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亞運“薪火”燃遍之江大地,一屆精彩紛呈的亞運盛會與我們近在咫尺。在這其中有一抹熟悉的身影,他有著亞運火炬手和亞運場館建設者的雙重身份。他,就是中建八局上海公司浙江分公司總工程師任泓帆。
“能成為亞運會的火炬手,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肯定,身為一名亞運場館的建設者,帶著這份使命奔跑傳遞,倍感榮幸”
9月14日,亞運火炬接力至台州,在眾多火炬手的簇擁下,從和合公園一路被護送至台州市體育中心。火炬傳遞的消息早在9月初就在城裏傳開,任泓帆的親朋好友們都在議論著,希望能在馬路上一睹任泓帆傳遞“聖火”的英姿。
當天早上,任泓帆早早地抵達現場整裝待發,他説:“今天是我有生以來最注重儀錶的一天。”密集的人流中,人們自覺守候在道路兩旁,給火炬手騰出了一條寬敞的通道,熱情高漲的觀眾們則在邊上舉著相機或是手機拍攝,生怕錯過了精彩的畫面。
原地等待了大約15分鐘,任泓帆接力火炬,開始出發了。在人群的注視下,任泓帆沿著市府大道,向中央商務區站跑去,圍觀的人群也跟著流動,最終在短短50米距離內,完成了這場在台州的夢想交接。
溫州奧體中心是第19屆亞運會足球分賽場場地,時任項目總工的任泓帆正是此項目建設的領頭人之一。
在奧體場館建設過程中,任泓帆面臨了諸多挑戰,如深厚的淤泥質土問題——圖紙設計主體結構基礎採用90m超長樁基,足球場基礎採用複式真空預壓聯合堆載處理,但真空預壓在運作過程中會對周邊土體産生影響,若樁基及真空預壓同時施工,則導致樁基品質受到破壞;若分先後施工,則工期造成浪費。
對此,他帶領團隊搜尋規範、翻閱資料,並在局及公司的指導下,建立土體模型,模擬計算土體變化,根據監測報告不斷修正,最終創造性地應用真空預壓聯合堆載範圍內灌注樁同步施工技術,目前該技術經科技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遇到問題和困難並不可怕,關鍵是要找到解決的方法並付諸實踐。”任泓帆親自踐行了這一理念。他帶領項目團隊研究體育場空間管桁架受力特點,採用鋼結構罩棚分區卸載技術,提前插入後序金屬屋面施工,同時解決700t履帶吊在軟土地基上吊裝的施工難題,採用整榀吊裝,完美履約並大量減少高空焊接,提高焊接品質。
他堅持把工作前置,做任何決策部署都注重前瞻性。為保障亞運賽事順利舉行,任泓帆在2023年復工後,立即著手場館的賽事保障工作,主動與建設單位、場館運營方對接,成立百人賽事保障團隊進駐現場。
在對場館各個部位、功能用房、賽事系統進行仔細排查時,他踏入每個角落,將細節視為重中之重。他一次次穿梭于場館中,仔細檢查並維護每一根電纜、每一個設備,確保它們完美運作。他像一位嚴謹的工匠,用自己的雙手打磨著每一個細節,確保場館無懈可擊。
在他的帶領下,溫州奧體中心順利完成了場館測試賽、亞運賽前綵排演練等各項活動的保障工作。任泓帆經常説“這屆亞運會的舉辦是全國性的重要賽事,我們有幸參與其中,一定要提高站位,明確自身的職責,全力護航亞運。”他的言行始終充滿了責任感和使命感,用心、用情、用行動將亞運會場館保障工作做得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