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母嬰 > 滾動新聞 >

做父母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帶領孩子好好生活

發佈時間:2024-01-29 16:42:51 來源:中國婦女報 作者:孫雲曉 責任編輯:孟麗
分享到:

原標題:做父母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帶領孩子好好生活

近年來,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突顯,面對孩子成長的困境,最痛心、焦慮的人莫過於父母:難道我們愛孩子還不夠嗎?為什麼會是這樣不幸和無奈?

毫無疑問,父母對孩子的愛無人可比,但這關愛也存在誤區值得反思,比如父母最需要堅守的底線,或者説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事情,是否做到了呢?

讓我們用數據説話,北京師範大學2018年對全國18萬中小學生的調查發現,四、八年級學生大都認為家長對自己最關注的前三位是學習情況(79.8%、79.9%)、身體健康(66.6%、66.5%)和人身安全(62.2%、52.2%),其人數比例遠高於對道德品質(25.3%、30.7%)、日常行為習慣(15.2%、18.7%)、興趣愛好或特長(10.8%、7.1%)、心理狀況(6.5%、11.1%)等方面的關注。

該調查還發現,中小學生認為人生幸福最重要的是“有溫暖的家”,八年級學生比四年級學生的認同度高10.1%,説明青春期的孩子更認為家庭幸福至關緊要。

我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經連續主持20餘年的全國少年兒童跟蹤對比調查,“有溫暖的家”始終是中小學生關於人生幸福的第一選擇。顯然,“有溫暖的家”是家庭教育成功最鮮明的特徵,因為家庭教育的本質屬性是生活教育,也是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做父母就是讓全家人相親相愛,讓孩子願意回家,這是孩子健康成長最重要的保障。

然而,這一組數據説明,近八成的中小學生認為,父母最關心自己的學習情況,而最忽視的是心理狀況。即使父母們關心的第二位是身體健康,卻有90%左右的中小學生睡眠不足,這是嚴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基本因素之一。

深圳一位初三女生考入某重點高中,卻因為長期睡眠不足4小時,無法堅持高中的課程學習,被診斷為中度抑鬱症,被迫休學。

有些父母可能會無奈地嘆息:現在競爭那麼激烈,我們逼孩子拼學習也是沒辦法呀!如果孩子考不出好成績,怎麼能上好學校?上不了好學校怎麼能有好工作?我非常理解父母們的焦慮,但是,做過50餘年兒童教育和研究,我最深刻的發現,就是成長是有規律的,教育自然也是有規律的。

做父母的底線首先要讓孩子健康地活著,進而在豐富多彩的生活體驗中發現自己獨特的潛能,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成長之路。也就是説,只有遵循規律,才可能讓孩子和諧而幸福地成長。

關心孩子的學業沒有錯,但從家庭的角度來説,好的生活才是對孩子學業發展最好的支援。我們還是用事實説話吧。2021年,蘇州教育監測部門對50826名初二學生的父母進行問卷調查,並與初二學生的考試成績匹配關聯,希望探究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有利於學生的學業發展。結果意外發現,每天能夠吃到父母做的早餐的學生比吃不到的學生平均成績高出63分。家庭藏書超過200冊的學生比藏書僅為0~25冊的學生平均成績高109分。

我問過蘇州教育部門的領導:吃不吃早餐為什麼如此顯著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

他們告訴我,每天能夠吃到父母做的早餐的學生,他們的生活是有規律的,更是有幸福感的,而他們的父母是有責任感和愛心的,家庭氛圍是溫馨的,讓孩子情緒積極而穩定,這是學習好最重要的條件。

國外的研究如《科爾曼報告》也認為,決定學生學業成績的關鍵因素是家庭而不是學校。實際上,當孩子有了“有溫暖的家”,不僅僅能夠激勵孩子的學業發展,更有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當然,家庭不是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唯一因素,學校生活、同伴關係以及社會活動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出現某些心理問題。但是,有了“有溫暖的家”,有可能避免或緩解孩子的困境。

“有溫暖的家”體現出兩個基本特點:一是相親相愛的家人關係,二是豐富多彩的家庭生活。“有溫暖的家”對於孩子的健康而言也有三個具體指標:一是充足睡眠,二是合理飲食,三是積極運動。

孩子擁有溫暖的家庭與健康的生活,他們的諸多心理問題都可能避免或化解,而代之以生機勃勃地幸福成長。因此,父母是最好的心理諮詢師,做父母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帶領孩子好好生活,這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底線與原則。(孫雲曉作者為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

來源:中國婦女報

中國網母嬰頻道是中國網的重點頻道,專注于廣大孕期和哺乳期的母嬰的身心健康,宣傳育嬰行業的最新諮詢和動態,科普權威的孕嬰知識,促進母嬰産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品牌合作:孟女士 13261637563
糾察熱線:010-88828222
投稿郵箱:myzg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