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編隊成軍之路:艦載機起降訓練上千次

  資料圖:殲15艦載機在遼寧艦上滑躍起飛

歲末年初,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開赴太平洋進行遠海訓練。編隊連續跨越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海域,經宮古海峽,穿越第一島鏈進入太平洋。前不久的2016年12月份,航母編隊在渤海海域組織實施了實兵實彈演習,檢驗了航母編隊的體系構建、組織指揮和艦機融合水準,這標誌著航母編隊的戰鬥力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這是航母組成編隊以來,首次向國人展示其訓練成果。演習共動用遼寧艦等各型艦艇數十艘、飛機數十架,發射空對空、空對艦和艦對空等多型多枚導彈。

這次演習先後開展了建立偵察預警體系、空中攔截、對海突擊和防空反導等科目演練,其中最精彩的科目就是編隊的核心戰鬥力——艦載機在艦上攜帶導彈起飛,對預定目標實施了精確打擊。

按照邊界和極限性能發射導彈,對艦載機飛行員的飛行來説,是極大的考驗。發射過程隨時會發生各種不確定的險情,飛行員必須在注意力高度緊張的情況下,一邊控制好飛機,一邊用最短的時間創造出滿足導彈發射的一系列精確條件。

當時海軍某艦載戰鬥機團團長徐英採取的是超低空掠海飛行,機翼幾乎貼到了浪花,稍有不慎,飛機都可能與涌起的海浪相撞。憑著高超的駕駛技術和勇敢的戰鬥精神,徐英駕駛戰機從敵方雷達探測範圍邊界以下的高度,突破對方監控防禦體系成功發射。

專家認為,從2012年我們擁有航母到現在形成作戰能力,我國海軍綜合作戰能力和武器裝備的發展已經駛入快車道。

徐英的頭盔上有清晰的英文字母:SHOOT THEM。這是他演習前一筆一劃親自寫上去的。

“擊中他們”,對徐英和他的戰友們來説,這是一份早已立下的軍令狀。2013年5月10日,艦載航空兵部隊橫空出世,從空軍、海軍各部隊選拔上來的優秀飛行員,組成我國第一代艦載機飛行員團隊。他們面臨的是一個陌生的空白區:沒有技術,也沒有任何經驗。當時難度最大的訓練,是如何突破著艦技術這個難關。

艦上降落幾秒鐘,背後卻是成百上千次的訓練,飛行員加大油門駕駛艦載機著艦,在尾鉤挂住阻攔索的瞬間,時速從幾百公里驟減到零,飛行員和飛機都承受到巨大的過載壓力。

著艦時飛機速度很小,接近失控的邊緣,操縱難度和風險很高。 “刀尖上的舞蹈”,被用來比喻艦載機飛行員在空間極度有限的航母甲板上著艦的高難度和高風險。世界範圍內艦載機的訓練代價都非常高昂,美國海軍從擁有艦載機到今天已經犧牲了上千名飛行員。飛行員的風險,除了人為操作,裝備缺陷和保障方面原因造成的風險,更是很難排除的一些不可抗拒的危險因素。

航母的甲板很短,而且航行時始終在運動中,艦載機降落時雖然有阻攔索來輔助,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飛機不能百分之百保證每次都能挂住索。一旦挂不住,飛機就會掉到海裏。所以飛機降落時接觸到甲板的那一瞬間,需要立即加滿油門。加滿油門,就是為了飛機挂不住的時候逃逸,操縱飛機在飛到空中。挂住索了,再收油門。而每一次著艦,外界條件都會不一樣。絕大多數事故的發生,就在著艦的那一瞬間。

經過成百上千次起降的試驗和訓練,中國這批最早的艦載機飛行員最終駕駛飛機降落在了航母的甲板上。

自第一代飛行員取得航母飛行資質認證,標誌著中國已經具備獨立科學、嚴謹高效的艦載機飛行員訓練體系,為艦載機飛機員隊伍的持續穩定快速發展打下基礎。風險高,難度大,沒有經驗,所以航母編隊的訓練一直嚴格遵循著科學組訓,循序漸進的原則。

張超,這位29歲的航母艦載戰鬥機一級飛行員,就是為挽救戰鬥機而英勇犧牲的楷模。他的事跡激勵了更多優秀飛行員投身到艦載機飛行事業中。航母上有上千個戰位,上百個專業,艦員都是從海軍各部門層層選拔上來的精英,他們都要忘記以前的經驗與榮耀,一切從零開始。但形成航母戰鬥力的緊迫感又要求他們必須儘快創造性地適應訓練,因為只有平常訓練睡不著,戰鬥之前才能睡得香。

航母甲板上艦載機的數量從一架到兩架再到多架,給甲板上飛機的調運和保障工作不斷提出新課題。

在時間單位緊張到以秒計算的多架飛機起降過程中,甲板上的調運必須做到高效有序。

每次訓練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像核心設備的保障,同樣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完全依靠自己摸索,持續地在摸索中前進。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特殊情況的過程中,保障部門的人往往寢食難安。新的問題不斷出現,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流程改進的過程。比如一度困擾大家的艦載機降落時偶爾會發生鉤鎖不分離的問題,最初解決需要十幾分鐘,現在則只需要幾秒鐘。

這次航母編隊實兵實彈演習也讓另一個部門從幕後走到了臺前,那就是穿著醒目紅色馬甲的彈藥保障部門。

在航母上,由於建造設計的原因,並且出於各種安全的考慮,彈藥倉的分佈和轉運的路徑非常複雜,環節也非常多,其保障工作也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這個部門甚至在航母建造期間就開始介入。

航母上存儲著大量各種各樣的彈藥,導彈型號和數量都異常複雜。把導彈轉運到飛行甲板上為飛機挂彈,中間有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就是為這些彈藥做一系列的技術準備,包括裝配,檢測,測試等一系列的流程,實彈裝運對操作人員的技術和心理素質都有很高要求。

全艦所有彈藥部門官兵,要對存儲彈藥的詳細資訊都通盤熟悉,然後根據作戰的使命任務和作戰計劃,選擇最快捷,最高效的一種轉運保障模式。四年來,他們的秘訣就是夜以繼日地訓練、訓練、再訓練。而艦上的各個戰位都是用他們的心血和智慧,在不斷的實踐中探索研究,從發現問題到不斷的優化整個組織運作的模式。

先進的武器裝備是軍隊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是國家安全和民族復興的重要支撐。航母是一個國家海軍實力的象徵,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客觀地説,雖然航母建設用很短的時間走出紮實第一步,但後面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次檢驗取得了許多階段性成果,讓我們離強軍目標更近了一步,也讓我們更加自信,更加有底氣,去走好後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