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智庫

黨建引領金融“活水”澆灌鄉村沃土

發佈時間:2024-11-06 15:10:52 | 來源:青海日報 | 作者:鄭思哲 劉娟娟 | 責任編輯:吳一凡

image.png

金融助農笑開顏。本報記者鄭思哲 劉娟娟 攝

楊海虹是西寧市湟源農商銀行申中支行的行長,也是一名共産黨員。2023年剛調任至申中支行的他,為了儘快熟悉申中鄉的整體情況,與客戶經理一起逐一走訪所轄的各個村子,深入了解客戶資訊。

在走訪過程中,楊海虹得知唐金良是村裏的建檔立卡戶,因身體殘疾無法外出打工,孩子又剛剛考上大學,家庭經濟負擔非常重。“為什麼這樣一位需要幫助的村民沒有享受到農商銀行的脫貧人口服務政策?”楊海虹心中不禁産生了困惑。

經過進一步了解,楊海虹得知唐金良因之前對相關政策了解不夠深入,導致其因逾期還款致使徵信狀況不佳。面對這種情況,楊海虹決定採取措施幫助唐金良解決實際困難,讓他也能享受到應有的金融服務和支援。

在楊海虹多次到府服務後,唐金良逐漸了解了各項貸款政策,並在楊海虹的幫助下,與借款人多次協商溝通後歸還了不良貸款。申中支行通過信用修復的方式向唐金良發放了5萬元的脫貧人口小額貸款,享受政府全額貼息。

“一開始,我以為自己因為徵信問題再也得不到任何貸款支援了,心裏特別沮喪。沒想到,楊行長他們不僅沒有放棄我,反而多次到府耐心地為我講解各種貸款政策,幫助我和家人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唐金良説,這兩年他每年都在農商銀行貸款,並且有了很好的信用,銀行還根據他的還款能力給他提升了額度。現在唐金良借用這筆貸款不僅改善了家裏的生活,還新修了房子。

脫貧人口小額貸款,不僅為脫貧群眾提供了實現夢想的資金支援,更給予了他們希望。截至2024年9月末,湟源農商銀行累計投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5317筆,貸款金額2.72億元,累計帶動脫貧人口1.2萬人,促進脫貧人口增收致富。

鄉村振興是一個大戰略,必須有真金白銀的硬投入。湟源農商銀行樹牢“業務工作的難點就是黨建工作的重點”理念,堅持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主線,把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度融入到“支農支小”和鄉村振興服務工作中,為支援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湟源農商銀行探索與政府部門共建引領鄉村振興金融服務黨建聯合體,全力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援,真正把黨建共建“紅色資源”轉化為鄉村振興的“紅色能量”。

湟源農商銀行日月支行與山根村“兩委”簽訂雙基聯動合作協議,聘任山根村黨支部書記到日月支行兼任“挂職副行長”,聘任山根村村委幹部、能人大戶共5人兼任“金融協理員”,日月支行客戶經理兼任山根村“金融村官”,通過建立“村級信貸工作室”,將山根村基本資訊、政治資源優勢與日月支行的信貸投放、貸後管理、風險防控互相對接,為該村農牧民提供了精準的金融服務。

“以前我和妻子都在外打工,一年也就賺個6萬多元。這幾年村裏的蒜苗産業發展得特別好,我倆也決定回到家鄉嘗試種植蒜苗。在村委和湟源農商銀行的幫助下,我們申請到了50萬元的‘雙基聯動+農擔普惠貸’貸款,並享受了政府50%的貼息政策,這大大減輕了我們的還款壓力,讓我們有了啟動資金。”山根村村民趙忠財説。經過一年的努力,他種植的蒜苗長勢喜人,實現了一年90萬元的收入。這比他之前在外打工的收入翻了好幾番。

通過“雙基聯動+特色産業金融”模式,日月支行加大對山根村青蒜苗種植戶的貸款投放力度,累計投放“農擔普惠貸”60筆,金額6200萬元,促進山根村青蒜苗産業的快速成長和發展,青蒜苗種植從之前的約26.67公頃(400畝)擴大至近306.67公頃(4600畝),全村村民年收入7200萬元,有效帶動了周邊地區村民及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渠道,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

湟源農商銀行深化“雙基聯動”與黨建品牌建設相結合,與基層村委黨組織簽訂合作協議,創建“雙基聯動”合作貸款辦公室154個,把基層村委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資訊優勢與農商銀行的資金優勢、技術優勢和風險管理優勢互聯互通,將金融服務延伸到基層,努力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