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百部中國夢微電影徵集活動評選階段圓滿結束。《大山小夢》等百部網路微電影、微紀錄片成功入圍。本次活動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網路新聞資訊傳播局指導,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國際微電影節、中華慈孝節組委會、永暢傳媒協辦。活動旨在通過網路微電影展示各行各業普通人為實現中國夢的奮鬥故事,以及青年人愛國愛家鄉的情懷。

在美麗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有一個叫阿成的少年,他有一個小小的夢想,希望兩座山之間架起一座橋,縮短爸爸進貨回家的路;有一個叫吳豪的建設者隨著中交三公局一公司三柳項目部來到了大山裏,他們在努力讓更多的天塹變通途,他和阿成在這個大山裏一起孕育著小小的夢想。微電影《大山小夢》把鏡頭對準了大山裏的人們,通過“數車”和“架橋”這個共同的心願和夢想把兩個原本無交集的人聯繫在了一起,講述了圍繞在他們身邊的小小故事。

阿成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上下學路上數車,他最大的願望就是爸爸進貨回家可以直接從山的這頭走到那頭,不用再繞彎彎的山路。

築路人吳豪一年前來到三江修路,看著一根根豎起的橋墩,一座座修好的橋梁,那就是他的自豪。但他也是一位父親,他告訴兒子,等他數到500輛車的時候,就會回去看兒子。

吳豪與山裏的孩子們因為這座橋而相識,他會經常給孩子們講很多工程橋梁的故事,阿成相信他會把自己的紅繩變成兩座山之間的橋梁,爸爸每次進貨只需要一天就能回來。他們都希望早日實現願望。

但崇山峻嶺和多變的天氣給施工帶來了極大的難度,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摧毀了吳豪施工隊一萬多平米的工棚,施工隊不得不採取緊急救災搶險措施,吳豪在搶險現場受了傷。恰巧一位老鄉的麵包車卡在了施工地的剛面橋上,吳豪不顧傷勢同隊友奮力將車抬出。

三個月後連接兩座山的大橋終於修好了。

《大山小夢》完整的反映了築路人在一線的真實生活,這些中國的匠人在深山中完成著一個又一個奇跡,他們身上的擔當註定了這是一部溫暖的微電影。影片結尾用一問一答的採訪形式表達一線員工的真實情感,為整個故事增加了感染力。就像導演團隊説的,用文藝的情懷做這部微電影,就像看宮崎駿電影的時候,明明就是大團圓的結局,你仍然會感到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