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新:以科研顯身手 把成果化效益
發佈時間:2024-08-09 15:06:1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吳一凡近日,從昆明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了解到,該學院的徐建新教授在科學研究中積極發揮專業所長,不斷顯露伸手;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積極推動企業合作,取得較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教學中倍受學生點讚,教學效果顯著。
徐建新在雲南馳宏鋅鍺公司進行技術交流和解決陽極板自動化難題。供圖
科學研究:把人工智慧融入冶煉技術
近段時間,徐建新在忙著推進國家科學技術部、中國銅業和尚比亞謙比希銅冶煉公司的幾個有色金屬冶煉研究項目。徐建新介紹,在這些項目中,比如“PS轉爐造渣、造銅終點判斷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用於銅冶煉,通過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用“智慧眼”來代替人的大腦和雙眼,能做到精準判斷,規避人工經驗誤差,保障了産品品質的穩定性。“這個技術是人工智慧的一個最佳體現。”徐建新説。
在冶金爐窯的操作中,需要監測和控制各種參數,以確保爐窯的穩定運作和産品品質。對此,在徐建新主持的“陽極爐氧化還原終點智慧判斷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中,DCNN多任務學習模型可實現預測精度高、預測速度快,結構簡單,需要調整的參數少,並且避免了繁瑣、冗長的數學計算,避開了複雜的反應機理分析,精煉還原終點預測準確性高達96.58%。
同時,徐建新參與制定雲南省綠色能源發展戰略、昆明市西山區官渡區“十四五”發展規劃編制、楚雄高新區銅全産業鏈發展編制等,主持“富氧高溫銅冶煉資訊特徵提取挖掘-融合原理及關鍵技術”雲南省科技計劃重大專項課題,聯合易門銅業和楚雄滇中有色金屬,實現智慧配礦、冰銅品位預測,預測精度95%以上,助推雲南省全産業鏈重塑有色産業新優勢。
徐建新教授參加2021年度雲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並獲“雲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供圖
就這樣,多年來,徐建新立足雲南省綠色能源産業優勢,圍繞風電行業重大需求,組建了本碩博多層次的攻關隊伍,項目成功實現了無人機智慧測距、數字化三維重構、土方量計算、路徑規劃、植被識別。
不僅如此,項目同時實現了科研反哺教學,成功獲批“昆明理工大學—中國能建雲南火電建設有限公司産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該成果獲“2023年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浙江火電公司/雲南火電公司科技獎勵一等獎”。
成果轉化:經濟和社會效益可圈可點
科技成果的價值在於轉化與運用。在創新研究成果及應用方面,徐建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説可圈可點,他在導師昆明理工大學王華教授的帶領下率先在冶金爐窯熱過程強化領域開展非線性強化傳遞的研究,創立了混沌流強化混合理論與方法,解決了冶金爐窯內多相混合過程多物理場“均勻性”與“協同性”的共性關鍵科學問題。
“該項目為原創性研究,引領了國際冶金爐窯熱過程強化基礎理論研究,成果應用領域廣泛”。中國工程院何季麟等6位院士給予了高度認可。該項目獲2021年雲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2)。
科技成果轉化關鍵要能實現經濟效益。在高端金屬材料熱處理中,徐建新所在團隊研發的旋流混沌燃燒強化供熱技術及均勻精準加熱技術,在滇中有色、涼山礦業、雲錫銅業分公司的轉爐和陽極爐應用中,銅轉爐吹煉造銅期預測精度達99%以上,造渣期預測精度96%以上,自2022年8月至2024年7月,新增銷售額19684.8萬元,經濟效益顯著。
徐建新教授參加首屆空氣動力學青年科學家研討會暨三刊青年編委聯席會。供圖
徐建新所在團隊牽頭研發的基於混沌混合理論的大型鈦合金錠合金元素成分均勻性調控技術,實現了鈦合金成分均勻性的精確表徵和實時調控。該技術于2021年至今應用於雲南鈦業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鈦-鋁-釩合金成分均勻性表徵精度達到96%,鈦合金錠産能達到500噸/年,熔鑄成材率達到88%,提高了3.5%,新增銷售額為18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雙碳”目標,今年初,徐建新入選“首批雲南省人才專家服務團成員”,雲南僅7人,負責中國銅業有限公司西南銅業分公司搬遷以及銅、鉛、鋅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研發及産業化項目,旨在突破一批低碳、零碳、負碳的綠色無廢冶金技術,以及研究開發銅、鉛、鋅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立德樹人: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遇到這麼負責的老師,是我的幸運。”“徐老師常教導我們:學習要勤勤懇懇,做人要本本分分。”“成長路上的良師益友,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燈。”“一位十分優秀的班主任,與同學們的關係非常和諧融洽,關心我們學習,鼓勵我們考研。”......
採訪中,同學們對班主任徐建新老師讚不絕口,這批正是今年剛畢業的昆明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能科201班同學。在同學們的口碑中,透著徐建新深沉的赤子情懷。
圖:徐建新教授與同學們在實驗室進行技術傳授與交流。歹永聰攝
據了解,徐建新1983年生出生於山東青島,他不僅是一名班主任,還是昆明理工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昆明理工大學設計院礦冶數智技術研究院院長。經過多年努力,徐建新入選為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省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援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産業創新人才”,獲雲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等,主持國家、省部級和企業委託項目30項,授權發明專利25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
教學中,徐建新堅持“課堂案例教學”,把問題和國家需求作為導向,聚焦學術前沿,保證課程的新穎性,他主講的《能源管理基礎》《新能源數據挖掘與分析》《新能源創新實踐課 》等本科生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 5門次,總計285學時;主講的《傳熱學研究新進展及應用》《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前沿》《熱工過程數學模型與倣真》等研究生核心課程和專業課 6門次,總計 594學時。教學效果突出,教學評價優秀,獲課程品質檔次評定國內一流課程。
徐建新教授在學生宿舍與同學們交流學習和生活。供圖
能科201班共47人,參加考研20人(包括6人推免),考研率42%,參加考研同學的過線率90%,最終升學人數為18人(1人留學),升學率為38%;四級通過率72%,六級通過率27%;獲A類“優良學風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優秀班級””,累計獲國家勵志獎學金、校級獎學金、企業獎學金55人次,獲“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共青團員”等稱號75人次。
(文:歹永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