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度觀察

​青海格爾木:瀚海戈壁擺開高品質發展“棋局”

發佈時間:2024-10-25 10:56:5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吳一凡

這裡,曾經是慕生忠將軍帶領築路大軍出發的起點;這裡,是憑藉自身資源優勢助力共和國挺直腰杆兒的地方;這裡,是依靠“富鉀一方”培育出共和國“鹽湖長子”的搖籃……

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格爾木市,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獨特的光芒。新時代新征程上,這座瀚海城市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全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注入了無限生機和希望。

格爾木市區一隅。蔡得軍攝

高品質發展,是新時代新征程上的一項重大戰略使命,也是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中,每一城、每一域都要面對和解答的時代命題。格爾木市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動力,在高品質發展的新征程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解鎖資源價值,點燃高品質發展新引擎

由西向東延伸的崑崙山、阿爾金山和由西北向東南延伸的祁連山,在青海西部圍成一個三角形的盆地,這就是被世人譽為“聚寶盆”的柴達木盆地。

當談及柴達木盆地,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遼闊、寂靜的茫茫戈壁,乾燥和寒冷並存,孤獨與蒼涼同在。然而,這片地表最類似于火星的地方,因其豐富的礦産資源,它被譽為中國的“聚寶盆”。它不僅是中國西北重要的油氣聚集區,也是全球最大的鹽沼連片分佈區。

察爾汗鹽湖。蔡得軍攝

位於柴達木盆地南緣的格爾木市,資源富集、腹地廣闊,轄區面積11.9萬平方公里,坐擁我國最大的鹽湖察爾汗鹽湖,鉀、鈉、鎂、鋰總儲量居全國首位,享有“中國鹽湖城”美譽。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創新理念的融入,格爾木不再僅僅滿足於傳統的礦産開採和初級加工,而是向著精細化、高附加值的産業方向邁進。僅2023年,就有許多值得一提的亮點。

鹽湖滷水提鋰技術攻破世界性技術難題,高海拔風電葉片真空灌注試驗成功;鹽湖資源開發中試基地、馬鈴薯産業示範基地建成投用,全省首個鹽化工品質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試運作;750千伏崑崙山輸變電工程、海西大基地一期項目建成投運,南山口抽水蓄能電站、世界最大液態壓縮空氣儲能項目等重大工程開工……

格爾木市的光伏基地。蔡得軍攝

長期以來,格爾木始終堅定不移強鏈條、聚集群,著力增強高品質發展後勁,加快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今年,格爾木市立足資源稟賦,促進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新業態融合發展,各類生産要素向格爾木集聚的勢頭日漸強勁。

文旅融合轉型,鑄就高品質發展新支點

“文旅融合”發展強調的是文化産業與旅遊産業的共贏,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並存的共贏發展狀態。當文旅融合的春風吹拂這片土地,格爾木迎來了高品質發展的新機遇。

格爾木,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承載著千年的歷史與文化。歲月的車輪在這裡留下了深深的轍痕,從古老的絲綢之路到如今的現代化城市,格爾木見證了無數的繁華與滄桑。

據格爾木市文體旅遊廣電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格爾木市主動融入全省“一芯一環多帶”生態旅遊發展新格局,圍繞海西州“一圈三核三廊道七板塊”總體佈局,著力推進旅遊景區、旅遊線路建設,旅遊景區景點、精品旅遊線路相繼被打造,文旅産品不斷豐富和創新,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打造成效日益凸顯。

遊客在東臺吉乃爾湖遊玩。蘇靜攝

據了解,格爾木市以積蓄文旅發展動能為目標,加快文旅項目建設。僅在2024年,組織實施項目16個。為使文體旅深度融合,格爾木市重點舉辦玉珠峰登山大會、崑崙文化旅遊季、“瑤池杯”美食節等品牌文旅活動,同步開展“四季村晚”、全民健身大會及鄉村運動會等群眾文化體育活動,不斷夯實文體旅融合發展基礎。

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浪潮與公眾日益增長的文旅需求,格爾木文旅展現出了令人讚嘆的智慧——他們以提升城市影響力為目標,加強品牌交流推介。格爾木市圍繞“山宗水源格爾木·高原夢幻鹽湖城”城市名片,持續加強對外文化旅遊交流,積極參加省內外文化旅遊推介會、博覽會、旅交會等,不斷擴大“山宗水源格爾木·高原夢幻鹽湖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一個個網紅打卡地的成功推出,充分展示格爾木文旅事業創新的多樣性和活力,它們不僅讓格爾木文旅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人們面前,也為格爾木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

市民在崑崙聖境遊玩。蔡得軍攝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旅融合為格爾木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格爾木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崑崙文化、藏族文化、蒙古族文化、鹽湖文化等,這些多元的文化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格爾木的歷史長河。

現如今,格爾木依靠豐富的文化資源,緊扣“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主題,持續推動文旅産業融合發展,不斷提升旅遊品質、旅遊業態,文旅市場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和諧綠色共生,鋪出高品質發展新底色

往昔,格爾木所在的柴達木盆地是一片赤黃,狂風帶著沙粒在大漠之中席捲,那嗚嗚的風嘯之聲,隱隱間透著絲絲陰冷。在這種荒涼之所,放眼望去幾乎難覓人影。有的,只是那無盡的風沙以及風嘯之聲。“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終年不下雨,乾旱鬼神愁”,是那時候格爾木自然環境的真實寫照。

今朝,漫步在格爾木市區,綠樹成蔭的街道、寬敞整潔的廣場、花草掩映的遊園隨處可見。在晨曦初露的清晨,或華燈初上的傍晚,居民或翩翩起舞,或漫步健身,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新區的那一抹綠色已成為格爾木最亮麗的底色。蔡得軍攝

長期以來,生態文明建設成為格爾木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世紀50年代慕生忠將軍在戈壁灘中插下一把鐵鍬起,格爾木人以勤勞的汗水滴灌,賦予這片古老土地越來越多的綠色生機。

格爾木市深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用生態“底色”描繪發展“綠色”,統籌推進生態保護和城鄉區域協同高品質發展,用實幹交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境韌性十足的生態文明建設”格爾木答卷”。

據格爾木市林草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3年,格爾木市完成人工造林3000畝、沙化土地治理620畝,栽植各類苗木33.3萬餘株。目前,全市草原綜合植被蓋度42.3%,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949.45公頃、綠化覆蓋率22.07%,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15.48平方米,沙塵天氣天數同比減少,區域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格爾木濕地公園。蔡得軍攝

在格爾木市濱河新區,有一處集自然保護、旅遊觀光和科普教育于一體的城市生態公園,這就是格爾木濕地公園,是格爾木市最大的開放式濕地公園,公園內覆蓋大面積的野生紅柳,栽植多種喬木、灌木花草,植物數量眾多,將河道、人工湖、濕地相整合,形成完整的景觀生態空間體系。

格爾木濕地公園的建設,僅僅是格爾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如今,生態文明理念正在更加深入地融入到格爾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天更藍、地更綠、水更凈的美麗迷人畫卷正在格爾木鋪展開來,綠色和諧的新家園正在這座高原城市變為現實。

格爾木市區的藏羚羊雕像。格爾木市委宣傳部供圖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回首格爾木建政以來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曾經滿目荒涼的戈壁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滄桑巨變,幾代格爾木兒女奮發有為,書寫出勵精圖治、百折不撓的壯麗史詩,在青藏高原上創造了一個個令人讚嘆的發展奇跡。

格爾木,這座充滿活力和希望的城市,正以新質生産力為引擎,奏響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激昂樂章。

文/蔡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