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以長城為中心創旅遊新場景

發佈時間:2024-10-18 13:35:31 | 來源:河北日報 | 作者:孫也達 | 責任編輯:吳一凡

10月1日,山海關老龍頭與藍天、碧海、沙灘共同組成秋日美景。代明君攝

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北倚燕山,南襟渤海,中有關城,長城縱貫其間,素有“畿輔咽喉”“兩京鎖鑰”等盛名。

這裡擁有“中國唯一的海上長城”老龍頭、“萬里長城第一山”角山,是全國唯一集濱海、平原、山地、水上等類型長城于一體的縣區,被稱為“天然的長城博物館”。

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到獲評“國家級文明旅遊示範單位”,再到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近年來,山海關區在旅遊業界的名頭越來越響,在遊客心中的認可度越來越高。

手握一張張含金量十足的“旅遊名片”,山海關區是如何做到的?

“長城資源是山海關區旅遊産業發展最重要的支撐。近年來,我們以長城為中心,加強文物古跡的保護和利用,提高生態環境品質,豐富旅遊産品供給,提升旅遊服務品質,創造旅遊新場景,推動文旅産業融合高品質發展。”秦皇島市政協副主席、山海關區委書記陳秋華説。

金秋十月,置身山海關老龍頭,只見海風吹起海浪,拍打著入海石城。遊客們站在澄海樓前,感受著長城的雄偉和大海的遼闊。

“作為全國唯一的入海長城,老龍頭是山海關區吸引國內外遊客的一塊金字招牌。”在山海關區旅遊和文化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蔣立彬看來,保護利用好這類獨特的旅遊資源,是山海關區促進旅遊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必修課”。

加強文物古跡保護。全國首家長城文化保護法庭在山海關區成立,將長城保護與法治宣傳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對長城文化進行保護。此外,該區還以《秦皇島市山海關古城保護條例》實施為契機,推動古城保護、管理與利用,完善古城管理體系,全面理順古城管理運營機制。

做強旅遊資源開發。該區搶抓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機遇,成立山海關區第一關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對區屬國有景區管理模式實行公司化改制,整合老龍頭、天下第一關、角山長城等文物古跡資源,實施長城山海關風景道、北營子長城人家等重點建設項目,打造從海入山的長城旅遊線路。該區還打造了夜秀、夜宴、夜購、夜遊、夜宿五大特色産品,開啟了“輕旅遊+微度假+休閒”的新型旅遊模式,做活古城夜經濟。

9月28日,在山海關古城景區長城劇場內,戰鼓隆隆、號角陣陣,手持長戈、身跨戰馬的“秦軍士兵”列陣向觀眾步步逼近,讓人仿佛置身古代戰場。

“這場以‘長城’為主題的演出實在太震撼了。觀看過程中,我仿佛真實地感受到了戰爭的激烈與殘酷,對長城蘊含的歷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演出結束後,天津遊客劉強激動地説。

山海關歷史悠久,文化厚重。近年來,山海關區不斷挖掘本地歷史文化資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為了讓歷史‘活’起來,在對大型沉浸光影劇《長城》的打造中,我們通過運用移動式觀看、環繞式多重影像、天候模擬系統等多種創新舞臺技術,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觸動心靈的視聽盛宴。”蔣立彬説,目前,除《長城》外,他們還推出了古城情景演藝《關城往事》、沉浸演藝《觀·山海》等十余項文旅作品,“聲情並茂”地推動旅遊産業“火”起來。

旅遊體驗好不好,遊客最有發言權。

為提升遊客的滿意度、幸福感,山海關區不斷優化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完成10公里長城山海關風景道建設,開通旅遊公交專線,實現旅遊景點無縫接駁互通。同時,建成1個旅遊集散中心、1個高鐵站遊客諮詢中心、6個遊客諮詢服務站點、32個“紅色驛站”,讓旅遊服務“觸手可及”。該區還積極構建“雲遊山海關”智慧旅遊服務體系,整合了智慧導覽、票務管理、消費支付等多項功能,進一步提升了景區的服務品質和運營效率。(河北日報記者 孫也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