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霧霾一刻也不能鬆勁,既要打好減少重污染天氣的攻堅戰,也要打好不斷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持久戰
由於氣象條件的變化,持續籠罩華北等地9天多的霧霾,從1月8日早上起開始自北向南陸續消散。新的一年,藍天和霧霾的較量不會停止,群眾對於治霾的關注也不會降低。1月6日,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向媒體介紹霧霾治理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7日,北京市代市長蔡奇就霧霾治理與媒體、企業和市民代表交流;國家衛生計生委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霧霾健康防護知識;中央氣象臺就近期霧霾天氣氣象成因召開媒體通氣會。來自各方面的資訊量幾天來集中釋放,傳達了黨和政府治理霧霾的決心,也擺出了治霾難點和今後思路、舉措,回應了公眾的關切。
應對以霧霾為代表的環境生態問題,中央早已在戰略上作出部署。“向環境污染宣戰”“消除人民群眾‘心肺之患’”是本屆政府對百姓作出的鄭重承諾。2013年9月,國家啟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十個方面的35項措施,執行3年多之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的大氣環境品質總體上有明顯改善。在全國層面,與2013年相比,74個重點城市PM2.5濃度降低了30%左右。雖然改善速度還趕不上群眾的期待,但堅定的決心與果斷的行動毋庸置疑。
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大氣環境品質在冬季改善的幅度非常小,甚至沒有改善,給人們生産生活造成一定影響。究其原因,是一些治霾措施在冬季之前管用,進入冬季特別是供暖期,這些措施就不夠了;極端天氣引起的冬季氣象條件變化,使治霾比預想的要複雜和困難。當此之際,提振信心非常重要。天不幫忙時,人更要努力。不能因為冬季治霾效果不理想,就懷疑國家治理大氣污染的方向和技術路線,而應該檢視在執行《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哪些措施還沒有落到實處,哪些措施還存在跑冒滴漏,儘快補上短板。環保部提出下一步強化冬季污染治理的六方面措施,就是對症下藥之舉,只要各地照方抓藥,扎紮實實行動起來,必然能夠緩解冬季的霧霾局面。
治霾沒有捷徑可走,沒有特效藥,不可能一招制敵,一蹴而就。治理霧霾,既要打好減少重污染天氣的攻堅戰,也要打好不斷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持久戰。從這個意義上來説,每個人都需要有點耐心和恒心。治霾,是在負重前行。這個重,表現在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多種污染物交織在一起。其根源在於偏重的産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高消耗、高廢棄的生活方式。以霧霾多發的華北地區為例,京、津、冀、晉、魯、豫六省市,國土面積佔全國7.2%,卻消耗了全國33%的煤炭,單位面積排放強度是全國平均水準的4倍左右,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佔全國排放總量的30%左右,這些數字足以説明問題。何時能夠減輕重負,取決於各地轉方式、調結構的力度有多大。
治理霧霾,決心信心必不可少,責任心更是不可或缺。各級政府的責任,是狠抓落實;各類企業的責任,是達標排放;每個人的責任,是支援環保、參與環保。重霾之下,一時焦慮、抱怨,可以理解,調侃、自嘲一下,未嘗不可。但也要看到,照明、燃油、採暖、製冷等現代生活方式創造了便利,同時也會付出代價,會大量消耗資源、能源,導致污染物排放。環保的每一分進步,都離不開生活方式的轉變,在這方面得到群眾的支援,跟在治理霧霾上取得共識同等重要。
天上不會掉餡餅,好日子是幹出來的,治霾也一樣。颳風不由我們做主,行動卻取決於我們自己。只有齊心協力,擼起袖子加油幹,才能多見藍天,在全面發展的道路上暢快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