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供圖

心細如發、作風過硬、豪爽幹練,是許多同事對周博文的印象。面對一起起困難重重的刑事案件,他總是“咬定青山不放鬆”,屢屢剋敵制勝;正是依靠這股韌勁,他讓許多犯罪分子聞風喪膽。

近兩年來,作為梧州市刑偵系統的驍勇戰將、拼命三郎,周博文一直戰鬥在刑偵工作第一線,參與偵破大小案件500余起,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300余名,為人民群眾挽回經濟損失近千萬。他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兩次,個人三等功三次,被上級公安機關授予“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全國追逃標兵”、“全區優秀人民警察”。他還被中宣部授予“2015年中國好人”等榮譽稱號,榮獲全區道德模範評選活動提名獎、“五一勞動獎章”,並作為先進典型,參加了廣西公安系統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英模事跡報告團。

對工作,勤學善思重實踐

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刑偵總隊工作前,周博文在廣西梧州經歷過多個崗位。每到一個崗位,他都傾心付出、刻苦學習,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成為行家裏手。

當時,分局組建了兩起故意傷害致死案件偵破專案組,剛調到分局的周博文參加了專案組。在案件偵破過程中,他連續工作了7個晝夜,走訪摸排、調查取證、蹲點抓捕、攻堅審訊,一個環節也沒落下。他充分利用自己在“大情報”、視頻監控系統運用上的優勢,有效開展研判工作,在甄別確定嫌疑人這一關鍵環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他還利用梧州市日趨完善的社會治安視頻系統,鑽研新的圖偵技巧。別人認為枯燥無味的查看視頻工作,他卻十分著迷,為了捕捉一個關鍵鏡頭,他往往會坐在電腦前仔細查看十幾個小時。通過不懈努力,周博文迅速掌握了一套利用圖偵技術開展串並、研判來確定犯罪嫌疑人作案時間和空間軌跡資訊的工作方法,創造了一套將圖偵與刑偵、技偵、網偵有機結合的聯動合成作戰模式。

對罪犯,嫉惡如仇勇衝鋒

刀刃,除了鋒利之外,更需要剛韌。在破案戰場上摸爬滾打的周博文,不僅錘鍊出了敏銳和韌勁,更將自己鑄就成一把打擊犯罪的利刃,無論是偵查案件,還是抓捕犯罪嫌疑人,他總是衝鋒在前,奮不顧身。

2011年9月至11月,全國“清網追逃行動”進入百日攻堅階段,周博文作為分局特派的“清網”追逃組成員參加行動。2011年11月16日,周博文為追捕一起命案的同犯,一連在該同犯的家鄉蹲守了10天,終於發現回家吃飯的犯罪嫌疑人謝某。

在抓捕的過程中,謝某拼命逃竄,衝上屋頂,踩著瓦片瘋狂逃跑。周博文則一路窮追,連續躍過幾間房頂後,周博文終於追上了謝某,與其進行搏鬥。由於屋頂傾斜不平,周博文一時沒能控制住謝某。而謝某突然用盡全力向瓦頂摔去,把周博文拖拽著砸破了瓦頂,從四米多高的屋頂摔到地面。兩人落地後,謝某迅速爬起,一瘸一拐地繼續逃命,這時周博文也馬上爬起來繼續追捕。最終,謝某被緝拿歸案。

正是憑著對刑偵事業的執著追求,他與廣西梧州萬秀分局追逃組全體民警一道努力,確保了分局提前完成清網任務,逃犯撤銷率超出80%。其中,他參與抓獲各類逃犯23名,親手抓獲分局清網在冊逃犯7名。

對自己,為公為民終不悔

周博文是一個責任心、事業心都很強的公安民警。在他看來:幹刑警是很累,可看到一起起案件被偵破,雖累猶喜;幹刑警是很苦,可看到一次次豐碩戰果,雖苦猶榮。為了黨和人民,他無私為公、盡心為民,一心撲在案件的偵破上。

2013年11月,在偵破一起惡性傷害案件中,周博文連續兩天兩夜沒合過眼,終於查到了犯罪嫌疑人的線索。隨後又馬上轉入到確定嫌疑人身份,組織抓捕行動等工作中,並在案發後三天,一舉將犯罪嫌疑人抓獲。由於連日工作,身體處於疲勞狀態,再加上長時間的伏擊抓捕和審訊問話,他體力嚴重透支,一天,正在上班的他突然在辦公室失去了知覺,被同事送到醫院搶救。但周博文只休息了一天,又立刻回到工作崗位繼續處理案件的相關材料。

“三天就破了案,抓住了傷害我的人,有你這樣的警察保護,我放心!”案件的受害者方某在得知情況後,滿懷感激地對周博文説。對此,周博文卻十分坦然,因為他所做的一點一滴都彰顯著對人民群眾的濃濃深情。在他眼裏,“當警察,既要有錚錚鐵骨,更要心裏永遠裝著百姓”。

周博文有三個眾所週知的紀錄:全年加班1800小時,加班時間最長;連續24小時以上工作次數最多;連續在單位工作28天沒有回過家。長年的超負荷運轉,導致他患上頸部肌肉增生,疼痛不已,需要吃止痛藥才能止痛,但周博文一直拖著不到醫院去做手術。直到工作稍微有些空閒,他才去醫院做了頸部肌肉增生的切除手術。醫生勸他住院休息幾天,可他只回家休息了一天,又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對刑警工作如此執著的周博文,默默踐行著一名新時期刑警的神聖誓言,默默履行著黨和人民交付的神聖使命。他始終站在打擊違法犯罪的最前沿,用滿腔熱情照亮青春,用實際行動譜寫著人民警察的無限忠誠。(李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