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寧:北山蘊夢 湟水載光 城北砥礪奮進譜新章
發佈時間:2025-03-14 17:13:1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吳一凡春風掠過唐蕃古道,催開高原凍土下蟄伏的生機。回望過去的一年,北川河畔的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迎著時代的潮聲,在經濟、生態、城鄉建設與民生福祉等諸多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書寫了一篇篇精彩的發展篇章。
西寧市城北區。白永琴攝
向新發力,激活經濟發展“一池春水”
城北區深知,重大項目對於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作用,以壓茬推進之勢,採取超常規舉措,全力穩住經濟基本盤。
在重大項目建設賽道上,城北區一路疾馳,省市重大項目的數量、當年完成投資以及竣工投産率等質效指標,均在全市名列前茅,成為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
北川濕地公園。蔡得軍攝
西鋼重整便是城北區經濟發展的一個精彩縮影。經過不懈努力,西鋼成功實現達産,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為城北區的工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與此同時,城北吾悅廣場順利開業運營,這座集購物、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商業綜合體,迅速成為市民的熱門打卡地,為北區商業版圖增添了璀璨的一筆。而北川青唐城嘉年華小鎮更是成績斐然,以獨特的文旅商業魅力吸引著八方來客。
速度與激情,在城北區的城市建設中展現得淋漓盡致。為推動北川萬達片區的發展,城北區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北區速度”:僅用3天時間,便搶通4條道路,順利完成寧大鐵路改線工程,讓北川萬達片區初顯蓬勃發展之態。
城北吾悅廣場人潮如織。城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經濟發展的肥沃土壤。城北區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讓企業辦事更加便捷高效。吸引江蘇澤郎集團、南京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等外省頭部企業紛至遝來,為北區經濟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同時,城北區前瞻性地佈局綠算、綠電、基金等新賽道,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讓各界看好北區、支援北區、投資北區的意願愈發強烈。
守護生態,繪就綠色發展“詩意畫卷”
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為居民提供了健康舒適的生活空間,更是吸引人才、投資與産業入駐的關鍵因素。在追求綠色、低碳發展的大背景下,一個生態環境優美的城區,無疑在區域競爭中佔據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市民在北川濕地公園遊玩。蔡得軍攝
城北區始終牢記生態環境保護的殷殷囑託,將其視為區域發展的重要使命。為此,城北區專門出臺一系列制度,從頂層設計上為生態保護提供堅實保障。同時,嚴格落實河湖長、林草長職責,以“守護一江清水”為己任,彰顯城北區守護生態環境的堅定決心。
踏入北川濕地公園,曾經渾濁的河水如今清澈見底,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水流輕緩地穿梭于繁茂的水生植物之間。細長的柳枝隨風搖曳,似是在與河水低語。岸邊的步道乾淨整潔,兩旁新栽種的花卉競相綻放,散發著陣陣芬芳,引得蝴蝶和蜜蜂在花叢中忙碌地飛舞、穿梭。遠處,大片的濕地植被鬱鬱蔥蔥,蘆葦叢在微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演奏著一首大自然的和諧樂章。
現如今的北川河,已實現“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環境目標。濕地內的水質得到大幅改善,為各類水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市民在北川河濕地公園休閒。白永琴攝
北川河濕地公園的建成,正是城北區在生態治理與綠色發展道路上的卓越成果。
在城北區,大氣和土壤污染防治同樣成績斐然。據了解,截至目前,城北區城區綠化覆蓋率達56.03%,綠地率達53.78%,每人平均公共綠地面積為15.6平方米。清新的空氣、綠色的大地,讓城北區居民的生活環境更加宜人。
城鄉融合,提升宜居幸福“民生溫度”
在新時代的發展浪潮中,城北區正全力奔赴在城鄉融合發展的征程上,致力於為居民打造更高品質的宜居生活。一系列大刀闊斧的舉措在城市與鄉村同步推進,帶來令人矚目的變化。
走進城北區的老舊街區,曾經破舊的景象已悄然改變。湟水路、鹽莊人行天橋如今加裝了嶄新的電梯,極大方便當地群眾的出行。
城北區群眾開展文娛活動。城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漫步于潔神路,道路平整寬闊,不再有坑洼積水。過去每到雨天,車輛駛過濺起的水花常讓行人躲閃不及。如今,居民們能安心漫步在乾淨整潔的道路上。與此同時,曾經一遇暴雨就積水嚴重的北川河東路排水設施改造工程順利完工,城市的“毛細血管”愈發暢通。
更為亮眼的是,城北區續建的26個老舊小區住房基礎設施改造項目全面收官。曾經設施陳舊、環境雜亂的老舊小區,如今成為居民眼中溫馨舒適的家園,處處洋溢著新的生機與活力。
“小區的墻面重新粉刷,樓道變得明亮,小區道路煥然一新,還新增了停車位、休閒健身設施,生活環境好得很吶!”説起現如今的生活環境,北區居民紛紛點讚。
除此之外,為改善村民居住條件,城北區投資10.5億元,大力推進大堡子新村一期等5個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設項目。如今,一幢幢嶄新的高樓拔地而起,村民們陸續搬進寬敞明亮的新居。新家中,現代化的設施一應俱全,周邊配套設施也在不斷完善,學校、醫院、商場逐漸落地,村民們過上了和城裏人一樣便捷的生活。
城北區景。白永琴攝
“地區生産總值增長5%左右,力爭更好結果。”
城北區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短短不到二十個字,清晰且明確地指明經濟發展的航向,標定了經濟增長的目標、坐標。看似簡單的一組字符,絕如一部宏大敘事的開篇序言,流淌著城北區對未來發展的深情思索與磅薄佈局……
文/蔡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