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文化

雲南:暑期課堂唱民謠 非遺傳承潤童心

發佈時間:2024-08-28 15:40:31 | 來源:雲南日報 | 作者:李蘇榕 | 責任編輯:吳一凡

孩子們演唱白族童謠。

那邊天空有個白月亮,聽説月亮就住在水田旁;松柏樹下阿爺在講,對著月亮許下願望,就會實現童年的所有夢想……”暑假期間,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因遠鎮因遠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裏不時傳出陣陣童聲。在實踐站的4樓活動室內,白族民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陳永仙正在教授孩子們唱白族民謠《啊月亮》,優美的旋律、動聽的曲調,讓孩子們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魅力。

因遠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自7月22日開設暑期輔導班以來,有序開展了愛國主義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手工藝術及白族民謠傳唱等課程和活動。來自因遠社區的10余名孩子從中收穫了不少課外知識,點亮了七彩假期。其中,白族民謠傳唱是最受家長和孩子們歡迎的一堂課。

“來參加暑期課堂,我覺得很有趣,不僅學習了手工、繪畫,觀看了科技展,還學會了白族民謠,讓我感受到了白族文化的魅力。”來參加暑期課堂的小朋友李銘晨説。

“這次非遺授課讓孩子學會了白族民謠,孩子每天回家後都會把學到的歌曲唱給我們聽。看到孩子這麼喜歡白族童謠,我們感到很欣慰,感謝社區提供這樣的平臺。”家長王曉梅表示。

開設白族民謠傳唱課程,不僅為非遺傳承人搭建了一個展現技藝與推廣文藝作品的平臺,也讓孩子們能夠直觀領略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從而在心靈深處播下弘揚傳統文化的種子,為非遺傳承注入新的活力。

“我來這裡講課,就是想讓大家知道學習白族音樂並不難,也想讓下一代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樹立民族文化自信。接下來,我將盡我所能教會更多人演唱白族歌謠,讓這份文化遺産得以代代相傳。”73歲的陳永仙説。

非物質文化遺産走進課堂,不僅深耕了鄉土文化,也對提升鄉村振興文化服務能力,助力新時代非遺傳承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因遠鎮將持續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進校園、進課堂活動,通過文藝演出、圖片展示、傳承人授課等舉措,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讓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融合,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成長環境。

(來源:雲南日報 記者:李蘇榕 通訊員:普紅燕 孫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