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安市打贏脫貧攻堅戰系統報道之六——前鋒區: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之精神攻堅脫貧摘帽

中國網訊1月10日訊(記者 黃姝穎)走進廣安市前鋒區的行政辦公大樓,有著我們想像不到的簡樸。據前鋒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辦公樓是租用一個企業的,辦公用房非常緊張,多數一個辦公室就是一個部門。對此,記者有些不解。在接下來的採訪中試圖給大家找到了答案。

據介紹,廣安市前鋒區設立於2013年2月,是四川省最“年輕”的行政區之一。建區之初,基礎差、底子薄,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集中連片貧困尤其突出,貧困人口3.99萬人,貧困發生率高達13.2%。

扶貧攻堅脫貧摘帽工作沒有現成的經驗模式可借鑒,只能摸著幹、探索幹,一些舉措需要邊探索邊完善。前鋒區作為四川省2016年率先脫貧摘帽地區,廣大幹部群眾充分發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精神,把脫貧摘帽作為頭等重大的政治責任,以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帶領群眾真抓實幹,推動扶貧脫貧各項工作紮實有效開展,確保率先脫貧摘帽、勇當全省標桿,

以人為本,讓發展更有溫度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讓發展更有溫度、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是共用發展的理念和情懷,也是以人為本的要求和體現。消除貧困、全面小康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貫穿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前鋒區把脫貧攻堅擺在唯此為大的突出位置,立足於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著眼于解決貧困群眾吃穿住行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真扶貧、扶真貧,順應了人民群眾改善生活的強烈意願,滿足了貧困群眾對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迫切需求,因而有力地激發了群眾參與致富奔康的熱情,凝聚起了發展合力,確保了脫貧攻堅首戰首捷。

率先垂范,當好脫貧攻堅“排頭兵”

前鋒區作為建制新區,區委區政府寧願政府過緊日子,也要讓群眾過上好日子,堅決不新建辦公大樓,勒緊褲袋將三分之一的財力投入脫貧攻堅,體現了為人民服務的政治擔當。在此基礎上,積極構建“12+6”條塊結合的責任體系,倒逼責任落實,有效解決了幹什麼、怎麼幹的問題,找到了落實任務的有效途徑,為推動脫貧攻堅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區委區政府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各級責任主體從嚴從實落實責任,積極投身脫貧摘帽的生動實踐,千方百計幫助群眾脫貧奔康,真心實意為群眾紓困解難,全區上下形成了念茲在茲、傾情傾力衝刺脫貧摘帽的良好格局。

授人以漁,激活精準扶貧“造血幹細胞”

古人云:“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與漁,終身之用。”要想徹底改變貧窮的面貌,到2020年讓貧困群眾如期脫貧,僅靠“輸血扶貧”是遠遠不夠的,物質幫助只能解決一時,只能治標,所取得的扶貧成績往往都是曇花一現。前鋒區堅持扶貧與扶志並重,始終把調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作為關鍵環節,致力營造自立自強、勤勞致富的脫貧氛圍,引導貧困群眾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創新“小額貸款+創業培訓”模式,出臺貧困對象自主創業扶持政策,給予1-10萬元創業獎勵或創業擔保,全程提供項目推薦、創業指導、政策諮詢等創業服務,鼓勵有創業意願的貧困家庭勞動力自主創業,徹底改變“我貧窮我光榮”以及等靠要等思想,實現了由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凝心聚力,形成合力啃下扶貧“硬骨頭”

 脫貧攻堅是全國各地在“十三五”期間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要完成好這項利國利民的偉大工程,離不開你、我、他的全員參與,務實行動。前鋒區堅持政府引導,群眾參與,組織動員社會各界、廣泛發動一切力量,將扶困幫窮延伸到全社會各個領域。採取“領導包片、部門包村組、幹部包農戶”方式,31名區級領導、148個省市區級單位、3875名幹部職工與94個貧困村、7590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實現了貧困村、貧困戶結對幫扶全覆蓋。創新開展“九個一幫扶”、“百企幫百村”,通過結對幫扶、村企聯姻、愛心連戶,形成了人人參與扶貧、人人支援扶貧、人人關心扶貧的扶貧格局,有效解決了脫貧攻堅勢單力薄、資源不足等現實問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特普共舉,全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

何以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前鋒區給出了答案,堅持特惠與普惠共舉、共用發展理念,既關注貧困村戶,也不忘非貧困村戶。在精準幫扶貧困村、貧困戶脫貧摘帽的同時,採取民辦公助、以獎代補等方式,把安全住房、安全飲水、生活用電、廣播電視等政策覆蓋全區所有群眾;村文化室、衛生室、農民夜校、廣播室、電商平臺、農家書屋、通村公路、通信網路、集體經濟實現全覆蓋;通過推進城鄉學校建設、建立城鄉校長教師輪崗交流制度、優先配備補員鄉村教師、成立愛心基金,實現每個鄉鎮均有1所達標中心校、1所公辦幼兒園,貧困學生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中職)教育到高等教育幫扶實現全覆蓋,讓全區群眾共用脫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