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風采

​青海湟源:“小”果子 共築産業“大”篇章

發佈時間:2024-09-20 15:19:02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吳一凡

九月的湟水河,猶如一條靈動的綢帶,悠然蜿蜒前行。帶著遠方的故事和希望,它一路奔騰而來,如同歲月的皺紋,訴説著古老的傳説,滋養著萬物生長。

地處日月山脈東麓,湟水河上游谷地,素有“海藏通衢”“海藏咽喉”之稱的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因湟水河的滋養而充滿靈氣。這裡氣候適宜,陽光充足,晝夜溫差大,沙棘在秋風中搖曳,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和獨特的營養價值,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湟源縣風光。李琳攝

當車輛駛過西寧西收費站,沿著京藏高速一路向西。湟源峽山高水長、坡陡崖峭,地勢險要。峽谷兩側,群山崔嵬,蜂巒兀立,高山相峙,峭壁千仞。綿延的群山上,林海漫漫,萬木蔥蘢。

放眼望去,一串串黃燦燦、沉甸甸的沙棘果挂滿枝頭,粒粒清亮,宛如金色的海洋。近年來,沙棘産業在湟源縣異軍突起,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新亮點,不僅進一步推動湟源縣沙棘産業的發展,也為湟源縣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沙棘屬落葉灌木,具有耐乾旱、抗風沙的特性,適宜在鹽鹼地上生長,且生命力頑強,一棵沙棘樹就能夠固定10平方米的沙層。一株株毫不起眼的沙棘樹,成為改善環境的生態樹、百姓致富的“黃金樹”,還在生態環境改善中起到很好的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等作用,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強有力的産業支撐,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共贏。

黃燦燦的沙棘果挂滿枝頭。蔡得軍攝

隨著《青海省沙棘資源保護利用三年攻堅方案》(2024-2026)、西寧市沙棘産業發展規劃》(2023-2035)、《湟源縣助推沙棘産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等關於沙棘産業規劃性文件的出臺、印發,湟源縣沙棘産業即將迎來健康、有序、穩步發展的“黃金期”。

據了解,湟源縣計劃在今後三年組織開展新建採摘基地建設、改建採摘基地、森林廢棄物加工利用、沙棘葉茶加工、冷鏈運輸及儲藏設施、中國沙棘造型景觀樹培育、中國沙棘優良品種繁育、沙棘産業管理人員及農戶能力提升、良種認證、有機認證和品牌化建設等11項工作,力爭把沙棘産業培育成為綠色支柱産業。

2024年5月,湟源縣成功獲批“創建全省沙棘産業建設示範縣”,支援湟源縣先行先試,為全省沙棘産業發展積累經驗。

成熟的沙棘果,似橙如紅,瞬間炫了心、美了目。蔡得軍攝

據湟源縣林草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湟源縣已完成沙棘經濟林改造、大果沙棘(良種)引種栽培和沙棘景觀化培育基地4500余畝,正在組織實施沙棘良種撫育推廣1500畝和沙棘冷凍儲藏運輸一體化項目一個,累計完成投資1260余萬元。

除此之外,湟源縣通過制定相關産業政策,加大對沙棘種植、研發、加工等環節的扶持力度。一方面,鼓勵當地農民積極種植沙棘,提供種植補貼和技術指導,提高沙棘的種植面積和産量。另一方面,支援企業加大對沙棘産品的研發投入,推動沙棘産業的科技創新,提高産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湟源縣申中鄉前溝村的沙棘林。蔡得軍攝

山河入中秋,人間正豐收。走進湟源縣申中鄉前溝村,沿著混凝土路往山頂方向走,沿途經過好幾片沙棘林,遠遠望去,橙黃的沙棘果挂滿枝頭,與暖陽交相呼應,構成一幅醉人的秋日勝景。

2023年,湟源縣將申中鄉前溝村、後溝村、申中村3個村的沙棘地盤活,對計劃盤活的沙棘林實施改造,開展清苗、扦插、優育等工作,為沙棘的規模化發展提供了條件。

湟源縣申中鄉前溝村的沙棘林。蔡得軍攝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發展土特産産業,要把“土特産”這三個字琢磨透。保護好、發展好土特産,做成大産業,做成全國知名品牌,才能持續造福當地民眾。

8月24日,湟源縣和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舉行中國沙棘特色化挖掘高值化利用産業化開發項目簽約儀式,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江蘇省)西寧高原沙棘研究院正式揭牌,標誌著湟源縣沙棘産業將走向一個新臺階。

湟源縣委副書記、縣長董峰表示,湟源在發展沙棘産業方面具備優勢,氣候乾燥、冷涼、潔凈,灌溉條件好。同時,全縣沙棘資源總量6.89萬畝,其中沙棘純林2.97萬畝,佔沙棘總面積的43%,做大、做強、做優沙棘産業基礎堅實。此外,109、315國道穿境而過,承東啟西、聯疆絡藏,交通便利,物流成本低廉,性價比極高。

沙棘在湟源縣變成了農民致富的“金果果”。蔡得軍攝

如今,沙棘産業正逐漸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産業之一,湟源縣也逐步走出了一條産業發展、農民增收,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相得益彰、和諧發展之路。

在未來,湟源縣以東西部協作為紐帶,通過建立沙棘葉茶生産線,形成“農戶採摘+合作社收購+小型企業粗加工+中大型企業精深加工+網際網路行銷”模式,實現全鏈條良性迴圈,提高市場競爭力,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真正實現“青山綠水高顏值、金山銀山高價值”。

文/蔡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