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旅遊

打卡河西鐘鼓樓 領略千年絲路文化

發佈時間:2024-12-12 16:23:06 | 來源:甘肅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吳一凡

image.png

張掖鐘鼓樓

image.png

永昌鐘鼓樓

image.png

酒泉鼓樓

image.png

武威鐘鼓樓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

河西地區擁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多元的民族風俗,使坐落于河西各個城市中的鐘鼓樓也烙上了河西自然人文環境下的文化特色。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在漫長的歲月裏,每一座城市都積累著自己的建築文化,留下了歷史和文化的烙印,它們像一顆顆明珠,綻放著奪目的光彩,又像一首首老歌,傳唱著光陰的故事。

武威鐘鼓樓

氣勢恢宏的天馬文化、燦若繁星的五涼文化、博大精深的涼州儒學、獨具特色的邊塞文化、高雅絕倫的西涼樂舞……歷史的長河沉澱出燦爛的涼州文化。武威,這座古絲綢之路重鎮,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地處河西走廊之武威,歷史悠久,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為彰顯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命名武威。這裡也是“馬踏飛燕”銅奔馬的出土地,是中原王朝通往西域的門戶重鎮。武威文化燦爛,人文薈萃,境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文物古跡眾多。

在武威市,矗立著一座年代久遠、古色古香的二層木質古樓閣。遠遠望去,古樓挺拔巍峨,廊楹彩繪,高高聳立,雄偉壯觀,南向的匾額上清晰地看到飄逸雋秀、醒目大氣的三個大字“古鐘樓”。這就是武威著名的鐘鼓樓。

鐘鼓樓建在9米高的磚包臺基上,基底約125平方米。臺基上矗立著一座檐牙高翹、雕梁畫棟的木質樓閣。樓為二層,四週繞廊,重檐山頂,五踩鬥拱,下飾風鈴。共有28根紅色立柱支撐,其中一層有12根,二層有16根。上下層共挂有八塊匾額,上層有“聲震蒲牢”“秀挹天山”“古鐘樓”“金奏高宣”四塊;下層有“大棒喝”“慈海鯨音”“聲震隴右”“玉塞清聲”四塊。八塊匾額字體不一,各有特色,望之氣勢不凡,為古鐘樓增加了不少韻味。

而整個建築最有名的當數懸挂在二樓正中的一口大銅鐘。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大雲寺碑記》章稱此鐘“若銅、若鐵、若石、若金,兼鑄其中,真神物也。如響震之,則遠聞數千里,發人深省,為郡脈之一大助也。”鐘體由合金鑄成,呈黃色,鼓腹,鑄六耳,鐘鈕鑄蒲牢像,鐘口已多剝蝕。銅鐘通高2.26米,口徑1.15米,厚12釐米,重約5噸。鐘體上飾有圖案,計3層18格,圖案線條豐滿流暢,生動傳神。《范振緒書牘》描繪得比較詳細:承囑審定大雲寺銅鐘……鐘之花紋六面,面分上中下三格。其三面中格,均坐一披甲人,著靴,一執短叉,一高舉一橢圓形物。此三面上下二格,中間均有六爪花紋,爪尖折轉,由花紋中伸出斜線,直達四角;又上面上格飛仙;下格雲龍,姿勢活潑可觀。

登臨鼓樓最高處,舉目遠眺,四面皆景。看著歷史悠久的大銅鐘,仿佛穿越千年傳出“鐺鐺鐺”的聲音響徹上空,鼓樓的一磚一瓦,都蘊藏著故事。門樓匾額上,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光陰,在此駐留。

永昌鐘鼓樓

在綿延千里的河西走廊上,鑲嵌著一顆光華四射的璀璨明珠。它因神秘傳奇的驪靬城,讓東方文明與古羅馬文化在這裡撞擊交匯;它因歷史上的河西第一名寺聖容寺,而與敦煌莫高窟相映媲美;它因鎳都金昌在這裡巍然崛起,而成為遐邇聞名的塞上明珠——永昌。永昌地處河西走廊中東段,是古絲綢之路重鎮,中西交通的咽喉。早在4000多年前,境內西大河流域和金川河畔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吸納祁連冰雪,秉承先民智慧,勤勞智慧的永昌人民在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上,世代耕牧,創造了燦爛的齊家文化、沙井文化和馬家窯文化。西漢鸞鳥城、番和城遺址,東晉雲莊山石窟,以及西夏石刻文、元代斡爾朵城、明代鐘鼓樓,使永昌處處閃爍著古代文明的光輝。

在絲綢之路上,永昌鐘鼓樓是河西走廊重要的古建築之一,具有蒙、漢、党項等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建築風格,美麗的鐘鼓樓牢牢地屹立在那兒,古樸典雅,厚重莊嚴,像一位溫柔敦厚的長者,俯視著蕓蕓眾生,也見證著一座古城的發展。

整座鐘鼓樓東西寬22米,南北長23米,通高24.50米,鐘樓鼓樓合為一體,分基座和樓閣兩部分。基座以夯土板築而成,四週包磚,兩道拱門縱橫其中,通達四街。樓閣為重檐廡殿頂,共二層三檐,下層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四面置格扇門,門左右置楹窗,雙翹五踩鬥拱,卷剎弧線。上層屋檐及檐柱向內緊收,面闊仍同下層。最上層為屋頂,上置寶頂。

樓上每面挂匾三塊,共十二塊,其文東為“麗日摩雲”“民淳俗美”“金闕迎恩”;西為“中天一柱”“懷柔西域”“玉關通道”;南為“文運天開”“奎壁聯輝”“雲錦天香”;北為“聲聞四達”“保障金川”“威宣沙漠”。

永昌鐘鼓樓風格複雜多樣。從藝術造型上看,形體是由屋頂,木構架,臺基三大要素所構成,沿襲了漢朝的做法;從平面佈局看,它置鐘鼓于一樓,設在全城正中,掌管全城作息和夜禁時刻,體現元朝的制度,也是蒙古族建築的佈局手法,與宋金明清時期“鼓樓在東,鐘樓在西”的形制完全不同;圍欄共分三格,扶手下一空格,中有墊墩,中間一小格,刻有卷草花紋圖案,下一大格,刻有降幕雲圖案,係西夏宮廷建築風格;從油漆彩畫看,柱、門、窗為深朱紅色,鬥拱青綠間色,鬥拱板面涂紅底,畫藍綠火焰三寶珠,均為典型的明代州城彩風格——旋子彩畫。尤其是它的建築形式,蒙古族風格的寶頂唯永昌鐘鼓樓獨有。

整個建築結構謹嚴,造藝精湛,高聳挺拔,雄偉壯觀。登臨其上,祁連雪峰,金川碧野及城郊風光盡收眼底,是“聲聞四達”之名樓。

張掖鐘鼓樓

張掖,古稱甘州,也是甘肅中“甘”字的由來。

張掖,因“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因黑河滋養而富庶;因紛繁浩蕩的歷史而豐盈。樹木湖泊是城市的衣袂,美食是城市的味道,方言是城市的人情世故,歷史文化是城市的精神長相。千百年來物阜民豐,故有“金張掖”美譽。

在張掖市中心,有一座宏偉壯觀的古建築,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張掖鐘鼓樓。鐘鼓樓下的十字門洞正對著東街、南街、西街、北街,是城市的地理坐標。“鐘鼓樓”原名“鎮遠樓”。“鐘”與“鼓”統領張掖城平和、安穩的生活節奏,寄託人心的希冀。它是古甘州的標誌性建築,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於此,是河西走廊現存最大的鐘鼓樓。

據《重修甘州吊橋及靖遠樓》碑刻記載,鐘鼓樓始建於明正德二年(1507年),清順治五年(1648年)焚燬于兵燹,康熙七年(1668年)甘肅提督張勇重建,乾隆、光緒年間兩次修繕。

據説,張掖鐘鼓樓是倣照西安鐘樓建造的。樓閣為三層木構塔形,飛檐翹角,雕梁畫棟,結構精巧,造型雄偉壯觀。民謠雲:“張掖有座鐘鼓樓,半截插在雲裏頭。”雖然現在的鐘鼓樓飽受現代化高樓大廈的擠壓,但依然不失華麗典雅、莊嚴穩健而挺拔。

鐘鼓樓的典雅受人青睞,鐘鼓樓的厚重同樣讓人著迷。鐘鼓樓呈方形,樓體用青磚包砌,襯砌石條,基座的四面中間各開有一券形門洞,門洞正對著甘州古城的東、南、西、北大街,門洞上嵌刻著四門名字的磚雕匾額,東為“旭升”、西為“賓晟”、南為“迎薰”、北為“鎮遠”。

樓閣為木結構重檐四面坡,鎏金黃頂。樓閣的第一層四面懸有根據當地風景名勝而題寫的褐色綠字匾額:東為“金城春雨”,西為“玉關曉月”,南為“祁連晴雪”,北為“居延古牧”,意為東迎金城春雨,西送玉關曉月,南眺祁連雪峰,北望居延牧場。

在鐘鼓樓的第二層上也同樣懸挂有四塊藍色金字匾額:東為“九重在望”,西為“萬國鹹賓”,南為“聲教四達”,北為“湖山一覽”。四塊匾額寓意深刻、意境曠達,不僅彰顯了古人深厚的文化修養,更顯示了他們開闊的視野和坦蕩的胸襟。

華燈初上,沉浸在夜幕之中的鐘鼓樓霓虹閃亮,高高的檐角和雄偉的樓體,在夜色中顯得親切、沉靜,更有著一份莊嚴和神秘。

酒泉鼓樓

酒泉古稱肅州,也是甘肅省名“肅”字由來地。酒泉為漢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絲綢之路的重鎮。

山脈連綿,戈壁浩瀚,盆地毗連,構成了酒泉雄渾獨特的西北風光。雄奇壯美的自然景觀,不僅使這裡山河壯麗,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而且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輝煌的歷史留下了豐厚的積澱。

位於酒泉城中央的鼓樓,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建築,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是古代肅州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河西走廊上一座標誌性建築。

鼓樓建築經歷了幾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基座外面的青磚是清雍正年間包砌上去的,三層木樓則是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重修的。現存的鼓樓建築為磚木結構,建於高大的墩臺上。底部基座為平面正方形,邊長28米,立面呈梯形,上小下大,高8米,夯土墩臺外包青磚,墩臺內四面開拱形門洞,行人車輛可穿行,四條拱券洞在墩臺內中心集結為八卦頂,頂部裝置一塊伏羲八卦木板。東、西兩面門洞上方用青磚砌成短小的倣木結構檐額,有闌額、兩層挑檐花牙子、椽飛及瓦壟,其中在東面的闌額下嵌一幅通長的二龍戲珠磚雕畫,西面闌額下嵌一幅通長的丹鳳朝陽磚雕畫。南、北兩面門洞外無磚雕檐額。四面門洞上方分別嵌磚雕匾額一塊,分別題“北通沙漠”“南望祁連”“東迎華嶽”“西達伊吾”。墩台東南角砌築馬道,裝一門,砌築臺階,通向墩臺頂部。馬道門上懸一匾額,題“雲路先登”。

墩臺頂部四週砌築女墻,高0.6米。墩台中央建高大的木結構樓體,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通高25米,總共有金柱12根,檐柱20根。一層面闊五間,進深五間,四週繞廊,檐下施木雕花牙板,轉角處施五踩鬥栱,樓內有四根通柱通貫到三樓,並設樓梯登臨上層。二、三層面闊三間,進深五間,歇山頂屋面,覆蓋灰筒板瓦,戧脊上坐戧獸,其中第二層檐柱外側裝一週木護欄,金柱間裝木槅扇門12扇,東、西兩面檐下分別懸挂“聲震華夷”“氣壯雄關”木質匾額。第三層四週出廊,廊柱間裝木護欄,金柱間裝木槅扇門,屋面為四角攢尖頂,覆蓋灰筒板瓦,攢尖處放置灰陶寶瓶。室內梁架上有光緒三十一年重修墨書題記。

登臨鼓樓,南望祁連,壁立千仞,銀裝素裹,四時不消,猶如萬層芙蓉,美不勝收。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這座曆盡滄桑歲月的鼓樓依然矗立,向人們訴説著歷史。

相關連結

鐘鼓樓

鐘鼓樓作為中國的獨特建築,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

鐘鼓樓是鐘樓與鼓樓的合稱,是我國重要的傳統建築,一般為方形的公共性樓閣建築,用以為人們司時司鐘,所以一座城市歷史是否悠久,鐘鼓樓便是其中重要的標誌之一。

鐘鼓樓一般分兩種,一種建於宮廷內,一種建於城市中心地帶,多為兩層建築。

“鐘鼓樓中,終古鐘鼓撞不斷;鳳凰塔縫,奉皇鳳凰引難鳴”。在古代沒有時鐘,計時靠日晷和漏壺,老百姓全靠官府設置的鐘鼓樓,來掌握報時的資訊。樓前建臺,臺上放置日晷,室內置漏壺計時。古時擊鐘報晨,擊鼓報暮,因此有“晨鐘暮鼓”之稱。同時,夜間擊鼓以報時,“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報5次。

鐘和鼓原本是古代樂器,後漸用於報時,通常設專人每日按照規定擊鼓鳴鐘。在城中建鐘鼓樓,起源於漢代。在現代計時器出現以前,各州縣治所的鐘鼓樓,就成為當地百姓掌握時間的主要工具,鐘鼓樓的鐘鼓聲還用於報告火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