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22日訊(記者 陳穎)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戰略性新興産業在我國形成了快速起步的態勢。2016 年 9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重慶市建設國家重要現代化製造業基地“十三五”規劃》,指出以創新促升級,加快打造特色鮮明的現代産業集群,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製造業轉型升級成為新起點。同年12月19日,國務院“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的通知發佈,指出戰略性新興産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優勢的關鍵領域。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對於重慶打造中國內陸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區,加快建設國家雙創示範基地意義重大。
而金融上的支援對於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在“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背景下,隨著“兩江新區”、中新合作項目、重慶自由貿易區先後在渝獲批,重慶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程度不斷加深,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提升,這為重慶建設國家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提供了契機。
與此同時,金融資源與戰略性新興産業不匹配,金融産品與服務尚不能滿足對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需要的矛盾也表現突出,導致經濟引擎動力不足。金融領域的供給側改革中,重慶將如何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先行先試,全力推進,以創新的金融舉措助推重慶戰略性新興産業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1月17日,重慶市政協委員、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羅小明接受了本網記者專訪,為助推重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支招。
現狀:傳統金融服務模式與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不適應
重慶市製造業發展一方面傳統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另一方面,戰略性新興産業形成新的優勢替代,形成“雙業驅動”的效應。
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5年,包括電子核心基礎部件、物聯網、智慧裝備、新材料、高端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及智慧汽車、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能源及環保裝備、智慧終端産業在內的十大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産值連續翻番,從200億元躍升至1664億元,對重慶工業産值增長貢獻率達30%以上。羅小明表示,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對於重慶打造中國內陸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區,加快建設國家雙創示範基地,乃至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都意義重大。
羅小明説,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金融的支援。“近期,我就30家企業在融資渠道、融資成本、融資便利以及融資風險四個方面的狀況進行調查,回收到24家。結果顯示,他們在融資方面都有一定困難。”這些困難包括融資渠道單一、融資資源不充分、融資成本較高、融資手續比較繁雜、融資存在市場風險等方面。這主要是因為傳統金融服務模式與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特徵不相適應。部分初創和成長期的企業沒有得到足夠的風險投資支援,而處於發展成熟階段的企業,又由於金融機構傳統融資模式中存在的産品供應、風險偏好、融資期限的不對稱而滿足不了企業的實際需要。此外,科創企業往往屬輕資産型發展,銀行貸款抵押所需要的房地産、資本性生産設備等不充足,而智慧財産權類的無形資産的信貸抵押操作沒有得到普遍接受。
建議一:投貸聯動 支援新興産業集群化發展
在金融創新政策上,羅小明建議,重慶申請“兩江新區”納入投貸聯動試點範圍,為重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開闢融資渠道提供保障,加快重慶産業轉型升級並助推重慶打造內陸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區。
在美國有過多年金融從業經驗的羅小明發現,中國缺乏成熟的資本市場,還未形成健全的科創企業金融服務模式,特別是銀行科創企業信貸收益無法彌補信貸風險,種子期、初創期科創企業金融服務可獲得性比較低,需求未得到有效滿足,這是制定該意見的一大背景。“重慶確實要加快金融創新步伐,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針對科創企業出臺的政策要紮實精準推進。”羅小明説。
羅小明告訴本網記者,“9月中旬,本人帶領工作小組到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調研考察,與園區相關領導和園區企業家分別進行了座談,進行深度交流,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投資領域的專業公司,參與了中國銀行總行的投貸聯動試點方案的起草工作。“
投貸聯動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以“信貸投放”與本集團設立的具有投資功能的子公司“股權投資”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相關制度安排,由投資收益抵補信貸風險,實現科創企業信貸風險和收益的匹配,為科創企業提供持續資金支援的融資模式。其中,投資功能子公司應當作為財務投資人,可選擇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的非上市科創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分享投資收益、承擔相應風險。按照約定參與初創企業的經營管理,適時進行管理退出和投資退出。
目前該項試點指定包括中國銀行在內的10家銀行在北京中關村、武漢東湖、上海張江、天津濱海和西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進行。羅小明表示,中國銀行總行已與上述五個試點的科創園區簽署了投貸聯動試點的合作協議。相關試點業務正通過當地各中國銀行機構穩步地推進。
在金融創新政策上,羅小明還建議爭取跨境金融服務政策的進一步突破,通過開展國際貿易融資和再融資業務,以及支援開展跨境股權投資業務等金融政策實現“自貿+科創+金融”的乘數效應釋放,助推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主體的科創企業的發展。
建議二:精準金融 精準施策創新路
提升金融精準服務力度也很重要。羅小明建議,市政府出臺金融支援專項指導意見,並以此作為重慶“十三五”金融發展規劃的實施內容,將打造國內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與建設國家重要現代化製造業基地有機結合起來。市政府繼續發揮産業基金、財稅支援等引導性作用,同時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性銀行的重點支援,引導金融機構改進服務模式,差異化創新信貸管理和貸款評審制度,鼓勵金融監管機構與戰略性新興産業職能管理部門常態化溝通聯繫,謀求適應于戰略性産業快速發展的金融監管目標。
羅小明還建議爭取更多金融創新政策落地重慶,比如爭取跨境金融服務政策的進一步突破,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境內市場+境外市場齊頭並進,開拓多層次資本市場新思路。“這將極大助推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主體的科創企業發展,便利企業集約境內外集團資金,節約融資成本,降低融資風險。”羅小明表示。
建議三:境外融資 鼓勵重慶戰略性新興企業“走出去”
圍繞吸納境外資本融資上,羅小明建議,重慶可以更加充分利用香港市場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上市主體,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到香港發債。
羅小明認為香港仍是全球最重要的資本市場,良好的表現得益於香港健全的市場機制、匯率制度、監管體系和會計公信力。目前香港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滬港通、深港通已相繼開通運作,香港已宣佈將加入亞投行。此外,國家外匯管理局創新管理方式,為境內企業在香港上市開闢了引入基石投資者用匯的綠色通道。為此,他還建議,重慶加大對香港市場的考察與應用,為戰略性新興産業吸納充足便捷的資本資源。中國銀行在香港設有中銀香港、中銀國際、中銀投資、中銀保險等完備的金融服務體系,可以為重慶的境外融資助一臂之力。
建議四:政策助力 打造金融人才高地
提升對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中跨國(境)高層人員和高科技人才的金融服務是吸引人才、穩定人才的有效舉措。
近期上海出臺新政策,對符合認定標準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和“科技創新職業清單”內機構就業、持有境外永久居留證中國籍人才,支援金融機構為他們提供所有境內外高品質金融服務,包括境內就業和生活相關的便利,以及開立境外個人自由貿易賬戶的跨境金融服務,如境外醫療保健、子女教育、贍家、投資理財,在原住國的消費信貸償付等等。羅小明建議重慶引進該項個人金融服務政策,以助力重慶打造跨國人才、高科技人才的事業發展之地和價值實現之地。
建議五:功能轉型 提升風險管控能力
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識別和管控金融風險的能力也十分重要。“金融的開放是把雙刃劍,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金融的本質是信用,信用有杠桿放大性風險和交易傳導性風險,所以金融制度的改革創新從一開始就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創新,一手抓風險管控。”羅小明説。企業應盡可能謀求直接融資來降低成本,跨國性經營公司要爭取外管支援,通過設立本外幣雙向資金池集約管理資金。在利率、匯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國際化的大環境下,應適時採用各種避險工具規避利率匯率風險。企業應建立完備、規範的財務制度,確保融資資訊的真實性、準確性。對此,羅小明建議金融機構主動從融資仲介向服務仲介轉型,幫助企業培訓金融人才,防範金融風險,為重慶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壯大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