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度觀察

礦山的新生

發佈時間:2024-06-28 16:12:40 | 來源:廣西日報 | 作者:藍鋒 | 責任編輯:蔡得軍

6月,南丹縣籠箱蓋景區,群山如翠屏羅列,雲繞峰腰。蜿蜒流淌的刁江水,恰似玉帶迤邐,在陽光下盪漾著綠色的波浪。

這如詩如畫的綠水青山,孕育著無盡的希望與財富。綠水青山的背後,凝聚著南丹全縣上下不遺餘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建設生態南丹的生動實踐。

遊客在籠箱蓋景區觀景臺拍照留念。

近年來,南丹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礦山治理工作,全縣礦山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良性迴圈互動,形成特色鮮明的礦産資源開發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新路子,在綠水青山間,書寫了南丹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礦區變景區

籠箱蓋楓杏生態旅遊景區位於南丹縣車河鎮拉麼村,作為南丹縣主要的礦山之一,20世紀80年代,這裡成為淘金者趨之若鶩的地方。

瘋狂無序的開採,帶來的後果是山體被挖得千瘡百孔,植被破壞,水土流失。2012年,籠箱蓋礦區因資源逐漸枯竭而廢棄,此後一直處於荒蕪的狀態,直到2020年,在南丹縣開展的廢棄礦山治理行動中,才又迎來了新生。

6月18日,記者踏上這片土地,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曾經的廢棄礦山,成了令人心醉的景區。

步入其中,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銀杏夾道,宛如一把把大傘,為人們遮擋著炎炎烈日。微風輕拂,樹葉沙沙作響,來來往往的遊客在這條綠色長廊下拍照留影、漫步嬉戲。

昔日的礦坑,被巧妙地改造成一汪汪清澈的湖泊。湖水宛如鏡面,倒映著藍天白雲和周邊的青山翠影,湖畔繁花似錦。

沿著蜿蜒的小徑漫步上山,在海拔985米的觀景臺極目遠眺,連綿的山巒盡收眼底。鬱鬱蔥蔥的山景,讓人難以想像這裡曾經是一片廢墟。

“這些大花金雞菊很適合種在這裡,有助於幫助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地修復。”為了家鄉的土地一天天變美,景區管理員段周俊也變成了一位“專家”,對如何修復被破壞的山體説得頭頭是道。

“生態修復成功,除了能讓家鄉變綠變美,還能産生經濟效益,這也是我們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籠箱蓋景區負責人楊光吉望著眼前迷人的美景説。

景區融合“生態修復”“森林觀光”“科普研學”“休閒娛樂”等進行規劃佈局,建立了“森林+文化”“森林+運動休閒”“森林+研學”等康養模式,旅遊産品形式多樣、豐富多彩。

礦山的新生,也盤活了周邊區域的經濟。2022年,60戶脫貧戶籌資300萬元入股景區開發企業,年獲分紅18萬元。此外,景區還吸納了附近46名農民成為公司正式員工,且每年提供500多個臨時務工崗位、年發放勞務工資約486萬元。

生態效益逐步顯現,經濟效益持續攀升,社會效益不斷增強。籠箱蓋景區的美麗蝶變,正是南丹縣在如何實現綠色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反思、摸索、實踐的結果。

南丹縣自然資源局礦管股股長張博介紹,南丹歷史上廢棄礦山千瘡百孔,滿目瘡痍,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人民群眾意見很大。

痛定思痛,唯有背水一戰。南丹堅定不移舉生態旗、打生態牌、走生態路,將新發展理念融入礦産資源開發利用全過程,不斷推進廢棄礦山生態修復。

截至目前,南丹綠色礦山建設全面推進,累計投入資金8295萬元,完成持證礦山恢復治理面積6.3216公頃,歷史遺留礦山恢復治理面積7.0775公頃。

黑水變綠水

傍晚,記者從籠箱蓋景區返回南丹縣城,路過刁江源頭——大廠鎮綠蔭塘旁,只見三三兩兩的群眾,有的結伴在散步,有的跳起了廣場舞。

如今這裡水面明凈、綠蔭環繞,是名副其實的“綠蔭塘”。然而倒回到二三十年前,大大小小選礦廠排出的黑水肆意橫流,猶如在地上割開的道道傷口。

“以前附近的尾礦庫廢水直排進河湖,味道十分刺鼻。”家住在大廠村老菜園屯的尹曉迪從小在這裡長大,回憶起當年的情形還搖頭不已。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南丹縣轄區範圍內最多時曾經有900多家有色金屬個體選礦點、100多個採礦點和數十家冶煉企業。由於管理粗放,未經嚴格處理的工業廢水直接排到刁江,導致了刁江流域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江中原本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魚兒,蹤跡難尋;原本繁茂豐美的水草,也在毒水的侵蝕下逐漸枯萎……

遠眺籠箱蓋景區。

一邊是經濟,一邊是環境,如何選擇?南丹意識到二者並不是對立的,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必須統籌推進、一體處理。

該縣通過企業投入、縣財政資金支援等,近年來累計投入4億元治理刁江,實施了大廠鎮綠蔭塘治理工程、大廠鎮銅坑河道治理工程、班塘搶險工程、刁江源車河五一礦至坑馬河段治理工程等23個刁江源頭重金屬污染治理項目。

在治理類型上,把廢棄礦山治理劃分為“綜合治理型、簡易治理型、自然恢復型”三大類,採用“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方式,因礦施策實施治理。

在治理方法上,根據不同的廢棄礦山環境現狀明確了自然復綠、平整復墾、充填復墾、臺階綠化等治理方法。

通過一系列治理措施,採礦廢棄物的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減少了採礦生産活動對礦區和周邊環境的污染,空氣、土壤、地表及地下水資源品質得到明顯改善,大大提高了當地環境安全保障水準和生態承載力,礦區生態系統功能顯著提升。

經過持續的努力,黑水漸漸不見了,刁江又重新出現了魚兒靈動活潑的身影,悠悠流淌的江水宛如一條碧綠的綢帶,倒映藍天白雲和兩岸青山綠樹。

綠蔭塘邊,孩子歡笑嬉戲,老人悠然乘涼,畫面寧靜美好。綠水青山間,南丹氣象新。

雙輸變雙贏

139億元,同比增長32.22%,這是河池經開區南丹分園提供的今年1—5月園區規上工業總産值的數據。這數據,放到河池乃至全區,都是一份十分亮眼的成績。

“我們的環保要求比國家高,執行的是特別排放限值。”河池市南丹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謝灝野的介紹,透露了南丹在實現經濟和生態協調發展中所做的努力。

綠水青山如何變成金山銀山?走進南方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答案可見一斑。

在這裡,仿佛置身於一個現代化的綠色工業王國。礦山上綠樹蔥蘢,一排排嶄新的現代化廠房矗立其間。

還未進入生産車間,便能感受到公司對環保的重視。廠區內綠樹成蔭、繁花似錦,清澈的人工湖波光粼粼,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顛覆了人們對傳統冶煉企業的固有印象。

進入寬敞明亮的生産車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先進的生産設備和自動化的流水線。在這裡,鮮見人影,機器轟鳴聲中,剛剛成型並冒著熱氣的高溫鋅錠從流水線上有序滑出,被靈活轉動的大型機械臂精準抓取,再由無人駕駛的叉車搬至轉運區,整齊碼放成垛。

遊客在籠箱蓋景區遊玩。

公司的環保設施令人矚目。該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建設了大型原料密閉倉庫並採用管道輸送技術,從源頭減少重金屬排放,降低土壤污染風險,得到了生態環境部的肯定。

在尾氣處理方面,公司採用了先進的氧化鋅漿液吸收技術,把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吸收脫除,處理後的尾氣中二氧化硫含量小于100mg/立方米,既實現了二氧化硫的資源化利用,又實現了對其他有價金屬的綜合回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和經濟效益。

公司還投資3.08億元,建設一個能日處理2萬噸廢水的高效污水處理系統,廢水經過深度處理後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大大提高了廢水的迴圈利用率,真正實現了工業廢水零排放。

此外,對於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廢渣,公司也實現了資源的有效綜合利用。原料經冶煉後,最終只剩下可作為製作水泥材料的水淬渣,直接出售給水泥廠。

作為集有色金屬鉛、鋅、銻冶煉和資源綜合回收于一體的大型企業,南方公司是河池在國家淘汰落後産能、加快推動産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持續引進新技術、提升環境治理水準,實現轉型升級、逆勢增長的典型代表。

在該公司環保部部長羅慶教看來,企業之所以能夠實現逆勢增長,得益於多年來堅持創新驅動,也得益於其一直致力於生態環境保護,視環境保護為企業發展之本,才駛入了持續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在南丹有色金屬新材料工業園區,擁有先進生産技術、先進環保設備的不只有南方公司,吉朗銦業、正華冶煉廠、高峰公司、銅坑礦等企業的生産工藝、環保技術,同樣處於世界領先水準。

據不完全統計,“十二五”以來,南丹縣內19家涉重金屬在産企業全部完成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共計投入約12.39億元。

從過去企業虧損、環境污染的“雙輸”,到現在企業盈利、環境改善的“雙贏”,這是記者在南丹採訪中最深切的感受。

綠色興起,在南丹方興未艾。

(記者藍鋒  通訊員莫夢姜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