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鄂倫春族非物質文化傳久遠記國家級非遺項目樺樹皮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郭寶林
發佈時間:2024-07-17 16:11:18 | 來源:黑龍江日報 | 作者:張磊 | 責任編輯:杜正陽兩頭尖尖的船形如同一片巨大的“柳葉”的樺樹皮船,在大興安嶺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民族鄉博物館展廳內,格外引人注目。如不親眼所見,委實難以相信,這條近10米的樺樹皮船竟然沒看見一顆鉚釘。
樺樹皮船的製作者叫郭寶林,他的樺樹皮船製作手藝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繼2012年被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樺樹皮製作技藝(鄂倫春族樺樹皮船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稱號後,近日,已經年近八旬的郭寶林再次通過了我省2023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活動評估。
樺皮船,是與薩滿舞齊名的鄂倫春族文化的代表之一,曾經是鄂倫春民族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郭寶林説,在他小的時候,鄂倫春族人家幾乎家家都會做這種樺皮船。但是現在,村裏會做樺皮船的鄂倫春人已經很少。
為了學習樺皮船製作工藝,郭寶林不辭辛勞,向老一輩藝人虛心求教,反覆琢磨練習。經過多年的努力,他不僅熟練掌握了傳統工藝的精髓,還結合現代元素進行創新,讓鄂倫春族的手工藝作品煥發出新的生機。
1986年,日本HNK電視臺專程來拍攝鄂倫春人冬季的狩獵場面。1991年,中央電視臺來此拍攝《最後山神》,隨著紀錄片的播出,郭寶林和他的樺皮船走向了世界。一批批專家、學者、遊客來到他的這間小屋,對這門古老工藝進行研究。
如今,他已經有了好幾名弟子,其中有鄂倫春族的,也有漢族的。“民族工藝是要靠人來傳承的,不能我死了,我們的民族工藝也跟著被埋藏。”郭寶林説。
郭寶林自幼生長在鄂倫春族的傳統村落,耳濡目染著古老的民族文化。他對鄂倫春族的語言、歌舞、手工藝等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和熱愛。早些年,郭寶林在自己家裏建起了一個小型的鄂倫春民族文化博物館。騎馬、射箭、狩獵、坐樺皮船,鄂倫春傳統文化都可以在這裡得到部分的體現。
鄂倫春族的語言是民族文化的瑰寶,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其傳承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郭寶林深知這一點,他和老伴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蒐集整理鄂倫春族的詞彙、語法和諺語。他不僅自己熟練掌握了這門語言,還通過開辦語言培訓班,向年輕一代傳授,努力讓鄂倫春族的語言得以延續。
在歌舞方面,郭寶林也是一把好手。他擅長跳鄂倫春族的傳統舞蹈,那矯健的身姿、靈動的步伐,仿佛將人們帶回到了鄂倫春族狩獵的歲月。他還親自指導年輕人學習舞蹈,讓他們在舞動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而郭寶林最為人稱道的,是他對手工藝的傳承和創新。鄂倫春族的樺樹皮畫、狍皮製品等工藝獨具特色,但由於製作工藝複雜,一度瀕臨失傳。
郭寶林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他多次受邀參加各種文化活動,展示鄂倫春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他的作品也被眾多博物館和收藏機構收藏。
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郭寶林並沒有滿足於已有的成就,他希望能夠培養更多的傳承人,讓鄂倫春族的非物質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記者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