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推廣:從“田頭”到“雲端”
發佈時間:2024-09-02 11:24:20 | 來源:農民日報 | 作者:趙藝璇 陳楠 | 責任編輯:吳一凡短視頻、直播平臺的建立,從本質上改變了農技推廣,使農技推廣的普及率、滲透率和下沉程度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晚上七點半,匆忙吃過晚飯,劉天英來到直播間。調試好設備後,她端坐在鏡頭前,梳了梳頭髮,補上點口紅,按下了直播鍵。“我是山東省壽光市農業農村局的劉天英,歡迎大家來到直播間,今天主要來講講病毒病……”講解逐漸深入,粉絲陸續涌入,直播間熱鬧了起來。自2022年開設短視頻賬號,劉天英已經習慣了拍視頻、開直播的生活。兩年來,“@劉天英講植保”賬號發佈了900余條短視頻,主要講解蔬菜栽培管理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全網粉絲已有20多萬。
劉天英在直播中講解蔬菜病害。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趙藝璇攝
近幾年,短視頻、直播讓農技推廣沿著網線走上了“雲端”,紮根一線的農技員、經驗豐富的“田秀才”、深耕行業的科學家紛紛“入場”發聲,共同構建起了全新的農技傳播網路,成為傳統農技推廣體系的有益補充。據統計,2023年,抖音平臺上的農技視頻總播放量達到1206.2億次。《2023年快手三農生態數據報告》顯示,快手有21.6萬農技創作者,僅一年就發佈了5556萬個農技推廣短視頻。
農技傳播者和需求者之間的距離被無限拉近,先進技術、科學知識、正確觀念得以打破時空限制,流動至每一處農田、牧場、魚塘和果園,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農技推廣在“雲端”之上的“風景”如何?又帶來了哪些改變?近日,記者走近螢幕內外尋找答案。
農技員:從“地頭”走向鏡頭
“走,去棚裏轉轉,找點視頻素材。”八月的下午,雨後初霽,記者跟隨劉天英來到了壽光市郊的一處農田。一走進黃瓜大棚,她就找到了靈感:地上散落著許多藍色顆粒,這是菜農剛撒的四聚乙醛,用來防治蝸牛和蛞蝓。在潮濕的環境下,蝸牛和蛞蝓會快速繁育,進而危害葉片、咬食果實。劉天英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話題,夏季雨水較多,許多菜農都會遇到這類情況。
劉天英正在黃瓜大棚中錄製短視頻。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趙藝璇攝
“好了,開始!”簡單組織語言後,劉天英便開始了錄製,講解非常流利,拍攝一氣呵成。“您也太厲害了!”對於記者的讚嘆,劉天英笑著説:“這都沒什麼,這些年我經常給農戶講課,到電視臺錄節目,相比之下,拍短視頻簡單多了。”1990年大學畢業以後,劉天英就紮根基層從事蔬菜栽培和植保工作,對於蔬菜的各類病害知識,她早就爛熟於心,隨便拎出來一點都能講得頭頭是道。
“這株葉片上有黃綠相間的病斑且皺縮畸形,長勢也明顯變差,這就是得了病毒病了。”一轉頭,劉天英又發現了新線索。因感染病害而出現大小不等黃褐色病斑的葉片、墜在地上從而“偷”走整個植株營養的大個黃瓜……短短一個小時內,劉天英就拍攝了5條短視頻。“我幾乎每天都要到地裏轉一圈,解決菜農在生産中遇到的問題,挑一些有代表性的,或者比較特殊的話題來講。蔬菜病害的原因往往都是綜合性的,我想讓大家把前因後果弄明白,學會科學的種植方法。”她説。
臨走前,劉天英除了對菜農提出了近期管理建議外,還不忘摘下感染病害的葉子和果實,要在晚上直播時當成案例講解。那天的直播非常順利,最多時共有674人同時線上。“劉老師講的內容非常豐富,又很實用,她的視頻和直播,我只要有空就都會去看!”李永森是壽光當地的一名菜農,也是“@劉天英講植保”的“鐵粉”,他告訴記者,自家大棚出現的問題,都能在劉天英那裏找到解決辦法。
除了運營視頻賬號,劉天英主要的工作就是到田間大棚指導菜農,解決大家在生産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這兩種形式是互補的,線上更方便,線下更系統,但無論哪一種,只要農戶需要和信任我,我就覺得自己很有價值。”她説。
在距此一千公里以外的廣東省,也有許多基層農技員活躍在短視頻平臺上,讓農技服務發生了新的改變,陳鴻雁便是其中之一。打開“@鴻雁説農技”的賬號,入目便是統一的視頻封面,陳鴻雁穿著醒目的紅色馬甲站在柑橘樹前,馬甲上寫著“廣東農技輕騎兵”的字樣。
江門市新會區是我國重要的柑橘生産基地之一,大批果農以種柑為生。陳鴻雁從事柑橘種植近10年,曾是農資企業的農技員,擁有豐富的栽培經驗。懷著助力家鄉産業發展的初心,三年前,他註冊了短視頻賬號,開始免費分享柑橘種植技術。
“許多果農還在用傳統種植方式,不懂如何修剪果樹,導致種出來的果實品質不好,賣不上價錢。我就想改變他們這個觀念,重點講解怎麼修剪果樹、這樣有什麼好處。”陳鴻雁和朋友合作承包了400畝柑橘園,在種植過程中,他會通過短視頻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方法和成果。“只有讓大家看到你種得好、能賺錢,別人才會相信你,願意跟著你學技術。”陳鴻雁説。此外,他也會根據柑橘的生長週期和氣候變化,及時發佈提醒,幫助農戶減損增收。
2023年,陳鴻雁加入了“廣東農技輕騎兵”的隊伍,繼續從事公益農技推廣。由於視頻真實且實用,他獲得了許多果農的信任,于同年獲評“廣東農技‘輕騎兵’十大優秀‘短視頻+農技達人’”。
同時入選的,還有“@雄仔務農”的運營者吳錦雄。他是廣東省首批甘薯産業技術帶頭人,多年來致力於推廣紅薯水肥一體化節點施肥技術,希望通過短視頻平臺幫助農戶以低投入獲得高産量和高品質。“一開始我也沒有頭緒,就是隨便拍拍隨便發發。加入農技‘輕騎兵’後,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組織我們統一培訓,我才系統學習了短視頻的運營知識。”吳錦雄告訴記者,現在他已經可以自拍自剪,並且積累了自己的空鏡素材庫,賬號運營逐步走上了正軌。
吳錦雄(中)在紅薯種植基地內。受訪者供
據了解,廣東農技服務“輕騎兵”鄉村行啟動於2022年2月。該行動以農技推廣人員為主導,組織全省科研專家和鄉土專家等力量,圍繞各地産業發展和技術需求,創新“數字+”服務模式,開展全産業鏈全方位的農技服務,是構建新型農技推廣服務體系的有益嘗試。
“田秀才”:將技術變成效益
“為什麼很多豬場裏的豬沒有尾巴?”視頻開場,陳飛嶧穿著白大褂,面前放著一隻小豬玩偶,拋出了這樣的問題。“因為斷尾能省60斤飼料。出生兩天內,最好就斷尾,一般斷一半,消炎不能忘……”這是短視頻賬號“@禽一刀養豬課堂”的置頂視頻,短短12秒,既科普了豬沒有尾巴的原因,又分享了專業養殖知識。目前,該視頻的播放量已超過1200萬,點讚數近9萬,一度登上短視頻平臺熱榜。
陳飛嶧是福建省龍岩市的一名養殖大戶,自1998年入行,養了26年豬,他已然是一把老手,對豬的生長特徵瞭如指掌。2020年起,陳飛嶧開始在短視頻平臺分享養豬技術。從母豬配種到生豬出欄,豬的一生中會出現哪些問題?該怎麼預防和解決?在他的視頻裏都能找到答案。
陳飛嶧正在養殖場查看豬的生長情況。受訪者供
為了讓粉絲學得會、記得住,陳飛嶧把重要資訊編成了“頭孢加一物,豬病都讓路”“豬場不消毒,養豬白辛苦”等順口溜。如果粉絲想學更多,可以在直播間“上課”,甚至可以買一份整理好的電子資料進行系統學習。生豬市場變化莫測,及時掌握資訊非常重要,因此在講解技術之外,陳飛嶧也會分析市場行情、分享行業經驗,為養殖戶提供參考。
“有些人現在還用傳統觀念養豬,認為只喂好飼料就行,這是不科學的。”陳飛嶧告訴記者,他想通過短視頻把自己的養豬經驗傳遞給全國各地的養豬戶,讓大家學會科學養豬,從而增收致富。目前,“@禽一刀養豬課堂”已經吸引了73.6萬粉絲。與此同時,陳飛嶧也開始探索流量變現的道路,註冊了另外的賬號專門用來帶貨,推介自己認為好用的飼料産品。
在短視頻平臺,還有許多像陳飛嶧這樣的“土專家”,以優質的農技內容獲得粉絲信任,從而衍生出新的經營模式。他們大多以農資、農産品的“帶貨”為媒介,建立從農技內容到農資産品的全鏈條收益機制,通過“以技帶物”的方式實現農技推廣的可持續發展。
與大多數人相比,“@水稻一朵er”的流量變現之路已經相對成熟,在東北,每10個種植水稻的農民就有5個是她直播間的觀眾。從直播講農技到直播帶貨,再到開辦農資公司、創立農資自媒體孵化機構……她一步一個腳印,堅守在水稻種植技術科普一線。
怎麼應對高溫?哪些藥能摻在一起,哪些不能摻……一年四季,姚玲旭總會圍繞農時作出重要的技術提示。“他們特別想學技術,有的人本來晚上要去別家串門,都沒去,特意來‘聽課’。”提起粉絲農戶,姚玲旭非常感動,除了每週在直播間為粉絲答疑,針對評論區出現頻率比較高的問題,她還會專門錄製視頻,把它從頭到尾講清楚。
姚玲旭正在分享農資自媒體運營經驗。受訪者供
從2017年至今,姚玲旭的累計直播時長超過4000個小時,積累了一百多萬粉絲,答疑的需求也水漲船高。“農時不敢耽誤,現在我們團隊有4個客服,農忙的時候,一天得接二三百個電話。”為了更好地服務農民,姚玲旭的團隊還建立起了問答素材庫,為每個問題都設置了標準答案,目前已經積累了幾萬條。
“以前我只推薦農資,但粉絲用了沒有效果,最後發現是因為買到了假貨,我就決定自己賣,因為我能分辨出真假。”姚玲旭説,這樣既能把價格打下來,也能讓粉絲免受偽劣農資的坑害。之後,她又創辦了一家農業科技公司,自主研發農資産品,如今在黑吉遼蒙地區設有800個渠道商,每30公里設一個服務站,實現了線上線下的有機融合。
對農技推廣在“雲端”的發展,姚玲旭充滿信心。“農民願意放棄消遣的時間,在網上學技術,農技推廣的業態肯定好,農業的發展肯定也越來越好。”前兩年,她開始用自己的經驗來孵化農資自媒體,培養踏實肯幹的農資人。
徐艷梅是訓練營的第一批學員,在參加培訓前,她已經開了十年的農資店了。“老師教我們怎麼剪視頻、講農技、賣農資,我現在基本會了,産品賣得非常好!”在姚玲旭的帶領下,粉絲線上下單、線下拿貨,形成了一種新的農資銷售模式。
哈爾濱市呼蘭區孟家鄉西營村村民張鳳萍,關注“@水稻一朵er”已有5年,是她的忠實粉絲。去年春節,張鳳萍家的秧苗出了問題,心急如焚,通過地方代理商給姚玲旭打了電話。“她立馬帶同事來我家給水稻‘治病’,免費打藥,還順便幫我鄰居家也打了,‘老大’才三十幾歲,能把農業技術講得這麼好,人品更是沒得説,我真是佩服!”張鳳萍説。
長期看“@水稻一朵er”的短視頻和直播,張鳳萍收穫不小。“現在我們屯誰家水稻有毛病,簡單的我能看好,解決不了就給‘老大’打電話,她就給解決!”‘老大’是粉絲對姚玲旭最親切的稱呼,主播與粉絲間牢固的信任,打破了年齡和距離的隔閡,讓農業技術如同漣漪,層層散播,順利從“雲端”到達田間。
科研工作者:從科技創新到科學普及
短視頻、直播形式不僅讓基層農技推廣更加便捷,也帶動了農業科研工作者把課堂搬進手機,將專業技術與科學知識相結合,使受眾從“三農”從業者拓展到了更廣闊的群體。
“生菜正面出現褪綠斑,背面有白色霉層,怎麼辦?這是生菜霜霉病的表現。大家可以採取高壟栽培、地膜覆蓋等方式進行防治……”在短視頻賬號“@蔬菜衛士李寶聚”的新近作品裏,李寶聚頭戴草帽,衣領別著麥克風,手裏拿著出現病斑的生菜,面向鏡頭娓娓道來。
李寶聚在鏡頭前講解大棚生菜種植技術。受訪者供
李寶聚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從事蔬菜病害研究已有三十餘年,在科研工作之餘,一直致力於向公眾傳播科學知識。前些年,他在《中國蔬菜》期刊上以專欄形式刊出《李寶聚博士診病手記》,發表了100篇解決生産實際問題的“診病手記”,還在“蔬菜衛士”公眾號上寫科普文章。如今,李寶聚又“解鎖”了“三農”視頻創作者的新身份,三年裏發佈了近600個視頻,單條視頻最高瀏覽量超過1400萬。
剛開始,面對鏡頭,李寶聚還有點拘謹,錄製視頻需要提前備稿,效率也不高,對他來説“挺費勁”。“現在完全不用準備文稿,一天最多能錄20多個短視頻,沒有團隊幫助的時候,自己也能拍。”李寶聚告訴記者,由於科研任務繁多,這些視頻拍攝都是搭的“順風車”,産區調研、外出學習時,遇到合適的素材就開拍,他負責提思路,團隊成員負責剪輯。
權威的身份、專業的講解,讓李寶聚很快就收穫了大家的信任,許多粉絲評論、發私信和他互動。在和粉絲的交流中,他發現,農民對先進技術和産品的需求非常強烈。“我之前介紹過‘韭蔥’,是一種韭菜味的蔥。一個新疆的粉絲看到視頻後,覺得是個商機,就向我打聽怎麼買種子,想要大規模種植。”此外,李寶聚團隊研發的精量電動彌粉機也借助短視頻得以迅速推廣,幫助許多農民提高了打藥效率,節省了生産成本。
病害防治、蔬菜科普……“@蔬菜衛士李寶聚”的視頻封面都標記著清晰的分類,涵蓋了蔬菜從生産到消費的整個過程。曾有人建議李寶聚,只講蔬菜病害的知識,垂直的內容更容易獲得流量。但他認為,“蔬菜衛士”既是種植者的衛士,也是消費者的衛士,兩者不可分割,自己身上也扛著農業科普的重責。“我是研究農業的,又生活在城市,既懂生産者也懂消費者,所以在農技之外,我也很願意介紹農産品消費、營養健康方面的知識。”他説。
穀子如何進化演變?穀子的基因圖譜如何繪製?……在短視頻賬號“@刁現民説穀物”上,這些或基礎或前沿的問題正被一一解答。2023年,在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的邀請下,國家穀子高粱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刁現民在抖音開設了賬號“@刁現民説穀物”,目前已經發佈了50余條短視頻,專門講解穀子等雜糧的知識。
“我的主要工作是科研,但我特別熱愛科普,我認為農業科普極其必要。”刁現民説,在現在的農業生産一線,年輕人很少,農業科普能讓農業引起更多人重視,吸引年輕人投身“三農”事業。另外,我國農耕文化歷史悠久,一些耕作方式和思想被代代傳承,但有的已不再適用現代化農業生産,部分人的思維和技術應該得到更新。
去年,國家穀子高粱産業技術體系在官網發佈了124個短視頻,傳播農業技術。“網路傳播很便捷,影響力大;面對面培訓時,解決問題更實際。常識線上上講解更好,實際操作由現場講解更好,其實最好的農技推廣方式是‘線上+線下’。”刁現民告訴記者,在體系內,全國各地平均每個崗位專家、站長每年能開2~4個培訓會,培訓幾千人,線下培訓依然有著獨特的價值,不能被完全替代。
“農民是最好的一線技術研發者,他們不一定明白生物學原理,但發明的技術很實用,科學家應該時刻向農民學習。”刁現民認為,“土專家”的經驗也很重要。之前在田裏查看苗情時,一位種植大戶用通俗的語言向刁現民介紹了對墑情的掌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抓一把土,用力捏成團,根據成團的難易,就能判斷出墑情和應該播多少種。
2023年12月,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圍繞農業農村部重點工作和國家産業技術體系核心科技成果,邀請國家大豆、綠肥、棉花育種和蜂産業體系的4位首席科學家和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的6位崗位科學家入駐抖音平臺,傳播先進的農技知識,回應網友關切。目前,10位科學家的賬號共發佈農技短視頻300多條,受到廣泛關注,助力國家産業技術體系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雲端”之上,農技傳播“百花齊放”
放眼全國,多元互補的農技推廣體系已經完善成熟。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和各級農業農村相關部門作為“國家隊”,持續輸出優質內容;企業、高校等開設了不少賬號講農技;來自田間地頭、具備農技實踐經驗的“田秀才”“鄉村達人”也在傳播實用經驗。
“其實短視頻、直播都只是一種傳播手段,誰都能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陳秧分一直關注著“三農”短視頻的發展,他告訴記者,“這幾年,‘三農’短視頻爆髮式增長,經歷了從無序到有序再到規範化發展的一個過程,領域更加細分,受眾想看的內容幾乎都有。”短視頻、直播平臺憑藉低門檻低成本的內容製作,突破時空的快速傳播,直觀易懂的講解方式,高效智慧的供需匹配,精準多樣的增值服務,讓農技推廣提質增效,同時也促進了農民增收與農業增效。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冰川帶領課題組耗時一年,經過細緻的調研,于2023年4月發佈了《農技傳播在短視頻、直播平臺的生態及價值創造》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短視頻、直播平臺的建立,從本質上改變了農技推廣,使農技推廣的普及率、滲透率和下沉程度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胡冰川認為,短視頻、直播平臺彌補了傳統農技推廣體系的不足,尤其表現在助力農技推廣生態系統的豐富和農技傳播價值創造的多元化。
整體來看,“雲端”農技推廣讓知識的傳遞更加高效便捷,受眾的反饋為農技推廣者提供了創作素材,助推了優質內容的産生。對農戶而言,只要打開手機上網,就能享受到農技服務並從中受益;對創作者而言,傳播知識的同時也帶來了熱度的積累,通過將流量變現,可以獲得多元化收益。
可以説,基於“三農”短視頻的發展,“雲端”上的農技傳播“百花齊放”。但隱憂也與此同在。
除了搞科研、做科普,農技推廣短視頻的發展態勢也牽動著李寶聚的心。他發現,一些視頻博主並非真正的專家或農民,發佈“三農”相關內容主要是為了引流和營利,其傳遞的錯誤資訊將會誤導農民,造成經濟損失。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李寶聚提交了有關推進“三農”領域短視頻健康發展的提案,建議通過完善監管機制、加大激勵政策等方式,鼓勵和推動“三農”短視頻生産。“平臺需要進一步健全評價和監督機制,組織專家團審核內容,對創作者的行為進行規範和引導,設立明確的評價標準,對於違反規定的行為,平臺應對創作者予以嚴肅處理。”李寶聚説。
“按照當下的傳播規律,劣質內容的流量往往更大,平臺的監管成本很高。”胡冰川認為,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增加優質內容的供給,鼓勵更多專家入場,傳播科學,破除謠言。“農業技術的對錯是可以交給現實評價的,劣質內容能短暫吸引眼球,但絕對不會長久。”他説。
陳秧分則認為,對於真正優質的農技推廣人員,政府可以考慮提供一些官方激勵與背書,“比如説,當地政府給這類人才授予‘農技推廣大使’的稱號,既可以激勵這些人員從事農技推廣工作,一定程度上也有助於提高農技資訊的權威性,促進優質農技推廣。”
目前,“雲端”農技推廣的人才、資金、技術等資源要素已經得到了進一步聚合,農技推廣隊伍正在拓展,滿足了政府降低成本、穩定隊伍、提升素質的需求。同時,得益於與農産品消費者和種植者的積極互動,農技創作者能及時挖掘農技需求的變化,推動農技內容從單一的種植養殖技巧轉向農産品市場預測、農産品包裝、經營推廣等全産業鏈條,既提升了農技人員的素質與服務水準,還能讓他們在平臺上獲得多樣化的回報。
在科技進村入戶的路上,“雲端”傳播是打通“最後一公里”的捷徑,沿途風景絢麗。而抵達光明的前景,需要方向,也需要動力。當專業的技術用在了田間,當農民的難題得以輕鬆解決,短視頻、直播形式的農技傳播才能實現其價值,成為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的磅薄之力。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趙藝璇 見習記者 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