左右。”合作社理事周小軍算了一筆脫貧賬。
搬下來3個月,彭德友兩兄弟在合作社的務工收入已近4000元,加上年底蔬菜收益分紅和老家的養牛收入,2016年全家總收入已超萬元,每人平均收入妥妥越過3146元的貧困標準線。“以前戴貧困帽、吃低保,沒少遭人看輕。現在搬下山來揚眉吐氣,村里正忙著幫我介紹對象哩。”彭德友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