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跡構建之路——加強體系建設 共築綠色未來
發佈時間:2024-08-21 16:15:21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玥湖北武漢“光谷光子號”空軌列車。新華社發
黑龍江北大荒集團在進行玉米航化作業。新華社發
福建漳州的海上風電場。新華社發
河北雄安新區,遊客通過球形大屏了解“新能源生態城”零碳展示區概況。新華社發
編者按
一個人一年的碳排放有多少?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數據顯示,平均每人每年排放約9.34噸二氧化碳。這些碳排放從哪來?一件T恤、一雙鞋、一部手機、一支筆等,每一件産品的碳排放都是幾千克到幾十千克不等。人們能精確了解每天的吃、穿、住、行背後對應著多少碳排放,就有助於選擇更低碳的生活方式。
怎樣計量碳排放才準確?答案就藏在“碳足跡”裏。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碳足跡——一個原本僅在環保和科研領域的專業術語逐漸成為公眾熱議焦點,成為評估個人、企業和國家活動對環境影響的重要指標。
今年6月,生態環境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清單式列出二十二項主要任務,為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明確“任務書”和“施工圖”。
什麼是碳足跡?目前的碳足跡體系建設有哪些難點?記者就此展開了採訪。
碳足跡披露不足 亟待全民參與
碳足跡通常是指以二氧化碳當量表示的特定對象的生命週期中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石油、煤炭等含碳資源消耗越多,溫室氣體排放量就越大,碳足跡也就越大。
“與傳統意義上的碳排放不同,碳足跡計算的是一件産品從原材料開採、加工、製造、使用、再利用到廢物處理處置等全生命週期所有環節産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不僅包括産品本身,還包括其産業鏈、供應鏈等關聯範圍內的碳排放。”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碳中和講席教授徐明説。
碳足跡如何計算?在微信上檢索碳足跡計算器,類似“每日碳足跡”“我的碳足跡計算器”的小程式至少有八九個,用戶按照一天的“食用行”等填寫,就能大概算出個人碳足跡。
在北京工作的90後小葉,平時對環保特別關注,一直在用一個小程式記錄個人碳足跡。“雖然經常記錄,但不知道收集後的數據有什麼用。很多時候都是估摸著填,不可能煮飯前還去稱生米重量。我看身邊人大多沒有關注過個人碳足跡。”小葉坦言。
小葉的“吐槽”並非個例。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當前,碳足跡資訊的公開披露遠未形成全民參與的態勢,更多局限于自發性的個體或組織行為。此外,個人碳足跡數據領域還面臨著多重挑戰:數據重復採集現象普遍,不同數據收集平臺間缺乏有效聯通,進而阻礙了數據的全面整合與高效利用。
對此,南京航空航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王長波認為,碳足跡數據計算準確是數據得以充分利用的前提,在實際操作中,不論是企業碳足跡還是個人碳足跡,都依賴於自己主動輸入,數據估算起來並不容易。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長聘副教授季曦談到,當前,關於環境和碳排放相關的資訊披露體系還不完善,公眾難以辨別資訊的真偽,同時也缺乏強有力的政策和市場激勵機制,使得企業和個人在減少碳足跡上缺乏動力。
浙江省衢州市對個人碳賬戶體系的探索值得參考。自2018年起,中國人民銀行衢州市分行牽頭創設衢州個人碳賬戶體系,指導轄區銀行機構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全面評估並折算個人的碳減排貢獻,轉化為碳積分,進而促進這一體系在各類生活場景中的廣泛應用。目前,衢州市共建立個人碳賬戶218萬戶,覆蓋常住人口比例達95%,依法採集入庫數據7600余萬條,累計減少個人碳排放5.92萬噸,已成為大眾參與碳減排的重要載體。
記者從衢州市柯城農商銀行了解到,該行在中國人民銀行衢州分行的指導下,對行內客戶的線上轉賬、移動支付等金融業務辦理,公共交通、ETC等交通減碳,共30余項低碳行為進行無感採集,歸集到衢州市個人碳賬戶系統進行匯總、減排核算、碳效評價,然後生成個人碳報告。
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衢州的個人碳賬戶不僅可以參與各種日常消費優惠活動,商業銀行還會按照碳減排量對個人碳賬戶主體進行“深綠、中綠、淺綠”三色評價,把“個人碳數據”運用到融資流程的準入、授信、用信、貸後管理等全生命週期中。
“碳惠貸”是柯城農商銀行推出的一款綠色融資産品。家住柯城區府山街道的市民廖先生,就因個人碳賬戶標識為“深綠”獲得50萬元的“碳惠貸”授信額度。他説:“沒想到,日常生活中的線上辦理業務、公共交通出行、廢品回收的習慣,竟會為自己帶來這麼意外的實惠。”
“個人碳賬戶是金融科技手段的創新,能夠很好引導公眾踐行低碳行為。但需保證管理過程規範、收集數據準確等問題。”王長波説。
季曦也持相同觀點,她提醒:“設立碳賬戶面臨數據採集和管理成本高、隱私保護難以及碳足跡核算方法統一性難以達成等挑戰,需綜合考慮技術、法律、社會接受度等多方面因素。可以採取漸進性推進的方式,選擇試點,劃定重要的碳足跡核算領域,從主要地區、主要領域出發,逐漸建設和完善。”
加快建立碳足跡背景數據庫
近年來,一些知名企業和品牌也開始在碳足跡上發力,他們紛紛選擇給産品貼上碳標簽。可口可樂、康師傅推出碳標簽産品,耐克利用工廠邊角料和産品回收料製成新鞋,家用電器也在能效標識上“卷”起來……綠色消費的趨勢,已經滲透到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
《2023中國消費趨勢報告》顯示,有73.8%的消費者會在日常生活中優先選擇綠色、環保的産品或品牌,90後消費者對綠色産品的溢價接受度最高。
季曦分析:“消費習慣對碳足跡有直接影響。對個人而言,如果産品碳足跡真正融入市場,與産品價格掛鉤,將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然而,擁有碳標簽的産品仍然佔少數。王長波説,目前産品碳足跡很難追溯全生命週期的所有環節,同時缺乏一個統一的披露準則和標準,需要相關部門發佈具體的核算規則,明確不同産品的碳核算系統邊界,才能確保數據的相對準確性和可比性。
季曦建議:“一方面要儘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讓數據採集和披露有法可循、有據可依;另一方面,要儘快打通數據披露和市場、金融系統的融合通道,將碳足跡相關資訊和價格等金融評級系統真正關聯。同時,制定稅收優惠、補貼或其他影響價格的獎勵政策,形成有效的獎勵和約束等獎懲制度。”
採訪中,多位專家一致指出,碳足跡的全面披露從根本上依賴於一個可靠的碳足跡背景數據庫。這也是《關於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中關注的問題之一。
過去幾年,我國産品在出口過程中,國外計算我國産品的碳足跡總是比我國計算的更高,外貿産品面臨一系列挑戰。構建中國自主的碳足跡背景數據庫,對於推動我國工業産品全面實現碳足跡管理、增強國際市場上的綠色競爭力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很多國家計算我國的産品碳足跡使用的是瑞士和美國的數據庫等,這些數據庫裏關於中國的數據比較少和比較舊,不能如實反映中國現階段的工業發展和技術水準。”徐明説,這也導致了我國産品在國際競爭中面臨不公。
為此,徐明聯合包括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復旦大學、南昌大學在內的國內外43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180余名專家創建了中國首個開放透明生命週期單元過程數據庫。
目前,該數據庫匯聚了中國90多個行業、4500多個單元過程的7萬多條公開數據。這些數據不僅規範、完善、可追溯,同時在全球範圍開放、免費使用,並積極探索與其他國家數據庫進行匯交和互認。“有了中國自己的數據庫,企業能多一個選擇,有更多話語權。”徐明説。
加大“雙碳”人才培養 助力“雙碳”目標達成
減碳進行時,對“雙碳”人才的需求急劇攀升。
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數據,“十四五”期間,我國“雙碳”人才需求量在55萬人至100萬人左右,而目前相關從業者僅有10萬人左右。
“‘雙碳’領域的人才需要有跨學科背景,環境科學是根基,其次還涉及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王長波説,“雙碳”領域的人才培養,對教師也提出了挑戰。同時,他還特別強調從理論向實踐轉化應用的重要性。
對此,諸多高校已經開始探索。2021年9月,清華大學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組建了8個研究中心,涵蓋低碳能源、新型電力系統、零碳建築、零碳交通、工業深度減碳、氣候變化與碳中和戰略、氣候治理與碳金融等交叉領域,以系統思維推動碳中和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
為讓“雙碳”領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科研與教學之餘,徐明和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王玉濤還發起環境系統工程暑期學校,從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層層篩選學生開展系統學習。“環境系統工程暑期學校目標是在學科發展過程中傳播推廣通用的理論和方法,為環境系統工程學科培養更多年輕的後備力量。”徐明説。
南京航空航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也進行了系列探索。組建跨學科研究團隊,出版《氣候金融學》《能源價格時間序列分析》等相關教材。其中,能源軟科學團隊集結了環境科學、大氣科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專業的20多位老師。王長波介紹,目前該團隊在全校開設大師領航課“新時代的能源經濟與環境管理”,開設首批雙碳微專業,面向全校高年級本科生開設碳排放核算方法學、氣候變化經濟學等課程。此外,南京航空航太大學還依託能源軟科學團隊,搭建可持續能源系統主題創新區,為學生提供科研實踐平臺。
不僅是高校,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品牌也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通過發起或參與“雙碳”領域的公益項目,如碳足跡追蹤、綠色供應鏈管理、低碳産品認證等,帶動整個産業鏈向低碳化、綠色化轉型,同時也為社會培養更多具備“雙碳”意識和能力的專業人才。
加大對“雙碳”人才培養,將有力推動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建立健全與高效運作。“《關於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的出臺具有時代的必然性和應然性,旨在促進可持續發展與‘雙碳’目標的實現。‘雙碳’目標是我國一個自上而下的頂層宏觀目標,離不開個人、企業、産品等微觀層面的努力。只有微觀層面實現低碳或者零碳,宏觀目標才能實現;也只有以微觀層面為抓手,才能實現整個經濟社會的低碳變革。”季曦指出。
(本報記者 趙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