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孩子給我們展現的,總是陽光樂觀的一面。但是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他們可能變得煩躁易怒、與同學關係不良、常常哭泣、出現自殘行為等,從而導致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狀態逐漸頹廢……當成績直線下降時,才引起了家長們的高度重視,家長們不禁疑惑,兒童也會得抑鬱症嗎?
的確,兒童也會出現抑鬱情緒。這種情緒是一種不愉快、悲傷、痛苦的體驗,典型的表現是失去往日的興趣和歡樂,言語和活動減少,常感“沒意思”“沒勁”“精力不足”“高興不起來”,有的孩子甚至出現“不如死了好”的念頭或實施了自傷行為來逃避痛苦。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
《WHO兒童心理健康指南》一書指出:兒童抑鬱症狀相關的品行障礙會延續至青少年甚至成年階段,表現為藥物濫用、健康狀況低下、反社會行為、犯罪、失業、婚姻問題及其他人際關係不良。重度抑鬱症通常起病于青少年,遍佈各個國家,可導致心理社會功能的嚴重損害並有自殺的危險。
全球有超過20%的兒童青少年因患精神障礙而致殘,青少年自殺佔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全球共同的公共衛生問題。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
兒童青少年處於生長髮育的特殊時期,一方面可能面臨情感上的孤立,缺乏被認同感和被理解,因為各種原因不主動與人交談;或者對暴露出脆弱的想法和行為感到羞愧,將自己的痛苦深藏於心,在與他人交談中加以遮蓋。長期下去,就會漸漸産生抑鬱情緒。
孩子出現了以下行為,需要警惕:
1.突然變得少言寡語,不願與人交往。
2.經常焦慮不安、煩躁、擔心、恐懼。
3.情緒不穩,易衝動。
4.容易生氣、産生敵意或發脾氣。
5.無興趣或總不愉快。
6.生活懶散、不願上學。
7.注意力不集中。8.睡不著或睡不好。
9.學習成績下降。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走出抑鬱情緒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孩子們通常都會把父母當作自己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情緒穩定同樣也會讓孩子的情緒穩定;在每一天和孩子相處過程中,家長們也要及時覺察孩子的情緒行為及思維變化,用理性的方式去引導,帶著溫度去感受,認真傾聽孩子的所思所想,孩子的安全感就會倍增,從而安心學習,快樂成長。
孩子的抑鬱障礙表現與成人有明顯不同。孩子的疾病不是成人的雛形,切莫照搬成人模式去在孩子身上套用。而且還應該與應激反應、器質性精神障礙、精神分裂症、品行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抽動障礙等疾病鑒別。
兒童青少年抑鬱障礙除了沉悶少語、缺少興趣外,更多地表現為軀體不適、焦慮、激越、暴躁甚至毀物傷人,而這些情況和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聯繫往往只有專業醫生才能識別。希望各位家長要重視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積極尋求專業幫助與支援,為兒童青少年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
警惕兒童心理求救信號
綜合北京精神衛生等
來源:未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