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旅遊

剛察:“草原深處的房車”

發佈時間:2024-07-31 13:02:3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吳一凡

七月的清晨,陽光穿透如洗的碧空,傾灑在靜謐的剛察草原上。昨夜的一場細雨,使空氣中瀰漫著泥土和青草的清新香氣。在草原的深處,幾輛房車安然停泊,房車旁,一條小河蜿蜒流淌,河水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細碎的光芒。不遠處,一群牦牛悠閒地吃著鮮嫩的青草,呈現出一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溫馨畫面。

image.png

近年來,剛察縣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剛察)時“生態是寶藏,是資源,也是財富”的殷殷囑託,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品質發展道路,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有序推進,全域無垃圾示範縣成果持續擴大,生態文明高地建設行穩致遠,高效農牧産業、清潔能源産業、生態文旅産業“三大産業體系”不斷發展壯大,動能強勁。走出了一條高品質發展與高水準保護相互促進的生態文旅發展之路。

image.png

聚焦高水準保護,強化“兩山”轉化的空間路徑。全面貫徹省委書記陳剛關於“不讓一滴污水流進青海湖,不讓一片垃圾飄進青海湖,不讓一條湟魚遭到捕撈,不讓一隻野生動物受到傷害,不讓一片草地遭到損害”要求,嚴格落實青海湖封湖育魚、河(湖)長制+林(草)長制、生態管護員巡護制度,持續加強對湟魚、普氏原羚等瀕危物種種群和生態系統實施全面、完整保護。湟魚從保護初期的2592噸恢復到目前的12.03萬噸;普氏原羚數量由保護初期的不足300隻增加到現在的3400余只,從“瀕危”降為“易危”的變化貢獻了剛察力量;具有指示性功能的各種水鳥,全年統計總量約有60萬隻,達到了2007年監測以來的最大值;跳鼠、岩羊等以往很難見到的野生動物,成為草原上的常客,更成為剛察縣生物多樣性有效保護的例證。

聚焦高品質生活,完善“兩山”轉化的價值路徑。深入實施城鄉垃圾分類、禁塑、廁所革命等專項行動,持續攻堅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有序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土壤改良等工作。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機制、農牧區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不斷挖掘生態潛力,積極推進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廣泛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推動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促進生態産品價值增值。城鎮污水處理率、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93.8%和99.8%,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5%以上;縣域生態環境品質主要監測數據全部達到國家標準,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99.7%,國控省考斷面水質、優良水體比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優於Ⅱ類比例達標率持續保持100%。藍天映著碧水,碧水連著草原,成了各族群眾對生態環境日趨改善最直觀、最真切的感受。

聚焦高品質發展,強化“兩山”轉化的産業路徑。全力打造普氏原羚科普研學基地、聖泉灣生態體驗區、泉吉湟魚洄遊觀測點、伊克烏蘭鄉民俗文化體驗區,帶動景點周邊農牧民群眾以不同方式參與旅遊接待服務,在生態産業強勢驅動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明顯提升,達到了既要保護生態,又要群眾更富的目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全縣接待遊客數量達到了49.18萬人次,同比增長31.43%。旅遊收入15514.5萬元,同比增長34.73%。生態觀景點運營以來,實現直接就業127人,帶動周邊群眾就業83人,受益群眾1200余人;全縣新增就業588人,其中生態旅遊業新增就業200人,佔新增就業人員的34.01%,實現群眾乘著農閒,做起副業,在“家門口”就業,搭上了旅遊“致富車”。

不斷增厚的“生態家底”,亦帶給了剛察更多“財富”,越來越多的遊客被剛察的生態之美吸引而來,他們在這裡露營、騎行,體驗獨特的草原風情,原先沉寂的草原變得熱鬧起來,曾經逐水草而居的牧民,也搖身一變成了坐在家門口“賣風景”“賣生態”的“新牧民”。

(剛察縣委宣傳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