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旅遊

青海共和:綠地公園扮靚微空間 兜起居民群眾幸福感

發佈時間:2024-07-22 13:28:5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鮑娜好

近年來,共和縣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快推進宜居、宜業、宜遊城市建設,積極探索城市更新“微改造、精提升”,科學謀劃,合理佈局,盤活縣域“零碎地”,著力打造一批集文化、生態、健身、休閒功能為一體的“小、精、特”綠地公園,通過景觀提升、綠化栽植、改善人居生態環境、完善配套設施,提高生活品質,讓居民群眾在“小而美”的微空間中提升獲得感、幸福感。

堅持統籌規劃,提升城市高品質。充分利用城市邊角地、空閒地、拆違騰退地等可利用空間,投資397萬元,建設可賞、可遊、可憩的“綠地公園”6處,總佔地面積達29159.46㎡。建設過程中,合理規劃綠地公園的空間配置、植物選取、景觀營造、文化氛圍、公園主題等,利用不同款式、各具風格的路燈、涼亭、景觀石等,以石榴籽團結像搭配特色亭廊,豐富宣傳內容,打造民族團結主題公園,充分彰顯全縣各民族共融共生圖景,在有限空間呈現出“一步一景、步步入畫”的特殊一角。

堅持生態底色,打造城市新綠肺。堅持以良好的城市綠色生態底色為依託,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採取留白增綠、見縫插綠、破硬植綠等方式,種植北美海棠、山杏、孔雀草等品類繁多的花草樹木,打造清新自然的綠地景觀。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要求,積極調整綠化種植結構,清除移走公園綠地內的雜亂灌木,打造開闊通透的綠色景觀。綠地公園與街道旁的樹木、隔離帶的植物如同一片片“綠肺”,共同形成一道天然綠色的屏障,鑲嵌在城市的街角處、大道旁,豐富了城市的公共綠地形式,提升了城市綠化景觀效果、城市綠化率,改善了城市的生態環境。

堅持以人為本,兜住群眾微幸福。緊抓綠地公園“小”“開放”“居民生活”等要素特點,在建設舒適宜人綠地景觀的基礎上,做到可賞、可觀、可玩,不斷完善配套服務功能,增加健身步道、籃球場等活動場地,合理配備庭廊、座椅、兒童遊樂、健身器材等設施,為居民參與文娛活動、休閒遊憩、健身鍛鍊打造多元活動場所,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同時,優化市政服務,新建停車場4400平方米。“綠地公園”的建成,不僅刷新了城市的“顏值”,也成為廣大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讓居民樂享方寸之美,帶來觸手可及的幸福感。

(來源:共和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蘇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