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公”賜福儀式
摏糍粑、藍靛草染布、包糯米飯糰、踩高蹺、剪禾把……1月22日,平果縣黎明鄉蟠桃村局寧屯村民自籌自辦起首屆民俗文化節,既熱鬧又喜慶。
本次藝術節分為兩大部分:白天舉行民俗展示活動,晚上進行文藝晚會。歷史上,壯族服飾的主要顏色是黑色和藍色,但不管是黑色或者是藍色,都是用藍靛草泡製而成。活動現場,村民不僅把紡線織布這一場景搬上了舞臺,還再現了浸泡藍靛草染布的過程。
在民俗展示中,局寧屯村民演示了糍粑製作的全過程。自古以來,每當秋糧上場或是節日喜慶等活動,壯族人都要摏糍粑,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今年28歲的韋鶯鶯平時在平果縣城做生意,接到屯裏要辦民俗文化節的通知後,她便早早地回到屯裏幫忙。“我這次是分在了接待組,負責把蒸好的糍粑送給父老鄉親和客人們品嘗”韋鶯鶯笑著説,“這次活動好有意義,大傢夥都聚在一起,相當於提前過春節了。”
兩個打谷桶、一面鼓、四支牛角號、兩支長號,儘管樂器簡陋,局寧屯村民仍然奏出了歡快的迎賓樂。歷史上,壯族人的祖先在勞動之餘以及空閒時,就有打敲打谷桶表達歡樂的習俗。牛角號,則是放牧的牧歸號聲,後來逐漸演變成一種特有的樂器。長號和鼓歷來是壯族人在舉行紅白喜事儀式上的常用樂器。
局寧屯首屆民俗文化節的發起人、策劃人李山表示,往年的這個時候屯裏都會辦廟會,現在該賦予新時代的氣息,今年加入了民俗文化節,算是一個新派廟會。“2016年初,我就有搞民俗文化節的想法了,具體開始籌備是從兩個月前開始的。我首先跟屯幹部商量,大家一拍即合。後來通過微信、電話跟外地務工的村民聯繫,也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我們村民裏在北京、上海、福建工作的都回來了,連已經在澳大利亞定居的也回來了……”説起民俗文化節的籌辦過程來,李山滔滔不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民俗文化節還專門設計了一個環節——向老壽星祝壽。局寧屯80歲以上老人有20人,其中包括一名104歲的長壽老人藍芳秀。民俗展示活動結束後,村民代表按照壯族傳統習俗為向老人們舉行祝壽禮。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祝壽禮結束後,30位晚輩代表還向藍芳秀老人行跪喂禮,反哺老人感恩前輩。據李山介紹,從今年開始,祝壽禮和跪喂禮將年年如此世代相傳。(朱曉玲、農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