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新聞

始終保持強烈的創新自信

發佈時間:2024-06-24 16:55:21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柯平 | 責任編輯:晁亞婷

近日,“本源悟空”全球訪問量突破1000萬人次。這是我國首次在國際上大規模、長時間提供自主量子算力,充分體現了中國科技界胸懷天下、造福人類的使命擔當。與此同時,嫦娥六號月背採樣成功,黃茅海跨海通道全線貫通……一項項亮眼的科技成果相繼涌現,令國人倍感振奮。

這些成果反映了我國科技硬實力的持續提升,也從側面折射出我國科技工作者強烈的創新自信,就是那種面對未知敢於挑戰、敢為人先的雄心,面對失敗百折不撓、永不言棄的定力,面對困難攻城拔寨、開路架橋的勇氣。

科技創新是一項智力密集的艱苦勞動,從來都是百轉千回、九死一生。如果沒有“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頑強意志,沒有“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那股子“氣”和“勁”,是很難取得成功的。只有相信“我能行”,始終保持求勝的強烈慾望、必勝的堅定信念、敢勝的意志決心,“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應當説,我國科技工作者是素有創新自信的。從錢學森“外國人能造出來的我們同樣能造出來,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不成”,到李四光“我就不信,難道油只生在西方的地下”,再到南仁東“別人都有自己的大設備,我們沒有,我挺想試一試”,無不體現出敢闖敢試、敢打必勝的自信和豪情。

毋庸諱言,面對一些外部壓力對我國科技創新帶來的挑戰,現在也有一些輿論表現得信心不足。尤其是看到我國在某些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與世界先進水準仍有較大差距,就認定“己不如人”,缺乏超越的勇氣;還有的擔憂“一步落後就會步步落後”,甚至陷入“創新焦慮”。

當今世界,科技大潮風起雲湧。對我國科技工作者來説,這是一個特別需要創新自信、也特別有理由保持創新自信的時代。歷史上深刻影響人類社會的四大發明,廣博精深的農、醫、天、算知識體系……這些聞名於世的科技成果,孕育了中華民族勇於創新的非凡底氣。而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新型舉國體制、強大製造能力、超大規模市場等等,這些新時代科技發展的堅實根基,更能讓我們保持足夠的創新自信,支撐廣大科技工作者攻堅克難、勇攀高峰,以源源不斷的科技成果回答“李約瑟之問”。

當然,自信不是自大。我們既不能妄自菲薄而失去前行的動力,也不能妄自尊大而缺少虛心學習的態度。只要我們始終保持強烈的創新自信,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建設科技強國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記者 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