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智庫

免費門票,緣何在網上售賣?

發佈時間:2024-06-24 16:55:21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史一棋 喻錦妍 | 責任編輯:晁亞婷

前不久的端午假期,國內旅遊市場延續火爆態勢,尤其是一些熱門博物館,預約門票剛放出就被一搶而空。與此同時,網上卻出現了一些倒賣博物館免費門票的“黃牛”。

湖北黃岡市的彭先生反映,他和朋友相約假期一起去某省級博物館,始終搶不到票,結果卻發現有網友高價出售門票。廣西南寧市的翟女士也發現,自己預約不上的一家博物館,其門票卻在網上公開售賣,還有些商家宣稱提供導遊服務,其實不過是打著幌子高價賣票的“黃牛”。

對此,湖北智庫文化戰略研究院院長蔡武進表示,將免費門票作為商品售出,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的規定,‘黃牛’倒票的行為違背博物館免費開放的政策初衷,損害了消費者平等參與、平等享有的基本文化權益。同時還可能構成治安管理處罰法中妨害社會管理的行為。”蔡武進説。

筆者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上發現,直接搜索“博物館門票”往往被提示“前往正規渠道預約”,但有部分商家打擦邊球、鑽空子,更換表述後售賣門票,其中有的顯示已經交易了百餘次。這些門票的銷售價格與博物館受歡迎程度相關聯,少的10元,多則一兩百元,部分免費開放的科技館門票也有被倒賣的情況。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各種惡意搶票、刷票軟體不斷出現,有關部門應提高科技水準,加強監管,從技術上杜絕惡意搶票。”北京市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協會會長許澤瑋説,比如,可對同一賬號或同一身份證號每個月限定購票數量;對出現不正常購票行為的賬號,暫停其購票資格等。同時,採用智慧驗證碼等技術手段,防止“黃牛”通過外挂軟體搶票下單。

對於“黃牛”倒賣門票情況,多地博物館均發佈聲明堅決抵制,表示將從技術和管理機制上杜絕此問題,並配合有關部門嚴厲打擊倒賣行為。去年8月,湖南博物院調整門票預約檢票規則,禁止虛擬手機號碼註冊預約票務賬號,並設置“黃牛”倒賣專用投訴郵箱。今年4月14日,三星堆博物館發佈最新參觀須知,加強對講解導遊的審核檢查,並增設崗亭,保障人證比對入館。陜西歷史博物館也在今年“五一”預約攻略中表示,對於12個月內連續爽約兩次及以上的觀眾將觸發黑名單規則及防“黃牛”機制,180天內無法預約門票。

整治“黃牛”倒票亂象,還需要依靠法治力量。蔡武進建議,治理“黃牛”需規範先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中對於“惡意搶票”“倒票”等表述,提供可操作的標準。“應該加大執法力度,做到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後追責。堵住非法倒票的源頭,嚴格依法懲戒‘黃牛’倒票行為,落實黑名單制度,增強對倒票行為的威懾力。”蔡武進説。

此外,抵制倒票行為也要多方合力,社會共治。許澤瑋認為,博物館應健全完善預約機制,優化身份核驗系統;加大對“黃牛”倒票的曝光力度,及時處理有關舉報和糾紛。消費者一定要提高警惕,拒絕從非正規渠道購買門票,發現“黃牛”倒票後及時向相關部門舉報。“這樣既防止消費者上當受騙,也能讓倒票行為失去市場,讓博物館的文化福利惠及更多群眾。”許澤瑋説。

(記者 史一棋 喻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