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共繪美麗中國新畫卷——“高品質發展調研行”聚焦生態文明建設
發佈時間:2024-12-10 11:14:33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吳一凡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加快建設,重點區域生態品質持續提升,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顯著成效……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中華大地正展現出天藍地綠水清的亮麗新景象。
當前和今後十年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關鍵時期。連月來,新華社記者兵分多路參加“高品質發展調研行”,深入陜西、江西、福建、雲南等地採訪,記錄各地的綠色發展故事,感受美麗中國新畫卷展現的勃勃生機。
守護生態美景,書寫“綠色答卷”
遠眺山巒疊翠,近看碧波盪漾……冬日時節,雲南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的草海湖濱生態濕地,湖水清澈、魚兒暢遊,遊客在步道上悠閒散步。
正帶領隊員在水上打撈雜草的滇池“巾幗打撈隊”隊長李雲麗説,10多年前,滇池水質不好,水葫蘆、青苔和塑膠垃圾很多,每天能打撈兩三噸。現在滇池沿岸修復了許多濕地,湖水變清了,垃圾也少了,主要以打撈枯死的雜草為主。
這是2024年10月18日拍攝的雲南省昆明市滇池及星海半島濕地公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近年來,昆明市採取控源截污、精準防控、科學補水等措施,並持續修復湖濱生態,在滇池“綠色之腎”湖濱生態帶的守護下,湖清岸綠的美好圖景正一步步變成現實。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長袁亭聚介紹,滇池沿岸目前已建成湖濱生態帶6.29萬畝,每年可吸收水體中總氮1324噸、總磷74噸。同時,湖濱生態帶的植物已從2007年的232種增至目前的303種,鳥類從89種增至175種,滇池魚類恢復至26種,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
2024年12月1日,小朋友在雲南省昆明市滇池海埂觀景大道投喂紅嘴鷗。新華社發(梁志強 攝)
雲南省委書記王寧表示,生態環境是雲南的寶貴財富,也是全國的寶貴財富。雲南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決守護好七彩雲南的藍天白雲、綠水青山、良田沃土,建設好祖國西南的美麗家園。
滇池的生態之變,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一個生動縮影。
冬日秦嶺,群峰逶迤。走進西安市鄠邑區白龍溝村,看著眼前的坡地從昔日的磚廠、別墅,到如今復耕成為農田、果園,村民李樹林頗為感慨:“現在我們村的生態賬算得明白著呢,一心護生態、搞綠色産業,日子很滋潤。”
這是2019年7月26日拍攝的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秦嶺違建別墅拆除後建設的秦嶺和諧森林公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2018年,陜西省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開展違建別墅專項整治行動,白龍溝村的12棟違建別墅被拆除,平整後的坡地再次交還給村民。從山腳到半坡,村民們重新種上果樹和玉米,加上沿線旅遊帶動,每人平均年收入進一步增加。
如今,秦嶺保護舉措還在不斷深化。在持續保護修復方面,陜西紮實開展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累計投入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5.66億元,治理項目110個,治理面積2.3萬畝;全力防範化解尾礦庫安全風險,已完成11座尾礦庫閉庫銷號、5座提升改造;加快推進秦嶺國家公園、秦嶺國家植物園建設;建立川陜甘大熊貓國家公園協同保護管理機制。
陜西省委書記趙一德表示,要牢記陜西生態環境保護是關係全國生態環境大局的“國之大者”,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切實擔負起守護中華民族祖脈、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政治責任、歷史責任、時代責任。
用好“生態財富”,打造“美麗經濟”
走進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秋口鎮王村,蜿蜒的小河靜靜流淌,將兩側的石門自然村和一個形似月亮的小島隔開來。一水之隔,隔不斷兩地“居民”的“交往”,石門村的村民與小島上的藍冠噪鹛和諧相處、彼此受益。
藍冠噪鹛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雀形目鳥類之一,全球種群數量僅有250余只。為了守護好這張“生態名片”,石門村成立了志願護鳥隊,還建設了藍冠噪鹛鳥類博物館。60多歲的護鳥隊隊長俞旺金説,隨著大家生態意識增強,鄉村環境越來越好,每年藍冠噪鹛都會飛來小島上築巢繁衍。
這是2024年7月3日在江西省婺源縣石門村拍攝的瀕危鳥類藍冠噪鹛的棲息區域一景。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優美的環境吸引了眾多遊客。以前在浙江海寧務工的村民王土英選擇返鄉創業,把自家民房改造成民宿,還開起了農家樂。王土英説,如今村裏業態多元,村民們有多重“身份”,像她既是民宿主又是廚師、導遊,增收渠道更豐富。
好生態帶來好收益。今年以來,石門村接待遊客超過百萬人次,多的時候一天就有上萬人次。村裏以前只有2家民宿,現在已經有30多家。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由2013年的4000元提升到如今超過3萬元。
2024年7月3日,在江西省婺源縣石門村,一家民宿的工作人員在露臺上整理紗簾。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江西省委書記尹弘表示,作為唯一兼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國家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的省份,江西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強化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積極培育綠色低碳産業,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加快形成綠色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
每天上市117類、1700多個品種的鮮花,花拍中心日均成交量高達600萬枝,花卉市場鮮切花出口5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日,記者走進昆明鬥南花卉交易市場,見人潮涌動,享花香四溢,品“美麗經濟”。
2024年11月25日,在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的昆明金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基地,工作人員在查看大花蕙蘭生長情況。新華社發(彭奕凱 攝)
“通過引進設施農業和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系統等,我們的種植方式有了質的提升,玫瑰産量和品質都提高了不少,4名種植工人就可完成20畝花田的基本工作。”從事花卉種植和交易20餘年的花農楊濤説,節假日高峰期間,他一天售出的玫瑰高達14萬枝。
“我們不僅帶動了商戶和種植戶,還帶動了49家物流企業、近1.2萬家供貨品牌(合作社)、1萬餘名花卉經紀人、35萬家花卉批發市場和花店,形成了‘一個市場帶活一個産業’的發展格局。”雲南斗南花卉産業集團執行總裁錢崇峻説。
關注綠色發展,創造美好生活
穿越林間、經過水邊、行經花圃、路過農田……在福建泉州臺商投資區的海上絲綢之路生態公園,人們在城市中樂享自然田園風光。
在這裡從事環衛工作的上浦村村民陳芽説,此處靠近河流入海口的鹹淡水交匯區,之前很多地方是村民的鹽鹼化紅薯地、魚塘和蝦塘等,養殖和農村污水排放長期失管,導致生態環境變得很差。
這是2023年11月19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拍攝的洛陽橋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泉州市在2017年提出生態連綿帶概念,以山水林田湖草統籌治理系統觀,打造“山為骨、水為脈,林田湖草為肌體”的山水田園城市。作為生態連綿帶建設先行示範的泉州海絲生態公園,被貫穿而過的百崎湖水系分為兩個園區,打造形成山、水、林、田、塘、濕地為一體的生態景觀綜合體。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重塑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福建省委書記周祖翼表示,福建將進一步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創新,加快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鞏固綠水青山優勢,厚植金山銀山潛力,譜寫美麗中國建設福建篇章。
2024年2月11日,遊人乘坐竹筏在福建武夷山國家公園九曲溪漂流。新華社發(邱汝泉 攝)
保護生態環境,是創造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陜西富平縣莊裏鎮,采收後的新鮮柿子經過削皮、挂曬等多道工序加工後,成了香甜軟糯的柿餅。眼下,柿餅正大量上市。
莊裏鎮三河村黨支部書記莫代武説:“過去我們這一帶的山區坡地水土流失嚴重,柿子樹難成活,更難成片。隨著國家水土保持重點項目建設、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工程持續實施,山坡慢慢綠了起來,自然災害也少了,村民們的柿樹越種越多。”
一個個甜糯的柿餅,見證著富平人奔向甜蜜生活的努力。目前,富平縣柿樹種植面積達36萬餘畝,其中水土保持治理面積就佔了三分之一,全縣約四分之一的人口在柿子産業鏈上忙碌。目前,富平柿子全産業鏈産值已超過65億元,帶動群眾年每人平均增收5000余元。
2024年11月2日,在位於陜西省富平縣的雲集柿業富平柿園綜合項目,工作人員在檢查用於釀造柿子酒的原料。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保護好生態環境,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建立環保督察工作機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編制重點生態功能區産業準入負面清單,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一項項有力改革舉措成績斐然。今年6月1日,《生態保護補償條例》開始施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步入新階段。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新時代新征程上,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億萬人民攜手同心、不懈奮鬥,定能書寫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絢麗新篇章。
文字記者:樊曦、浦超、丁怡全、張斌、秦宏、熊家林
視頻記者:張寶亢、劉思遠、熊軒昂、彭菁、張晨俊、吳雪靈
海報設計:李夢帆
統籌:周文林、何伊言、戚文娟、何雨欣、邱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