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度觀察

柞蠶産業如何“破繭”?

發佈時間:2024-11-25 13:23:10 | 來源:農民日報 | 作者:李麗穎 于險峰 王臻 | 責任編輯:吳一凡

深秋時節,在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松樹村,夜晚的寧靜總是會被一陣陣響亮的貨車鳴笛所打破。每到柞蠶收穫的季節,外地的客商就會如約定般紛至遝來,直奔蠶農們的家門口收購柞蠶繭。喜獲豐收的蠶農們白天忙著上山摘繭,晚上則挑燈剝繭、售繭,不用四處奔走吆喝,坐在家裏就能賺到錢。

“今年的蠶養得不錯,每把蠶的産量平均在2000多斤,高的能達到3000多斤。蠶繭的收購價格也逐年升高,品質好的每公斤能賣60塊錢左右。”説起今年蠶繭的收入情況,鑫匯柞蠶種繁育專業合作社技術負責人張海山的臉上洋溢著笑容,語氣中滿是欣慰,“今年可真是沒白辛苦啊!”

image.png

國家蠶遺傳資源基因庫(遼寧)保存的柞蠶種質資源。資料圖

柞蠶與桑蠶都是我國産量佔世界第一的産絲昆蟲。俗語説:“南方有桑蠶,北方有柞蠶。”柞蠶絲綢與桑蠶絲綢並存,共同構成華夏五千年的絲綢文化。中國還一直保持著世界柞蠶生産第一大國的地位,柞蠶繭産量佔世界總産量的90%以上。

在北方人眼中,柞蠶不僅是可以産絲的昆蟲,還是讓人情有獨鍾的“另類美食”。網路上流傳著一個快速分辨南北方人的方法,即如果一個人能在餐桌上對著一盤柞蠶蛹大快朵頤,那十有八九他就是個北方人了。

柞蠶的歷史可追溯至中國的漢代。柞蠶産業在中國,歷經3000多年還能生生不息、穩定發展,説明它在長期的自然選擇和社會選擇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近日,記者走進柞蠶主要産區,尋找柞蠶生命力背後的故事,探究這一古老而傳統的産業如何能在新時代的發展中實現蝶變。

同樣是蠶,知名度咋就差這麼大呢?

提到柞蠶,人們總難免會將它與桑蠶對比。一字之差,二者究竟有何不同?

“柞蠶與桑蠶同屬於鱗翅目吐絲類昆蟲,分別以柞樹葉和桑樹葉為主要食物來源。雖然它們都是蠶類,但在生物學特徵、生活習性、産業應用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遼寧省農業科學院蠶業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遼寧蠶科所”)所長田海亮説。

從體型上看,柞蠶的體型較大,成蟲翅展可達10~15釐米,翅膀呈現棕褐色或灰褐色,具有明顯的眼狀圖案。而桑蠶的翅展較小,通常在3~5釐米之間,成蟲翅膀呈現白色或淡黃色,無明顯圖案。

在生活習性上,柞蠶是一種野生蠶,適應能力較強,可在較為惡劣的環境中生存。而桑蠶已被人類完全馴化,成為了世界各地廣泛養殖的家蠶,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也比較高,喜溫暖、濕潤且通風良好的環境。

柞蠶和桑蠶都可以吐絲制綢。桑蠶絲多為乳白色,質地細膩光滑,纖維較長,易於加工,被稱為“軟黃金”。柞蠶絲則呈黃褐色,纖維呈中空多孔結構,其吸濕、保暖、阻燃、抗紫外線功能更優,但手感相對粗糙。

為何大眾對柞蠶的認知不如桑蠶高?田海亮認為,首先是二者的歷史長度不同。“雖然柞蠶和桑蠶都起源於中國,但是桑蠶的歷史更為悠久,可以追溯至5000年前,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考古發現證明了‘嫘祖始蠶’的傳説,而柞蠶直到漢代才有人工放養的文字記載。”

另外,柞蠶與桑蠶在産量上的巨大差異也影響了它的知名度。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桑蠶繭産量達76.29萬噸,而柞蠶繭産量為9.54萬噸,只有前者的九分之一。在田海亮看來,柞蠶繭的産量低,與之相關的企業就少,規模就小,從業者就更少,再加上宣傳力度不夠等因素,很容易就被桑蠶市場搶去了風頭。

據史料記載,我國柞蠶種與柞蠶絲綢業的發源地在山東省中南部的魯中南地區。隨著蠶種和放養技術不斷向外傳播,到19世紀中期,柞蠶絲綢已成為我國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並逐步形成了以山東、河南、遼寧為主的傳播中心,目前遼寧的産繭量居於首位。

“遼寧省的柞蠶主要為二化性柞蠶,即一年放養兩季,分為春蠶和秋蠶,春蠶通常是服務於秋蠶制種的。”田海亮告訴記者,一把春蠶可提供七把秋蠶用種,因此,春蠶飼養量較小,用葉量也少,“五一”假期前後開始出蠶,6月末、7月初結繭。等到8月,柞樹葉生長茂密,秋蠶正好出蠶,可以盡情享用美味。

年復一年的柞蠶放養,在柞蠶主要産區延續至今,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産業之一。秋蠶的生長週期大約是兩個月,正是當地農閒的時候,所以很多人都會趁這個時間放養一兩把蠶。

在計算蠶的放養量時,蠶農們還是經常使用古時沿用下來的單位:以前,一個勞動力用一把剪刀所能從事的柞蠶放養量叫作“一把”;現在,“一把”指的則是一個放養戶所經營的柞蠶放養單位,大約折合2000克蠶卵的放養量,利用80畝左右的柞園。

雖然體量遠不能與桑蠶産業相比,但柞蠶産業因其獨特的經濟和社會價值,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特色産業體系,並成為我國一些北方山區鄉村振興的主導優勢産業。

據統計,在我國山東、河南、遼寧等柞蠶主要産區,有13萬~14萬農民從事柞蠶生産。2023年,全國柞蠶繭産量達9.54萬噸,柞蠶繭價格為每公斤59.7元,柞蠶繭直接産值56.9億元,柞蠶繭加工及綜合利用産值達到400億元以上。

另類“蠶寶寶”,要想養好不容易

很多人小時候都養過“蠶寶寶”,將剛孵化的蟻蠶放入盛滿桑葉的小盒子裏,只需保持乾淨衛生的飼養環境,並定期更換桑葉,就能見證它們神奇的蛹化過程。但是想要養好柞蠶這個另類“蠶寶寶”,卻沒有想像中那樣容易。

“一個最主要的區別是柞蠶具有野生性,生産上除了1~2齡期可以採取在室內人工餵養外,從3齡期一直到結繭生産都必須在柞樹園中放養。”中國蠶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蠶桑産業技術體系柞蠶飼養技術崗位科學家、遼寧蠶科所副所長李喜升説。

柞蠶的野生性也決定了它的飼養過程更加複雜。關麗萍是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寶山鎮岔路村的一位老蠶農,她告訴記者,移蠶是養柞蠶過程中的重要工作,從蠶孵化到結繭的50多天裏,為了柞蠶有足夠的柞樹葉吃,蠶農要將蠶筐扛在頭頂,輾轉山坡,把蠶從一處移到另一處,這個過程要重復2~3次。

養柞蠶還是個細心活,稍不小心就會有閃失。在野外環境中,柞蠶面臨多種天敵的威脅,如鳥類、昆蟲、寄生蟲等都會通過吞食、啃食或寄生的方式對其進行捕食,極寒或極熱的天氣也會導致柞蠶養殖效率的降低。

如何才能養好柞蠶這個另類的“蠶寶寶”?遼寧蠶科所自1947年9月建所至今,始終在柞蠶新品種選育與資源保護、柞蠶病蟲害防控、柞蠶實用技術方面引領著國際野蠶研究的發展方向,為提高柞蠶的品質和産量貢獻著科研力量。

走進位於遼寧蠶科所行政辦公樓五層的成果展覽室,墻上懸挂著的幾張柞蠶照片格外醒目:綠色的“青皮”、黃色的“方山黃”、藍色的“膠蘭”、紅色的“魯紅”……這些五彩斑斕的柞蠶幼蟲並非只存在於科研文獻中,而是至今仍被活體保存在這裡的蠶遺傳資源基因庫裏。

國家蠶遺傳資源基因庫(遼寧)目前存有柞蠶遺傳資源86份,佔全國柞蠶遺傳資源總量的70%以上,也是世界上保存柞蠶品種數最多、種類最全的基因庫。2023年12月,該基因庫被正式納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體系,成為繼重慶和江蘇之後的第三個“國字號”蠶遺傳資源基因庫,也是柞蠶唯一的國家基因庫。

“種質資源是柞蠶産業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我們的工作除了保護這些種質多樣性外,還要培育更多優質的品種,將種質優勢轉化為經濟和社會效益。”李喜升説。

image.png

國家蠶遺傳資源基因庫(遼寧)保存的柞蠶種質資源。資料圖

在幾代柞蠶育種工作者的接續努力下,以“青黃一號”“青六號”“大三元”“抗大”“9906”“遼蠶527”“遼蠶大9”和選大系列、豫雜系列、扎蘭系列、龍蠶系列為代表的實用型品種陸續問世,實現了柞蠶品種的兩次大規模更新換代,提升了柞蠶的單位面積産量。

科研人員還對柞蠶的放養技術進行了持續研究與改良,研發出種繭保存技術,制定出科學的暖繭孵卵標準及柞蠶紙面産卵、小蠶保護育等一系列重大技術革新,極大地提升了柞蠶生産的安全系數和收穫系數。

繁種是保證良種普及的重要環節,蠶種本身健康與否直接決定著蠶繭的品質和産量。在遼寧蠶科所位於鳳城市四台子科研基地的孵化室內,黃燦燦的柞蠶繭被穿成串挂滿孵化室,“沉睡”的蠶蛾正等待著破繭而出的時刻。

每年春蠶繁種的關鍵時期,科研人員會在種繭羽化、交配、産卵後,通過選蛾、鏡檢、卵面消毒等環節,排除微粒子病等母體傳染病,進一步降低膿病、軟化病等病害的傳播概率。在實際放養過程中,為加強病蟲害防控效果,科研人員會對蠶農開展科學放養的技術培訓,為一些困難的養殖戶無償提供蠶藥。

蠶農紹公文從2022年開始放養柞蠶,他告訴記者,剛開始放養柞蠶時,地裏布甲蟲病害鬧得很嚴重,多虧有遼寧蠶科所專家的及時介入,才讓他挽回了部分損失。

“第一年由於沒經驗沒技術,我放養秋蠶的收入在2萬元左右,第二年有了‘外援’,同樣的放養面積,我的收入達到了6萬~7萬元。今年我打算再多放點兒,爭取收入能翻番!”紹公文説,雖然自己在養蠶上算是“半路出家”,但是有了專家的幫助和指導,他也慢慢建立起了養蠶致富的信心。

鳳城市是中國蠶學會授予的首個“中國柞蠶之鄉”,全市有約5萬人從事柞蠶放養,佔農村勞動力的21%。蠶農僅用兩個多月的時間,每人平均收入就能突破2萬元,在蠶區相當於農村每人平均年收入的90%。

渾身都是寶,增值潛力大

柞蠶是遼寧省的傳統産業和特色優勢産業。今年6月,遼寧省出臺推進農業特色産業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動柞蠶、花卉、南果梨、梅花鹿等産業形成規模和品牌效應。

“柞蠶渾身都是‘寶’,具有很高的綜合利用價值。它的蠶卵可用於繁殖赤眼蜂來防治玉米螟,蠶繭可以抽絲製成紡織品,蠶蛹和蠶蛾富含蛋白質,是咱東北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李喜升説,目前柞蠶産業以直接銷售蠶繭、繅絲銷售、蠶蛹加工食用銷售為主,輔以利用副産品深加工,製作酒類、飲品、藥品、保健品、床上用品等,形成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産業鏈。

在遼寧省鞍山市岫岩滿族自治縣龍達繅絲廠的生産廠房內,工人們站在清洗設備前,從水中撈起一粒粒蠶繭,手法嫺熟地抽出繭絲,再將其送入紡織設備中。一排排飛速旋轉的轉輪將光滑的繭絲繃直,繞卷成固定的絲條,一粒柞蠶繭能夠繅出1000米左右的絲,用於織出美麗的絲綢。

姜波是繅絲廠的負責人,從事繅絲行業已有三十多年。她告訴記者,柞蠶絲有著獨特的珠寶光澤,具有剛性強、耐酸鹼性強、纖維粗的特點,是一種綠色的天然紡織纖維。又因為柞蠶絲是空心的,用它做成的蠶絲被,蓬鬆度和保暖度比桑蠶絲被要好。此外,柞蠶纖維還具有抗紫外線能力,有一定的電阻和很高的抗擊穿強度,因而也會用於特種工業服裝製作,像宇航員的航空服中就有柞蠶絲的成分。

在繅絲廠,不同品質的蠶繭可以被加工成不同種類的生絲。“我們會對收購上來的蠶繭進行等級劃分,品質最優的將被紡成水繅絲,稍差的就做成加捻絲,柞蠶發蛾後的繭殼可以用來製作幹繅絲,如果蠶繭受到污染,我們也可以通過再加工把它紡成合股加捻絲。”姜波説。

柞蠶絲是遼寧省出口貿易的重要産品,主要以生絲的形式銷往海外。成品車間裏,已加工完畢的柞蠶生絲整齊疊放在桌上,準備踏上“新絲路”。對於生絲的出口,姜波信心滿滿:“銷路很不錯!我們的生絲主要銷往印度、日本、義大利等國。水繅絲的挺括性強,是製作印度傳統服飾紗麗以及日本和服背後小包的重要材料,加捻絲則主要出口義大利,用於製作西服。”

柞蠶繭蛹的另一個增值點就是它廣闊的食用市場。數據顯示,遼寧省年産柞蠶繭5萬噸,其中用於生産蠶絲的數量僅佔10%,另外的90%都用於削口食蛹,鮮蛹市場一直供不應求,僅能基本滿足東北市場。2023年全國柞蠶蛹平均價格在每公斤76.22元,創歷史新高。

姜波所在的繅絲廠既加工蠶絲,也銷售蠶蛹,而且主要銷售價值更高的食用鮮蛹,之所以能“兩者兼得”,靠的是一種名為“活蛹繅絲”的技術。在傳統的繅絲工藝中,蠶繭需要經過高溫水煮,至繭殼軟化之後,才能進行抽絲。經過煮繭處理後,蠶繭內的蠶蛹就會死亡。所謂“活蛹繅絲”,就是經過煮繭環節的蠶蛹依舊存活,繭絲收穫後,工人割繭取出活蛹,經清洗、晾乾等步驟後投入市場。

image.png

繭絲收穫後,工人割繭取出活蛹,經過清洗、晾乾等步驟,新鮮的柞蠶蛹便可打包投入市場售賣。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王臻攝

姜波説,這些年食用鮮蛹的市場需求大增,工廠抓住這一機遇,積極革新技術水準,提高了繅絲蠶蛹的資源利用率。現在繅絲廠一年可收130萬斤至150萬斤柞蠶繭,生産生絲45噸至50噸,活蛹産量可佔到收繭總量的六成以上。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産業的發展,柞蠶副産品的精深加工不斷拓展,相繼開發出以柞蠶産品為原料的服飾、家紡用品、醫藥及保健品、化粧品等,産業的增值空間進一步提升。

在鳳城市瑞沃爾製衣有限公司的車間裏,電動縫紉機的噠噠聲此起彼伏,流水生産線上,一些工人正在縫製添加了柞蠶絲成分的口罩,還有一些人在裁剪滑雪服的布料,這些滑雪服將以柞蠶絲作為填充物,再經過多道生産工藝製作成衣。

據了解,瑞沃爾製衣有限公司是鳳城市的柞蠶産業加工龍頭企業,在遼寧蠶科所及國家蠶桑産業技術體系的協助下,公司自主研發出的柞蠶絲服裝、家紡用品一進入市場,就以“綠色和健康”的理念,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推崇和好評。

此外,遼寧省柞蠶絲綢研究院有限公司還根據柞蠶絲肽具有的潤膚、抗菌功能,開發出系列化粧品近20個品種。由於柞蠶絲肽還具有抗疲勞、解酒和降血糖作用,在相關藥品開發方面也有所應用。

作為中國柞蠶第一大省,遼寧省柞蠶産業呈現規模化、區域化、專業化和産業化的發展方向,逐步形成了以遼東、遼北為蠶種生産基地,以鳳城、岫岩、寬甸等10個縣市為柞蠶繭生産基地,以遼南、遼東、遼北為蠶繭加工和柞蠶資源多元化利用産業帶的産業發展格局。2023年,遼寧省柞蠶生産直接收入達35億元,蠶繭加工及綜合利用産值超150億元。

走生態高效之路,産業期待“破繭”時刻

“柞蠶産業的發展很難複製桑蠶産業的發展路徑,因為兩種蠶的品種、飼養方式完全不同。柞蠶具有野生性,在人工馴化方面難度大,減弱它的野生性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至少需要連續選擇10代以上。”在李喜升看來,傳統的柞蠶産業想要實現“破繭”,就要立足於自身野生資源的優勢,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特色發展之路。

柞蠶養殖利用天然的柞樹林資源,不與農爭時,週期短、見效快、效益高,這既是發展優勢,也有難以突破的瓶頸。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可用於柞蠶養殖的柞園僅有1300萬畝,佔全國總柞林面積的不到6%。遼寧作為我國柞蠶生産第一大省,全省可放養柞蠶的柞園面積800萬畝,年實際利用穩定在600萬畝,全省年放養柞蠶8萬~10萬把,年均産繭量5萬噸左右,約佔全國柞蠶繭總産量的60%。有限的柞園面積,對提高柞蠶繭産量形成了制約。

如何突破優勢“陷阱”?李喜升認為,提高現有資源利用效率與尋找新的飼料資源是可行的方向。

目前,桑蠶産業已基本實現了工廠化全齡規模化飼養,工廠化養蠶是集品種改良、飼料調配、蠶病防治、環境控制等多項技術于一體的現代養蠶方式,而柞蠶在這一方向上的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

為此,遼寧蠶科所牽頭組建了“全國柞蠶人工飼料研究協作攻關組”,以小蠶人工飼料飼育為方向進行柞蠶人工飼料創制及新品種選育。今年選育出的新品種“遼蠶大9”,採用柞樹葉粉含量為40%的飼料進行小蠶人工飼料育適應性鑒定,經評價“遼蠶大9”對柞蠶人工飼料具有良好適應性。

“柞蠶放養于野外,受氣候條件等外界因素影響較大,收蟻結繭率較低,只有30%左右,且小蠶期遺失率達全齡遺失率的50%。我們致力於在柞蠶1~3齡小蠶期實現人工飼料工廠化養蠶,在節約有限的柞園飼料資源的同時,也能提高小蠶期保苗率,從而提高柞蠶繭的總産量。”李喜升説。

另外,加快柞園的生態建設步伐,定期對柞園進行有計劃的輪伐及補植,並做好柞樹枝材等資源的迴圈綜合利用,也可穩步提高柞園的資源利用效率。

在發展大食物觀的大背景下,柞蠶産業也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柞蠶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種優秀的昆蟲蛋白,也是我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批准的“作為普通食品管理的新資源名單”中唯一的昆蟲類食品。

別具特色的柞蠶美食也成為了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抹亮色”。在相關地區,不少人養成了食用柞蠶蛹、蛾、幼蟲的習慣,柞蠶蛹等産品的食用價值被不斷發現和體現,其相關産品的價格也在不斷提高。

“過去柞蠶的功能較為單一,主要就是繅絲,現在隨著需求逐漸向食用、藥用、保健養生等方向轉變,人們對品種的食味品質也有了新的要求。”李喜升坦言,以往的柞蠶品種選育並沒有將蠶蛹的食用價值列為主要技術指標,也沒有把提升蠶蛹的食味品質作為育種目標。

基於柞蠶功能轉向食用為主、繅絲為輔,“遼蠶大9”選育人陳俊山和團隊通過雜交重組聚合有利基因,利用系統分離、定向培育、食味感官評價、相關理化指標測定等,歷時9年17代選育,終於讓“遼蠶大9”得以問世。

“我們通過精子活力的研究,使‘遼蠶大9’的生命力更強健;通過食味選擇,使食味更鮮。作為高食味、強健型柞蠶新品種的代表,‘遼蠶大9’開創了柞蠶品種選育的新方向。”陳俊山説。

傳統的柞蠶生産還面臨著生産方式落後、勞動強度過大、生産環境複雜、氣候多變等諸多發展瓶頸。對此,李喜升認為,應以努力提高柞蠶放養勞動生産率、增加養蠶收益為目標,改進和完善柞蠶保護育技術,創新柞蠶高效、生態、省力、輕簡化放養技術,研發移蠶、施藥、摘繭、剝繭、輪伐等配套省力化機械,並通過制定柞蠶省力化生態放養技術標準,構建起現代化的柞蠶生態高效放養技術體系。

小小柞蠶,從蠶卵孵化成繭,到繭蛹羽化成蛾,再到蠶蛾交配産卵,生命就在這樣的迴圈往復中生生不息。如今的柞蠶産業,也將在新的産業生命週期中,迎來屬於它的“破繭”時刻。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麗穎 于險峰 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