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中國是基礎設施修建能力最好的國家 沒有之一

發佈時間: 2017-01-24 16:27:59 | 來源: 央廣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劉芳奇

關鍵詞: 絲路,投行,自由貿易協定,五通,三農

你想想看,這是給當地各個國家的當地的貿易帶來多大的這樣一個刺激和這樣的一個吸引力?對中國呢,也通過這些貿易給中國我們當地的每一個地方的生活,也變得更加多彩。所以,過去的三年,中歐班列,像義新歐、鄭新歐、渝新歐,開了39條。

剛開始的時候,重慶第一年開渝新歐的時候,重慶、新疆、歐洲這條鐵路的時候,第一年才不過發了一二十個班列。第二年就發了一百個班列。貿易增加了,需要那麼多貨運來支撐。

主持人:但是我想的是一帶一路這個倡議的提出給這個貿易,我們原來本身都在做進出口貿易,本身給它帶來了哪些變化?

嘉賓:當然了,過去的幾年,截止到今年6月30日,中國跟14個國家,涉及面由22個國家都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這本身就是貿易的更加方便,也使全球的貿易保護主義,因為中國的推進變得出現一些轉機。也因為這些自貿區的倡議,使得全世界猶如一股清流,讓貿易能夠付出得更加快一點。對於各個國家來講,我覺得包括尤其對中國的“三農”來講,我覺得還有一個更大的變化,那就是我們貿易開始了巨大的轉向。

過去我們的貿易更多地對於歐洲、美國、日本發達國家,現在我們突然發現,原來一帶一路的這些國家,是貿易的一個潛力非常大的地區。

主持人:是一個新的增長點。

嘉賓:是的,所以我們現在大量的貿易的轉向轉到了一帶一路國家,出現了我們保持並且擴大我們作為全球第一貿易大國優勢的這樣的可能性。

主持人:其實説到貿易還有一點,那就是分不開的,那就是我們在貿易的過程當中一定要用到錢。一帶一路在金融的聯通,金融的互通這個方面有哪些新的做法嗎?

嘉賓:的確,中國要走出去,離不開金融的服務支撐。我們差不多在30多個國家,徵開了有70多家金融服務機構,專門為中國走出去提供金融的服務。更重要的,因為有一帶一路,我們跟各個國家之間貨幣的互換的速度也非常的快。

比如説在土耳其,我在2014年第一次去土耳其的時候,當地人是根本就不認識人民幣的,它不會用你人民幣的貨幣,你要跟他交換的時候,他説那可以啊,你的價格是我同期跟美元所交換的將近兩倍。

但是現在你如果2016年你再去土耳其,當地人對人民幣的認識識別度就要得多,因為我們的金融服務走出去了。

主持人:這也就是説人民幣的國際化,還有包括我們加入SDR都會給這個帶來更多的便利化?

嘉賓:當然,那又是從全球治理層面上來講了,當然全球治理和一帶一路是相輔相成的。我們過去因為2016年G20的圓滿召開,我們大大改善了國際的金融治理。人民幣加入SDR都是我們人民幣越來越成為全世界的所共識的這樣一個硬通貨。

目前,我想從數據上來看,實際上現在就已經應該可以不謙虛地説,人民幣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第三大貨幣,已經超過了過去兩年裏面,已經超過了日元和英鎊,成為全世界三大貨幣之一,也就是美元、歐元和人民幣。

隨著一帶一路的往前推進,我們的基礎設施在往外拓展,拓展的過程中我們的金融服務再走出去,我們的貿易不停地提升,貨幣也會越來越強大。

     1   2   3   4   5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