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旅遊

做活旅居産業 助力強村富民

發佈時間:2024-09-20 16:04:58 | 來源:雲南日報 | 作者:張雯 趙燕英 | 責任編輯:吳一凡

老房秒變“黃金屋”,老村升起“新炊煙”,老屋住進“新村民”,跨越千里的奔赴,只為打卡“19.7℃的曲靖”,體驗“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

初秋時節,走進曲靖市馬龍區通泉街道楊官田社區土瓜衝居民小組,一排排民宿錯落有致地坐落于田園山水之間。村間巷道乾淨整潔,村內古樹成群、空氣清新、生態優美。清晨的陽光灑落大地,既驅走了秋風的涼意,也讓乾淨整潔的村莊顯得更加溫馨和諧。

農村閒置住房和撂荒耕地的存在,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如何喚醒這些“沉睡”資産,發揮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馬龍區通泉街道在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的基礎上,以黨建為引領,以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為載體,圍繞持續改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聚焦農村産權制度改革,大力盤活利用閒置農房和撂荒耕地,發展避暑旅居經濟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閒置房變“黃金屋”。目前,鄉村旅居已成為土瓜衝居民小組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當地村民增收的新亮點。通泉街道通過做強黨建、做活資源、做精服務,切實打造環境美、村民富、人氣旺的幸福旅居村。通泉街道把閒置農房盤活利用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統籌整合資源力量,探索創新多種盤活模式,通過“輕介入、微改造、精提升”,將77套老舊土坯房“變身”成民宿、咖啡館、茶空間,既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又拓展了群眾增收渠道,鄉村發展活力持續迸發。集思廣益提出“黨總支+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産業化經營模式。同時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企業租賃流轉撂荒耕地,大力發展繡球花、金絲皇菊種植加工和鄉愁體驗、鄉村研學等特色産業,實現企業盈利、集體增收、村民致富。

“村裏改造的22套民宿已全部出租,撂荒的1000余畝耕地全部種上繡球花和金絲皇菊,節假日期間,前來避暑打卡的旅客絡繹不絕,村民們也抓住機遇開起超市、飯館、快遞代收寄存點等,吃起‘旅遊飯’,掙上‘旅遊錢’。”楊官田社區黨支部書記李兵説。

隨著旅居客源源不斷到來,村裏的餐館、書吧、茶空間賓客滿座、人氣爆滿,土瓜衝村旅居避暑、假日打卡的人氣也越來越旺。

與此同時,馬龍區堅持以“店小二”模式用心用情服務,不斷延伸服務觸角,讓新老村民、旅客遊客、黨員群眾融進來、聚起來,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居民的收入不斷提升。目前,土瓜衝村267戶居民每戶年均土地租金3700元;旅居片區31戶居民舊房租金戶均3900元;全村就地就近就業120人左右,每年務工總收入450萬元,楊官田社區依託村居項目分紅、繡球花海入股、金絲皇菊加工廠房租賃等,每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可達88萬餘元,當地村民也真正過上錢包鼓起來、日子火起來、笑容多起來的好日子。

土瓜衝村旅居項目的成功運營,只是馬龍區用好豐富的鄉村資源,植入先進理念模式,兼顧群眾、集體、企業多方利益,發展鄉村旅遊,拓展鄉村旅遊業態,拓寬鄉村振興新途徑的一個縮影。在馬龍區,還有數個像土瓜衝村這樣的精品旅居村。

今後,馬龍區將繼續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以鄉村振興示範建設為載體,以“旅居之鄉”品牌建設為抓手,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造鄉村旅遊經濟增長點上持續下功夫,通過以點帶面、示範帶動,促進農村産業發展和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本報記者 張雯 通訊員 趙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