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母嬰 > 母嬰生活 >

內疚與焦慮 孩子的“螢幕時間”有多危險

發佈時間:2022-05-27 13:58:27 來源:央視網 作者:劉砥礪 責任編輯:代洪亮
分享到:

如果你家中有一個還要過六一兒童節的孩子,那麼你很有可能是一個對電子産品持開明態度的人,畢竟你自己就是在成長過程中與電視為伴,上學、工作都離不開電腦和手機的一代人。

但是,疫情或多或少會加劇你的焦慮。新冠期間,學校和幼兒園動輒關停,很多家長也被要求居家辦公。所有人使用螢幕的時間都在激增。孩子們常常無法去學校而不得不整天上網課,家長則難以兼顧工作和育兒,尤其是當家長要在家開電話會議的時候,給孩子一個iPad是能保證自己擁有一段不被打擾的時光最好的方法。對大多數家長來説,這是一個兩權相害取其輕的選擇。

然而,家長心中還是會有一個驚恐的聲音在問:“孩子視力會下降嗎?”“刷短視頻會過度刺激兒童大腦導致大腦功能退化嗎?”“長期使用電子産品會導致社交困難嗎?”做一個疫情期間的成年人太難了,一邊為自己難以完成的KPI和永無止境的家務活焦頭爛額,一邊看到孩子又將手伸向了手機想要去玩遊戲,對孩子的焦慮和內疚感同時爆發,家庭大戰一觸即發。

顯而易見,在這個空氣中充滿WIFI的時代,電子産品已然變成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核心矛盾,至少是之一。搜索引擎和智慧演算法推送來的觀念各執一詞,甲方辯友説“遊戲,讓學習上癮”,乙方辯友輕笑一聲:“矽谷精英早已讓子女逃離螢幕”,我們到底該聽誰的?

在中國有很多重視閱讀的教育專家,但他們普遍不太懂技術而不太清楚電子産品對孩子來説到底意味著什麼,網際網路技術已經改變了知識傳播的方式,傳統智慧無法完全掌控新時代的變化。很可惜,我們在國內還無法找到足夠多可靠的研究,那些被當作榜樣或者反面例子傳播的基本上都是個體經驗,新一代家長如何才能找到對錯的邊界?

當人們從現實世界向虛擬世界大舉遷徙,就好像陸地動物走向海洋,仍然需要重新學習游泳。如果你渴望幫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適應未來的能力,或許可以去讀一讀不久之前出版的一本譯著《兒童電子螢幕指南——來自500個家庭的經驗》。

將這本書介紹到中國的譯者是曾經在中國傳媒大學任教多年的導演沈東,他堅信閱讀之於人的重要性,職業經驗又令他深知媒介的變化能對人産生深刻的影響,身為第一代成長于網路時代的父母,在養育新一代觸屏時代的孩子時,他相信與其回避現實,不如尋找最科學的研究來幫助自己做判斷,所以他決定將美國科學記者安雅·卡梅內茲的作品《The art of screentime—how your family can balance digital media & real life 》引薦到中國。

沈東説他選擇這本書是因為這本書恰好符合了自己的期待:有人能夠以科學家的精神,窮盡最新、最權威的有關數字産品與兒童的研究,提供能幫助自己理性思考的工具,同時這位作者還是一個有養育經驗的人,能夠理解現代父母自身的困境。

安雅·卡梅內茲是美國國家公共電臺首席數字教育記者,也是一位80後媽媽。她發揮作為調查記者的職業優勢,對於幾乎目前所有針對兒童與螢幕的學術研究一一審視,同時採訪了500個不同社會階層、城市、信仰的普通家長,詢問家庭螢幕使用時間、場合、規則。在與研究者交流的過程中,她不僅關注他們如何説,還深入了解專家自己在家裏是如何育兒的。

沈東在翻譯這本書的過程中,收穫了一些令他深感意外的發現:比如之所以媒體製造對螢幕對兒童有害的恐慌,曾經是因為螢幕對兒童有益的研究很難發表。被千萬媽媽熟知的“2歲以前不準看螢幕”,是美國一個專家隨意寫的,當時並沒有實證研究的支援。沉迷于電子産品會引發或者惡化多動症、肥胖、社交困難或者攻擊性行為嗎?無數研究發現,很難證明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因為人類的行為太複雜了,比如到底是社交困難引發的沉迷電子産品?還是沉迷引發的社交困難?這是一個很難脫離具體情境去討論的問題。

總之,我們對於一些看似權威的學術研究,也要謹慎看待。但沈東結合這本書中的知識和個人經驗,就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給出了一些建議。

第一,有“合理”的電子螢幕使用時間嗎?

先説答案,沒有統一的安全劑量和“中毒”劑量,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如果你焦慮孩子看螢幕時間太久,可以先問自己5個問題:1.孩子睡得好嗎?2.孩子吃得好嗎?3.孩子的身體依然充滿活力嗎?4.孩子能離開螢幕去跟朋友玩耍嗎?5.孩子學習還順利嗎?

如果答案讓你覺得還算安心,那你就不用太擔心孩子的螢幕時間。

如果你一定期待一個答案,美國嬰幼兒專家會建議4歲以下半小時,4歲以上2小時。睡前1小時不要碰觸電子産品。

第二,什麼時候需要擔心孩子的電子産品使用行為?

如果你的孩子這段時間體重增加、失眠、暴躁、對其他事情失去興趣,那你就要腦中響起警鈴。但是,一般而言,沉迷于電子産品往往是一個表徵,背後很可能有其他原因,例如疫情帶來的焦慮,隔離在家帶來的孤獨感,不習慣上網課帶來的無力感等。

現在是一個注意力經濟的時代,流行的App是一群最聰明的人聚在一起努力研究如何可以最大程度地抓取人的注意力,所以你或者孩子在某一段時間沉迷電子産品,並不完全是你們的責任。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你們可以一起重新設定電子産品使用規則,尤其需要優先考慮的事情是,每天都要給孩子製造與其他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每天都要做運動,最好是在戶外——而且在戶外曬到足夠的陽光,也是保證孩子視力正常的核心要素。

第三,家長最常忽略而實際上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首先我們捫心自問,自己使用電子産品的時間是不是也超過了做其他任何活動的時間?毫無疑問的是,家長先要管好自己,孩子才能自律。我們希望孩子做到睡前一小時不使用電子産品、優先完成重要的工作、保證戶外活動時間足夠長,那麼我們最好對自己也有所管束。

中國家長往往非常重視孩子使用電子産品的時間,而容易忽視孩子正在使用的電子産品內容。你不會讓孩子獨自一人在大街上走,卻很有可能讓孩子一個人在網上隨意沖浪。最好的辦法是“共同參與”,能夠像幫孩子選擇優質圖書一樣,選擇對TA有益的App;能夠像跟孩子一起看電視一樣,討論TA在網上看到的人和事,甚至可以向他們學習一些知識——有研究顯示,那些經常上網的孩子,可能比成年人更善於辨別資訊的真假。

總之,越早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電子産品使用習慣越好。我們的目標是在信任和支援的環境下培養出能對自己負責的孩子,光靠家長監控是不可行的。

找一個大家都放鬆的時間,和孩子一起探討出適合自己家庭的電子産品使用規則——對待這個規則的態度,要像對待“合同”一樣謹慎,讓每個人都明確地知道自己的權力和責任,然後遵守它。有章可循能讓一切都變得清晰明確,也就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家庭矛盾。

中國網母嬰頻道是中國網的重點頻道,專注于廣大孕期和哺乳期的母嬰的身心健康,宣傳育嬰行業的最新諮詢和動態,科普權威的孕嬰知識,促進母嬰産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品牌合作:孟女士 13261637563
糾察熱線:010-88828222
投稿郵箱:myzg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