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科普

雲南:昌寧縣公益放映員李思靈——三代人“光影傳承”照亮鄉村

發佈時間:2024-07-19 16:26:21 | 來源:雲南日報 | 作者:李建國 | 責任編輯:杜正陽

李思靈騎著摩托車前往鄉村放映電影。

夜幕降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廣場上,幕布升起、燈光射出。幕布背後,53歲的公益放映員李思靈正守在放映機前。李思靈是昌寧縣翁堵、雞飛、卡斯3個鄉鎮28個村的電影放映員。

農村電影放映員這個職業,如今在很多地方已經消失。但在李思靈看來,小小的電影幕布,一頭連著他的夢想,一頭連著鄉親們的期盼。

“我的三叔、爺爺是老一輩的放映員,從小就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便愛上放映員這份職業。”李思靈説,2003年,在爺爺年事已高、叔叔選擇轉行後,32歲的李思靈正式進入農村公益電影放映行業,沿著叔叔和爺爺走過的路在村寨之間繼續奔走。憑藉對電影的熱愛,李思靈跑遍了昌寧縣翁堵、雞飛、卡斯3個鄉鎮28個行政村的所有村小組。

哪個村放映條件好、哪段路有陡坡、哪的路顛簸,李思靈都瞭如指掌。每次進到村裏,鄉親們都會熱情地和他打招呼。在選擇影片時,李思靈也會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播放群眾喜聞樂見的片子。

李思靈專門製作了一張節目單,根據村民的反饋準備影片,下次再來的時候,保證不讓村民失望。這也是為什麼在有線電視實現“戶戶通”、網路不斷覆蓋的今天,村民依舊期盼李思靈的原因。“李師傅,你可要常來我們村裏,我們都等著你給大家放電影。”“放心,只要我還能走得動,肯定來。”

李思靈深知,對於那些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不識字、不會用智慧手機的人來説,電影不僅僅是消遣,更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電影放映對老百姓有益,這也是他從事這項工作的價值。

“要想留住觀眾,就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李思靈説,為此,他以各村黨總支每月開展的主題黨日為契機,探索“黨課+公益放映”模式。截至目前,他累計在黨員會議上放映電影1000余場,受到廣大農村黨員和村組幹部的一致好評。

2022年以來,李思靈還把公益電影送進了轄區的中小學校。兩年多來,電影文化進校園活動先後在32所完全小學和4所初級中學開展,7560多名師生參與。為進一步提升公益電影的吸引力,2023年9月,李思靈結合當地少數民族的傳統習俗,組建了一支電影打歌隊,採取“電影+打歌”的模式,放映公益電影,傳承民族文化,吸引了廣大群眾的參與。

放電影的日子,李思靈經常是當天下午四五點騎著摩托車出發,次日淩晨兩三點回到家,碰到天氣不好時,晚上就住在村委會辦公室湊合一夜。“雖然很辛苦,但是只要看到群眾的笑臉,就會有滿滿成就感。”他説。

一條路,三代人,是李思靈和叔叔、爺爺的“光影人生”,更是一部照亮鄉村的影片。

(雲南日報記者 李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