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山,告別靠天吃飯的苦日子
謝興昌是最早一批從寧夏南部山區西吉縣王民鄉紅太村搬遷到閩寧鎮的移民。談起移民搬遷的往事,謝興昌難掩心中的苦澀:“我的老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那裏十年九旱,自然條件十分艱苦,一畝地種下60斤小麥種子,收回來的還不到50斤,且都是秕的。即使遇上風調雨順的好年份,一畝地最多也才打下三四百斤糧食,一家老小常常連肚子都吃不飽。”最讓他難忘的是,因為家裏窮得買不起鹽,一家人曾連續兩個月吃著沒有放鹽的白水飯。
窮則思變。1996年,謝興昌從廣播裏聽到國家出臺的有關富民政策,心情非常激動,就思謀著搬出大山,改變靠天吃飯的苦日子。當年夏天,他帶著10位鄉親先後到紅寺堡、大武口、鎮北堡等地尋找夢想中的脫貧致富之地,幾番奔波,最終看上了位於永寧縣西側、賀蘭山東麓的這片戈壁荒灘。經過一番認真考察,他決定在這裡安家落戶。
謝興昌回憶道,當時這裡真的是天上不飛鳥,地上不長草,冬春季節常常是風吹砂石滿地跑。可細心的謝興昌注意到,雖然當地荒涼偏僻,但地勢平緩,尤其是附近玉泉營農場種植的玉米、高粱等作物長勢良好,原因是能灌上黃河水。這給了謝興昌莫大的信心。
説搬就搬,謝興昌成了第一批在戈壁荒灘上安家落戶的人。在謝興昌的帶動下,一批批家鄉親朋陸續來到這裡尋找致富夢。這塊人跡罕至的戈壁荒灘因此被當地人稱為玉泉營移民吊莊。“當時建房子時,臨時搭起的帳蓬常常被狂風刮倒,有時飯剛剛做好,一陣大風吹來,好好的一鍋飯就被沙石攪和了。”謝興昌回憶説。當時一起出來的同鄉苦笑道,還是回去吧,這裡跟咱窮山溝有啥兩樣啊?老謝給他們打氣:“等著吧,國家的好政策一定會支援咱們的!”
惠民政策,助移民群眾走上致富路
機遇從來都垂青有準備的人。1997年4月,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在銀川召開,這次會議決定,福建省連續三年每年從財政拿出1500萬元,用於雙方議定的扶貧協作項目,共同在玉泉營西吉移民吊莊建設“閩寧村”。當年7月15日,玉泉營移民吊莊正式更名為“閩寧村”。在政策的號召下,這一年先後有1100戶、6000人從西吉縣搬遷到閩寧村安家落戶。
謝興昌家大門外就是寬闊的馬路。
1998年,謝興昌因為敢想敢幹,被村民推選當上了“閩寧村”村支書。從此,他帶領移民群眾開始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征程。在福建對口幫扶幹部的支援帶動下,他們從最初學習種蘑菇和種枸杞,到後來種葡萄和養黃牛,日子越過越紅火。不少移民群眾通過參加當地政府組織的技能培訓,搖身一變成為産業工人,在當地的葡萄酒莊、光伏企業上班,月收入都在三四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