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肉夾饃“出海”記
發佈時間:2024-07-19 16:26:21 | 來源:陜西日報 | 作者:蘇怡 王熙 | 責任編輯:杜正陽6月25日,在潼關縣盛潼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速凍餅加工車間,王華鋒查看餅坯生産情況。陜西日報記者 袁景智 攝
多年的心願即將“落地”,王華鋒的心裏卻犯起了嘀咕:“泰國首店能否‘一炮打響’?人員、管理能否跟上?輻射範圍能否擴大……”
作為潼關肉夾饃協會會長,王華鋒近幾年將精力都用在了肉夾饃的“出海”上。8月,他在泰國曼谷開的潼關肉夾饃店就要正式對外營業了。
“這是我們在海外開設的第一家店,也是潼關肉夾饃‘出海’的新嘗試。”王華鋒説,饃用冷鏈從國內運輸到泰國,肉在當地採購、現場鹵制。為保證口味,他還特意派了2名經驗豐富的師傅長期駐紮曼谷。
雖然做好了充足準備,但王華鋒依舊有些忐忑:“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原材料出口到專業人才配備,從産品改良創新到品牌運營優化,方方面面都是中餐‘出海’面臨的坎兒。”
今年3月,商務部等9部門發佈《關於促進餐飲業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快中餐“走出去”。政策紅利釋放,開啟了新一輪中餐“出海潮”。頭部餐飲企業紛紛加速搶灘新藍海。
中國食文化研究會榮譽副會長李謙表示,根據相關數據分析,預計2026年,海外中餐市場規模有望近3萬億元。“走出去”是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從海外市場的認可度看,四川火鍋、蘭州拉麵、陜西肉夾饃等受歡迎程度高,是中餐“出海”選品的主賽道。
然而,有市場並不代表能樹品牌、成規模。
70歲的廉守柱是陜西省非遺項目“西安肉夾饃”代表性傳承人,曾在海外從事餐飲行業16年。“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食品安全標準。中餐食材、調味品、製作方式的多樣性及文化差異,導致不少地方特色小吃難以在海外‘落地’或‘入鄉隨俗’。”廉守柱説,標準化是中餐“出海”的關鍵。
為此,廉守柱和團隊歷時4年進行了大量的考察和調研,針對肉夾饃“走出去”、落地生根、持續發展等制定一系列規劃,形成816項標準,並在境外20多個國家申請“西安肉夾饃”商標,目前已在英國完成註冊。
2019年,廉守柱和團隊陸續與18個國家簽約,計劃通過“陜西特色美食走出去”項目推廣“西安肉夾饃”品牌。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計劃,項目被緊急按下“暫停鍵”。
與此同時,潼關肉夾饃悄然發力,依託標準化、工業化生産,通過“一饃供天下”模式叩開了“世界之門”。
7月16日,記者走進潼關縣盛潼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速凍餅加工車間,只見工人們把一袋袋麵粉倒進料箱,經過機器和面、滾揉、抹油、拉薄、切割、捲筒、醒發、壓餅等一系列工序,一個個直徑12釐米、重110克的餅坯被製作成型,在速凍後套袋裝箱,經全程冷鏈送往全球。
“訂單多,生産線不停。”該公司行政辦公室主任李榮説,今年上半年,公司生産速凍餅4500多萬個,實現産值超3000萬元。通過設備更新、流水線生産,公司産能大幅提升。
搭上工業化的“快車”,潼關縣率先解決肉夾饃餅坯批量化生産及長距離運輸的問題,實現“一處食材供全球”。如今,潼關縣域內有肉夾饃工業化生産企業10家、生産線33條,年産速凍餅7億個,實現直接産值10億元、間接産值100億元,出口速凍餅500萬個,遠銷17個國家和地區。
“通過不斷改進製作工藝,潼關肉夾饃餅坯的標準化程度越來越高。”王華鋒説,從前端與麵粉廠、屠宰場的定制化合作,到人員培訓、品牌建設,再到標準化、工業化的生産流程以及後端的銷售與物流,潼關肉夾饃産業鏈條越來越完善,實現了從美食到美食産業的跨越。
提起潼關肉夾饃“出海”的初體驗,潼關縣潼蘇祥食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吉祥自豪地説:“2018年10月,我們一整貨櫃的速凍餅成功銷往美國,實現了潼關縣外貿産品‘零’的突破。”
從“一饃夾天下”到“一饃供天下”,正是産業鏈“磨”出的好味道,“煉”出了潼關肉夾饃“闖世界”的底氣。今年上半年,潼關縣速凍餅銷量同比增長15%以上,出口量超200萬個,主要出口至義大利、德國、匈牙利等國,“出海”版圖加速拓展。
潼關縣商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蘇寧超説,很多企業設立了海外銷售事業部,不少企業還計劃建海外倉,今年速凍餅出口量將大幅增長。
“走出去”,機遇與挑戰並存。“泰國首店實現了潼關肉夾饃全産業落地海外。今年,我還打算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開店。”王華鋒説,要想走得遠、走得久,必須突破開個店、找個加盟商的簡單模式,推動肉夾饃供應鏈、服務鏈、産業鏈抱團“出海”。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潼關肉夾饃強勢拓展市場的同時,西安肉夾饃也傳來了好消息:“陜西特色美食走出去”項目今年將陸續在加拿大、美國等國重新啟動。
廉守柱滿懷期待:“我們已經建立起標準體系,做好了各項準備,就等著項目重啟,讓更多人品嘗陜西味道,讓肉夾饃香飄全球。”
“不做中國的漢堡包,要做世界的肉夾饃”,“饃匠”們的雄心已經被點燃。
(陜西日報記者 蘇怡 王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