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把青春“種”在田間地頭
發佈時間:2024-07-23 11:18:35 | 來源:廣西日報 | 作者:孟振興 通訊員 韋 璐 | 責任編輯:鮑娜好華南農業大學學生在田間採摘玉米
連片種植的制種玉米
7月18日上午,馬山縣古零鎮樂平村上空烏雲襲來,眼見大雨將至,正在玉米制種基地作業的農機手盧必興暫停了工作,走向不遠處的一座涼亭,與工友們一起休憩閒談。
工友中既有盧必興這樣的“80後”“90後”年青一代,也有不少與土地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的老農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就把談話的焦點轉到了基地負責人、返鄉創業的“90後”青年藍常達身上:“沒有當老闆的架子,有什麼事都能商量。”“懂技術,學什麼都快。”“關鍵是工資分紅能按時發、發到位……”
“大家的好評源自我的‘返現’。”藍常達笑著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經歷:2011年大學畢業後,他曾在廣東等地的農業企業工作,每當目睹外地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項目,藍常達總會想起小時候老家“靠天吃飯”的生産方式和辛苦勞作的鄰里鄉親。2023年,乘著馬山縣大力發展制種産業的東風,藍常達回到家鄉古零鎮一帶,先後流轉土地1300畝發展玉米制種。一年來,他的公司累計發放務工報酬逾15萬元、土地流轉租金約80萬元,旺季每天用工80多人,帶動輻射周邊農戶1000多戶增收致富。“活不重,只要認真負責就能掙錢。”在制種基地務工的殘障人藍日勝説。
藍常達並未止步於此。在他看來,每天百八十塊的務工收入,對年輕人來説沒有多少吸引力;而年齡較大的群體來幹活,勞動效率又上不去。經過深思熟慮,藍常達在相關政策的支援下,斥資300多萬元購置了多臺農用機械,其中包括4台大疆植保無人機。現在,藍常達已經組建起一支以“80後”“90後”為主力的農機團隊,不僅能滿足自家基地所需,還能為該縣其他從事玉米、水稻制種的企業提供服務。“農機手收入不錯,工作也比較自由,年輕人也願意幹。”盧必興説。
基地大量使用現代化的農業機械,會不會影響務工群眾的收入?藍常達正面回答了記者的疑問:在犁田、播種、植保、采收等環節,人工的效率完全無法與機械相比,如果不顧實際情況硬性使用大量人工,勢必大幅提升企業的經營成本、降低整體收益,最終的結果只能是“雙輸”。而合理使用農機,就能把人工用在刀刃上,不僅能提高生産效益,還能反哺一線工人。“玉米制種産業的很多環節都離不開人工,比如剝玉米,機械操作容易劃傷玉米粒,這就需要大量人工。”藍常達説,他的團隊裏不僅有年輕的農機手,也有幾位年紀較大的“土專家”“田秀才”,比如已經熟練掌握人工授粉技術的樂平村村民零梅花。“想掙錢就要多學習,不能坐等天上掉餡餅。”零梅花告訴記者,雖然自己幹了大半輩子農活,但她還是很樂意跟著年輕人學習新技能。
在另一位從事制種産業的“80後”馬山籍“新農人”卓鵬飛口中,記者聽到了與藍常達類似的觀點。為了進一步提升産業效益,卓鵬飛在持續擴大玉米和水稻制種面積的同時建起了自己的倉儲車間和烘乾廠,累計吸納脫貧人口就業100人以上,不少經過鍛鍊的“土專家”“田秀才”已經走向公司的管理層。
“近年來,馬山採取‘基地+種業公司+強村公司(合作社)+新型農業主體(大戶)+農戶’等經營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勞務用工、返租倒包、生産託管、技術培訓等提升村集體經濟和農戶的收益,讓現代種業發展成果真正惠及老百姓。”馬山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黃惠洋介紹,該縣種業的迅速發展提升了就業的數量和品質,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積極參與,鄉村振興融入了新的血液。
在結束採訪前,記者聽聞華南農業大學副教授黃君帶領的大學生團隊正在古零鎮羊山村的玉米制種基地參與社會實踐,遂乘車前往採訪。“這一帶群山環繞、形成了天然屏障,很適合發展制種産業。”團隊成員、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農學專業學生趙小玉説,這兩天他們跟著老師和馬山縣農技人員下地、掰玉米、算數據,學到了不少知識。一旁組織測産的馬山縣農機推廣站工作人員、“90後”青年黃憶南勉勵學弟學妹:“搞農業就要多下地,歡迎你們參與馬山的制種産業!”
(記者:孟振興 通訊員:韋璐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