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綠意濃 甘川共築生態夢
發佈時間:2024-09-23 17:05:38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玥四川甘孜州白玉縣,小朋友在草原上玩耍。新華社發
遊客在四川阿壩州紅原縣日幹喬濕地觀光留影。新華社發
甘肅甘南州尕海濕地內的斑頭雁。新華社發
四川甘孜州,藏酋猴在花叢中覓食。新華社發
甘肅甘南州瑪曲縣阿萬倉濕地景色。新華社發
【鑄牢共同體中華一家親】
作為“亞洲水塔”,青藏高原在我國乃至亞洲的水安全、生態安全、氣候安全和環境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甘肅省和四川省,憑藉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高原生態保護的重要前沿陣地。近年來,兩省在沙化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就,並在生態保護中培育出綠色經濟增長點。
日前,記者在甘肅甘南和四川阿壩、甘孜等地採訪調研,一路行走,一路發現,兩省將生態保護融入經濟社會活動的方方面面,有力推動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品質發展。
治沙護綠:保黃河沿線水草豐美
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黃河特大橋西側的治沙點,瑪曲縣自然資源局高級工程師馬建雲隨手撥起一束草穗,瞅一瞅、捻一捻、咬一咬,然後笑著告訴記者:“這是披鹼草,我們的治沙利器,今年的草種品質不錯。”
眼前的黃河兩岸,草木蔥蘢,牢牢擋住了草原沙化的腳步。
瑪曲縣素有“黃河蓄水池”之稱,注水增流量佔黃河源區徑流量的58.7%。受自然和人為等多種因素影響,瑪曲草原曾出現不同程度沙化現象,水源涵養能力下降,且沙化區主要分佈在黃河沿線。同時,由於瑪曲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溫度低,自然條件嚴酷,沙化治理難度很大。
20多年來,馬建雲和同事們奔波于瑪曲縣尼瑪鎮、歐拉鎮等黃河沿線重點區域,逐步探索出一套適合當地地理條件和氣候環境的沙化治理模式,即“整地+植灌+草方格+施肥+土質改良+人工種草+圍欄”。
2021年,瑪曲縣相繼開展沙化草地治理、黃河沿岸阻沙林建設等6大類45個子項目,通過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土地持續沙化的趨勢基本得到控制,瑪曲草原的水源涵養能力明顯提升。
僅僅兩年,黃河瑪曲段出境流量達168.6億立方米,年均水資源補給量達88.75億立方米,對維護黃河中下游流域生態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生態保護理念深深植入當地群眾心中,越來越多人自發組織起來,參與到生態保護工作中。
“在草原上撿拾垃圾,最難處理的就是破碎的玻璃瓶。以前瑪曲縣城沒人回收玻璃瓶,只能到垃圾場進行填埋,對環境很不友好。”2019年,大學畢業不久的交巴東知發起成立了瑪曲縣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帶領身邊的年輕人一起守護家鄉的青青草原,“現在我們會儘量回收處理玻璃製品,不能回收的就做成工藝品,或者交給專業的廠家處理。我們還與當地的餐廳、酒店簽訂協議,回收玻璃製品,從源頭減少垃圾。”
從最簡單的垃圾分類開始,交巴東知開啟了生態保護之旅:修復“黑土灘”、濕地水質監測、水源調查、環保科普宣傳……越來越多的志願者加入到環保行動中來,為黃河沿線的生態保護貢獻力量。
守護濕地:讓生物多樣性愈加豐富
在四川、甘肅兩省交界處,黃河身段柔軟,與星羅棋佈的湖泊、沼澤一起,點綴著這片廣闊的土地。這裡,有我國面積最大的高寒泥炭地——若爾蓋濕地,是我國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
過去,受氣候變暖以及“開溝排水”“向沼澤要草場”等工程的影響,若爾蓋出現濕地退化、湖泊萎縮、草地沙化等問題,水源涵養功能降低,水資源保障形勢嚴峻。
恢復高原濕地的關鍵在“水”。近年來,四川省若爾蓋縣按照“填溝還濕、限牧還濕、治沙還濕、控鼠還濕”的濕地恢復工作方針,開展濕地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並通過修築生態堤壩、溢流壩等方式,將水“鎖”在濕地中。以若爾蓋花湖為例,自修築溢流壩後,花湖面積由215公頃上升至650公頃,豐水期面積甚至達到1311公頃,年度地表水位全年保持在52釐米左右,每年為黃河補水44億立方米左右,成為名副其實的黃河天然蓄水池。
生態是否向好,生物多樣性的變化趨勢是“金標準”。
“作為濕地生態環境的指示性物種,黑頸鶴對生存環境的要求極高。現在,黑頸鶴種群數量多起來了,證明這裡的生態越來越好了。”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納麼玖告訴記者,保護區黑頸鶴的數量從1999年資料記載的407隻增加到現在的1100余只,全縣黑頸鶴數量達2000余只。與此同時,保護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由原先的9種增加至17種,二級保護動物從原來的25種增加至46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彩鹮等也首次在花湖被監測到。
“經過長期的宣傳引導,當地群眾的生態觀念已經從‘要我保護’向‘我要保護’轉變。”作為攝影愛好者,納麼玖計劃推出攝影集,用鏡頭記錄濕地鳥類從出生、成長、繁殖到年老的全過程,以此號召和影響更多人投入到濕地生態保護中。
因地制宜:變生態資源為經濟優勢
9月的甘肅省碌曲縣,水豐草美,健壯的牦牛悠然在山坡上吃草,小牦牛們則結伴撒歡。
碌曲全縣擁有628萬畝天然草原,畜牧業資源極為豐富。此前超載放牧,致使草原逐漸退化,人草畜矛盾日漸加深,不僅增加了草原生態負擔,也嚴重制約了當地畜牧業的發展。
為此,碌曲縣大力推廣“十戶聯産”養殖模式和放牧、圈養、補飼三結合的“順勢養殖”,通過牦牛品種優化、技術幫扶、資金幫扶等手段,推動牦牛由傳統放牧飼養向“夏秋放牧、冬春舍飼或補飼”轉變,在保持牦牛肉質口感和全年新鮮牦牛肉市場供應的同時,有效減輕牧區天然草場壓力,實現草畜平衡。
碌曲縣拉仁關鄉勞爾都良種牦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貢保勒知對此深有感觸。據他介紹,採取捨飼、半舍飼結合的飼養方式後,牧民的戶均年收入從以前不到6萬元,增長到13萬元左右,最多的能達到20萬元,“現在我們首先考慮的就是生態保護和草畜平衡”。
無獨有偶,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呷巴鄉,俄達門巴村因地制宜發展生態旅遊,讓生態“高顏值”成功轉化成經濟“高價值”。
過去,這裡的村民只能依靠採挖蟲草和銷售牦牛奶換取微薄收入,守著好生態卻換不來好日子。2015年,俄達門巴村引進旅遊公司開發木雅聖地景區,村民以閒置土地、草場等自然資源入股景區,景區則將四成工作崗位提供給村裏的年輕人,還給村民購買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
“去年,全村每人平均收入達到2.6萬餘元,村裏的各類車輛從2013年的29輛增長到160輛,上大學的娃娃也越來越多了。”呷巴鄉黨委書記貢呷仁青告訴記者。據他介紹,村子還依託318國道發展沿路經濟産業,並將露天洗澡池改建成“雪線緹茹溫泉”……
如今,“牧區變景區、牧民變股民、資源變資産”,俄達門巴村將生態和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本報記者張曉華)
(項目統籌:本報記者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