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科普

13年、300余村莊、2000余人、60000G資料,王江江在新疆的“尋樂”之行

發佈時間:2024-07-16 15:25:17 |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 作者:劉渝西 | 責任編輯:杜正陽

從一台手持DV、一輛二手車,到如今專業的非遺記錄團隊。13年來,王江江走遍南北疆300多個村落採訪,整理了2000余位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的音視頻資料,開設“王江江非遺音樂館”小程式、“王江江在新疆的365天”社交媒體平臺賬號,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新疆、了解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産。

王江江出生在河北,大學在西安音樂學院就讀,後來去義大利深造,主修歌劇表演與作曲。他如何與新疆、與新疆音樂結緣?他為何執著于記錄這些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産?近日,王江江接受“道中華”採訪,講述他的“尋樂”“愛樂”的故事。

道中華:您為何到新疆、並將關注點放在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産上?

王江江:在義大利留學期間,有一次,有外國人問我,“中國文化是什麼?”這個問題,我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答案。

課餘時間,我到義大利及歐洲其他國家采風,看歌劇、聽音樂會,感受當地的傳統建築、繪畫等藝術。在這個過程中,我對文化有了深入的認識——文化是有力量的,文化可以被認同、被尊重,文化讓人更自信。那麼,“中國文化是什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體現在哪些方面?”我反覆問自己。

音樂是最直接的情感表達方式,而真正的世界性音樂,和語言、文化程度無關,它能讓人産生情感共鳴。我深信,中國一定存在著能夠直擊人心的音樂。

為了尋找答案,2009年,我回國後,就從北京出發,開始了音樂采風之旅。我去了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東、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海南等省區市,參觀博物館、考古遺址,傾聽當地的音樂。10個月的旅行,讓我對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音樂有了更深刻地認識,但是,我依然無法回答最初的問題。

直到無意中看到《世界遺産在中國》紀錄片,片中維吾爾族藝人演唱著木卡姆,雖然聽不懂內容,但是卻讓我産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這就是我在尋找的東西!我要去新疆,我要了解木卡姆藝術!”

我采風的計劃裏沒有新疆,對新疆也沒什麼了解,甚至我完全不懂當地的少數民族語言。

我沒有考慮困難,就一心想著怎麼去新疆。當時,我在網上看到了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的通知,就聯繫了共青團中央。雖然不符合應屆畢業生的身份,但共青團中央和自治區團委幫助了我,考慮到我是想深入了解新疆音樂,所以就讓我去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這裡既有樓蘭古城遺址、又有神秘的羅布泊,更重要的是有音樂。

2010年7月,我成為了若羌縣文體局的一名“編外”志願者,同時給小學的兩個班擔任英語老師。這些孩子現在大多上大學了,他們還在微網志上和我留言互動。

給孩子們上完課,我就四處去采風。我觀摩縣藝術團的排練、表演,了解維吾爾族的音樂文化,也不斷模倣學習當地人見面怎樣打招呼、做客需要注意什麼,大概一年的時間,我已經基本解決了語言的障礙,也逐漸融入了這裡的生活。

就拿我的名字來説,其實我的本名是王江。但是維吾爾族在稱呼人的時候,喜歡在男性的名字後面加“江”,所以大家都叫我王江“江”,我也覺得這樣更親切,所以就有了現在的名字——王江江。

道中華:在您眼中,木卡姆是一門怎樣的藝術?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吸引力?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記錄木卡姆藝術?是什麼促使您進行這樣的文化探索?

王江江:從第一次看到木卡姆,即使只是紀錄片中短短的幾個畫面,就擊中了我的內心。

我覺得木卡姆是一種具有世界性元素的音樂。它集歌、舞、樂為一體,自身充滿了融合性元素。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並存的地方,在這裡傳唱了幾百年的木卡姆,既有中原音樂和漠北草原音樂的因素,也受到中亞、南亞、西亞、北非等地音樂的影響,形成獨具魅力的藝術表現形式。

此外,木卡姆的音樂結構完整、曲調豐富、節奏變化鮮明,唱詞中蘊含豐富的文化資訊、表達的情感豐富細膩,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2011年,我來到木卡姆的故鄉莎車縣。在這裡,木卡姆已經融入當地人的日常生活,在各種場合、甚至在田間地頭都可以唱起來,技藝特別高、情感特別飽滿。但是我也發現,木卡姆相關的音視頻資料很少。

木卡姆的體系龐大、詞意深奧、曲牌綿長,還沒有音符、樂譜,主要是以師徒口傳心授的方式流傳,屬於“人在樂在”的狀態。當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漸漸老去,卻又沒有後續的傳承人,這對於文化的傳承來説,十分危險。

莎車縣的阿不來·賽來老人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傳承人,他會演奏非常多的木卡姆音樂,但是2015年8月,他突然過世了,這讓我心裏很難過。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抓緊時間,把珍貴的木卡姆藝術記錄下來。”

在莎車縣文化館的支援下,我走遍當地29個村鎮,聽了很多民間木卡姆藝人的演奏,用DV記錄下近千首民間音樂資料。大概用了6年時間,我走遍南疆,接著又去了北疆伊犁、塔城、阿勒泰這些地方,留下了非常多的音視頻資料。

當時,我的記錄多是對木卡姆藝術群像式的記錄,記錄了一場場的表演,但是對背後的故事、對個人沒有深入挖掘。20、30個人一起演奏演唱,有時記錄完後甚至不知道裏邊誰是誰。所以,從2016年開始,我改變自己的採訪方式,從群像聚焦到個人。每採訪一個人,我都詳細記錄姓名、出生年月、傳承經歷以及歌詞表達的內容等,再附上照片、音頻、視頻。我試圖給每一個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建立一份屬於他們的電子檔案。

2017年,我又回到莎車縣,對318位民間傳承人進行數字化資料記錄。2020年,在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的支援下,我們團隊開始對木卡姆藝術進行更為細緻深入的記錄。目前,我們完成了十二木卡姆12部、吐魯番木卡姆12部、哈密木卡姆12部、刀郎木卡姆9部和傳承人口述人物志77部。除了木卡姆,我們也記錄“新疆曲子”“維吾爾族賽乃姆”“哈薩克族阿依特斯”“花兒(新疆花兒)”“蒙古族長調民歌”等新疆非遺中的其他音樂舞蹈形式。

目前,我們通過影像、錄音、圖片、文字等方式,記錄了漢、維吾爾、回、哈薩克、蒙古、塔吉克等民族的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2000余人,記錄整理資料超過60000G。而每一次錄製,都會讓我感動,從他們的表演中,我可以感受到木卡姆深厚的歷史,感受到他們對木卡姆由衷的熱愛以及對生活的熱情。

道中華:今年是您到新疆的第十四年,您的家人也一同紮根新疆,是否可以説新疆已經成為了您的第二故鄉?

王江江:新疆,不僅是我的第二故鄉,更是我心靈的家園。

如果當年我不回國,應該可以找到音樂相關的工作。但是,我對義大利沒有歸屬感。所以,我毅然決然回到國內。

當時,我是一個“編外”的志願者,所以也沒有收入。但是,到了新疆之後,我真的非常喜歡這裡。這裡的音樂旋律動聽,情感非常直接。比如,“我如果離開了家鄉,你會想念我嗎?”因此也更容易走進人們的內心深處,我才會在這裡待這麼長時間。也是因為音樂,我結識了非常多的朋友,他們真誠、善良、熱情、直率。生活在音樂的海洋,還有這麼多親人般的朋友,特別有滿足感、幸福感。

2013年,我告訴父母這幾年的經歷和接下來的打算,他們第一次來到新疆,我的朋友們輪流請他們吃飯,讓他們感受到新疆的熱情。慢慢地,他們了解到我現在工作的意義,也支援我繼續做下去。2017年,父母也搬了過來,我們在新疆安下了家。

道中華:這些年來,您為傳承新疆音樂和文化做出了很多貢獻,還創作了《美麗新疆》《我的故鄉葉爾羌》《熱娜古麗》等40多部作品,未來您還有哪些規劃?

王江江:音樂是人們心與心交流的紐帶,新疆有非常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它們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們的傳承和發展,對於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非常重要。

我創作的這些作品,是我在新疆生活的真實感受,也是對新疆民間音樂中優秀元素的改編、創新,希望更多人感受到新疆音樂、新疆各民族文化在中華文化中的獨特魅力,也希望有更多人來學習、傳承。

新疆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沒被完全打開。我們的記錄整理工作,就像是一把鑰匙,可以為新疆非遺音樂人提供更多靈感,也為後人研究、傳播新疆非遺提供資料。

這兩年,我們開設了“王江江非遺音樂館”微信小程式、“王江江在新疆的365天”社交媒體平臺賬號,希望用這種年輕人比較喜歡的形式,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新疆、了解新疆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只有在了解、喜歡的基礎上,它才能傳承下去。

雖然我們一個團隊的能力有限,但是我們會盡全力把記錄這件事做好。未來更多力量、更多團隊加入後,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去切入這件事,就能更好地保護傳承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作者 劉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