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烏蘭:黨建引領新風尚 鄉村振興添活力
發佈時間:2024-08-13 15:04:1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吳一凡黨建強,則發展強。近年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徑,一幅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走進烏蘭縣的鄉村,處處能感受到黨建引領帶來的蓬勃生機與活力。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烏蘭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勇擔使命、積極作為,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主心骨”和“先鋒隊”。
串起“産業發展鏈”激活區域黨建“新引擎”
烏蘭縣將黨建引領經濟發展為重點,不斷創新,其中以柯柯鎮效果最為顯著,柯柯鎮在鎮黨建聯盟的領導下構建起了“東沙溝村集體耕地-南沙溝村農機服務-西沙溝村、納木哈村特色養殖-賽什克村糧油加工-懷燦吉村線下體驗店”産業經濟鏈,其中南沙溝村農機資源為東沙溝村土地託管項目提供“從種到收”全程託管式服務;東沙溝村、南沙溝村蓄草、秸稈資源為西沙溝村和納木哈村養殖小區提供牛羊及駱駝飼料來源;西沙溝村養殖小區和納木哈村駱駝養殖小區有機肥資源為東沙溝村集體耕地提供天然肥料;西沙溝村及納木哈村為懷燦吉村提供優質農畜産品,達到資源互享、經驗互教、産業互融,通過強村帶弱村、富村帶窮村,推動形成區域內經濟小迴圈,實現組織經濟生態效益共贏。
賽什克村糧油加工廠
其中,東沙溝村自願為賽什克村提供小麥以及菜籽等糧食進行糧油産業加工,隨著糧油加工廠的運作,越來越多的村民選擇將自家的糧食送到這裡來進行加工處理。通過産業鏈條發展,達到資源互享、經驗互教、産業互融,通過強村帶弱村、富村帶窮村,推動形成區域內經濟小迴圈,實現組織經濟生態效益共贏。“我們的糧油加工廠已經運營快一年了,油坊運營起來後,不僅增加我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我們的農戶也能進行利潤分紅。”賽什克村黨支部書記馬東説。
明日再邁新征程,烏蘭縣柯柯鎮將以黨建工作一體化推動村級發展一體化,持續發揮好黨建聯盟的引領、服務、保障作用,聚焦服務發展,積極探索跨層級、跨領域、跨部門有效聯動形式,豐富聯盟內容、完善聯盟機制、促使工作理念、工作機制、工作資源破壁融合,進一步凝聚起推動柯柯鎮高原特色農牧業強鎮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合力。
柯柯鎮賽什克村糧油産業的蓬勃發展,不僅為村集體經濟注入了強勁活力,更通過産業鏈的延伸和整合,帶動了周邊村莊的共同發展,形成了區域經濟的良性迴圈,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盤活民俗探新路發展産業促增收
隨著鄉村旅遊業的持續升溫,烏蘭縣希裏溝鎮河東村不斷探索鄉村振興發展新模式,圍繞“支部引領、鄉村美麗、産業興旺、村民富裕”這一主線,依託“全國森林鄉村”稟賦,積極申請鄉村振興項目全方位打響“撒拉風情”招牌,拓寬村集體經濟增收渠道,把鄉村振興與産業發展緊密結合,以黨建“紅”引領生態“綠”匯聚産業“金”,激活鄉村發展新動能。
河東村撒拉族民俗風情園
“立足於特色民族餐飲,我們打造了河東村‘撒拉族民俗風情園’,滿足客人餐飲需求,同時以此為契機,提供了8-10個工作崗位,解決了村內部分村民就業問題,使村民積極參加村集體經濟建設的同時,也減少了村集體收益外流。”希裏溝鎮黨委副書記張芝香介紹道。
“黨建引領帶路子,精準施策邁步子”。河東村充分發揮地域特色優勢,以泉水灣沙漠公園、都蘭湖濕地公園、希裏溝古城墻、希裏溝鎮民俗文化館等為依託,打造旅遊産業帶,帶動村內家庭賓館、民宿旅遊、農産品採摘等附屬延伸的服務型産業發展,豐富旅遊業態,實現百姓在家門口就業的美好願景,力爭將河東村打造成我鎮展示産業發展成果的“特色窗口”,走向“留住遊客、帶動增收”的鄉村振興路。
通過深入挖掘和傳承民俗文化,河東村不僅提升了鄉村的文化軟實力,還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觀光體驗,為鄉村經濟注入了新的增長點,依託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發展之路。
黨建引領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烏蘭縣鄉村振興的前行道路。從産業發展的創新舉措,到生態環境的精心呵護;從文明鄉風的培育塑造,到鄉村治理的有效推進;從百姓生活的日益富足,到鄉村面貌的煥然一新,黨建工作貫穿始終,為鄉村振興發展大局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未來,烏蘭縣將繼續堅定不移地強化黨建引領,不斷探索創新,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務實的舉措,奮力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鮑娜好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