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智庫

白銀集團的增“智”逐“綠”之路

發佈時間:2024-11-14 11:17:02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頡滿斌 | 責任編輯:吳一凡

甘肅白銀,這座因礦設企、因企建市的城市,是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發祥地之一。作為該市有色金屬工業的代表性企業,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銀集團”)近年來積極轉型升級,走上了增“智”逐“綠”之路。

科技日報記者日前走進白銀集團的現代化廠房,現場機器轟鳴,生産線繁忙有序。“要實現高品質發展,就必須從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入手,提升産品附加值,讓科技創新成為發展的強力支撐。”白銀集團科技與資訊化部經理王棟對記者説。

近年來,白銀集團提出“一體兩翼”發展戰略,構建以有色金屬産業為主體,以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生産性服務業為“兩翼”的産業佈局,一手抓傳統産業改造升級,一手抓新興産業培育壯大,持續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全力打好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白銀集團積極融入並推動白銀市“一區六園”建設發展,持續釋放國有資本動能,發揮有色冶金産業鏈鏈主引領帶動作用,以項目建設推動有色金屬加工産業融通、延伸、提質。

研發高精尖産品

白銀集團前身為白銀有色金屬公司,成立於1954年,是國家“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曾創造連續18年銅硫産量、産值和利稅全國第一的輝煌。在白銀集團黨建活動中心,一張張泛黃的照片訴説著往昔榮耀。

然而,面對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只有轉型升級,集團才能煥發新活力。近年來,白銀集團將發展重點放在有色金屬新材料等高端産品上,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市場需求,推進電線電纜等深加工産品的高值化發展。

白銀有色長通電線電纜有限責任公司是白銀集團旗下的線纜深加工企業。走進公司的超導電纜生産車間,只見工人們正忙著進行各種精密操作。看似普通的電纜,實則蘊含著高科技力量,它們將被用於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等重大科研項目。“我們生産的核聚變超導電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産品國內市場佔有率超90%。”白銀有色長通電線電纜有限責任公司首席工藝師薛天軍介紹。

公司還開發出盧瑟福超導電纜、超導電磁線等異形超導電纜産品及電磁線、漆包線等高附加值産品。這些産品的成功研發和生産,不僅提升了白銀集團的品牌影響力,也為企業轉型升級注入了新活力。

形成産業新集群

在白銀集團轉型升級之路上,科技創新始終扮演著引領者的角色。只有不斷研發新技術、新工藝,才能適應市場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白銀集團持續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與國內外高校院所緊密合作。同時,集團發揮産業規模及工藝技術等方面的優勢,積極創新合作模式,協同地方政府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吸引産業鏈上的外地企業合作建廠,共同延伸並壯大有色金屬加工産業。

在白銀銀西生態産業園內,年産20萬噸高導新材料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推進。這是白銀集團發揮鏈主企業帶動作用,延伸銅産業鏈條、完善現代化銅加工産業體系的重要一環。該項目將促使集團下屬企業形成産業協同效應,帶動白銀市有色金屬新材料産業集群發展、融合發展,推動集團産品結構向終端轉型,實現集團銅基産品在省內百分百轉化升級。

截至目前,白銀集團有色金屬加工材料生産能力已超過36萬噸/年(含銅箔),年産值突破70億元;建成2萬噸/年産能規模微細電磁線擴能項目,成為國有控股企業中微細電磁線産能最大的生産商;高檔電解銅箔項目累計形成7萬噸産能規模,在行業內單體産能規模最大……隨著有色金屬加工産業集聚效應顯現,白銀市正逐步向“新材料之都”邁進。

按下轉型“加速鍵”

冶煉工人黃國鋒在白銀集團生産一線工作了18年。他回憶説,當初剛到集團工作時,集團主營業務還是粗加工。如今,他所在的車間已實現自動化和智慧化生産,不僅生産效率顯著提升,工作環境也得到極大改善。“現在我們的生産設備是國內外最先進的,工作環境也越來越好。我很慶倖自己能在這裡工作,見證白銀集團的轉型升級。”黃國鋒説。

記者看到,各种先進的設備和感測器遍佈白銀集團智慧化車間的各個角落。這些設備和感測器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互聯互通,將生産數據實時傳輸到後臺管理系統。工作人員只需坐在電腦前,就能對生産現場進行實時監控和管理。

“通過智改數轉,我們實現了生産自動化和智慧化,大大提高了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白銀集團生産運營部副經理羅虎成説。

同時,白銀集團還積極推進綠色轉型。近年來,白銀集團投資數十億元,實施了一批環保治理項目,成效顯著。廢氣、廢水實現穩定達標排放,固廢得到規範貯存和處置。白銀集團還積極探索使用空氣能、熱泵供暖等新能源技術,降低煤炭消耗,減少碳排放。

在白銀深部銅礦廢石場上,1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正源源不斷為白銀集團提供著清潔能源。這是白銀集團與中核匯能有限公司等央企密切協作的成果。為了發揮地域性風能、太陽能資源優勢,利用礦山廢石場、礦區周邊荒山荒坡等場地,白銀集團與中核匯能有限公司等央企深入合作,共同推進“風光伏+生態治理”“源網荷儲”等清潔能源項目。

“預計到‘十四五’末,公司使用的電力清潔能源佔比將超過80%,實現綠色低碳迴圈發展,讓公司産品全部貼上綠色標簽。”王棟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