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度觀察

喀什:絲路國際商埠呼之欲出

發佈時間:2024-06-20 16:51:23 | 來源:新疆日報 | 作者:加孜拉·泥斯拜克 | 責任編輯:盧曉茜

(在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庫爾勒鐵路物流中心喀什營業部的貨場內,工作人員忙著卸貨。)

(在喀什綜保國際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查看進入貨場的車輛資訊。)

6月6日,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鐵路項目三國政府間協定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標誌著中吉烏鐵路正由設想變為現實。

中吉烏鐵路是構建新亞歐大陸橋南部通道的大動脈,喀什是該項目的始發站,項目的建設,對於加強喀什與國內外互聯互通、經貿往來的作用不言而喻。

事實上,今天的喀什,正處於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期,乘著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喀什片區的東風,當地不斷提升對外貿易能力,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三棲交通樞紐向西開放

6月6日,在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庫爾勒鐵路物流中心喀什營業部的貨場內,從廣州市發來的90輛新能源汽車從火車車廂內一一卸下,又裝上物流公司的貨車。

“這些都是要出口的汽車,今年截至目前,專門拉運汽車的特貨車皮已經往喀什運送了2000多輛新能源汽車,5月到11月是車輛出口高峰期。”中鐵特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喀什站負責人張斌説。

1999年,東起吐魯番市、西抵喀什市的南疆鐵路全線開通運營,承擔起促進南疆與外部往來的重要使命。但南疆沒有鐵路口岸,向西出口的貨物更多依賴公路運輸。

作為張騫“鑿空”西域時的重要站點,喀什自古便是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隨著新疆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擁有“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地緣優勢的喀什地區,加快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交通樞紐建設,不斷提升喀什服務國家對外貿易的能力。

如今,煤炭、化肥、光伏支架、布匹、日用百貨等各類商品,通過鐵路、公路源源不斷來到喀什。“貨物到站前兩個小時,喀什營業部工作人員便會通知貨主,貨主確定物流公司,物流公司隨時可以帶著電子提貨單來貨場提貨。”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庫爾勒鐵路物流中心喀什營業部值班主任艾山江·土爾孫説。

這些商品一部分被送到當地各類經營者手中,用於企業生産、群眾生活;一部分則被交給國際物流公司,通過公路運往周邊的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巴基斯坦等國家。

今年,喀什地區的“空中絲路”也密集上新,實現喀什直飛上海和濟南;成都航空在喀什徠寧國際機場建立過夜航班基地;葉城通用機場完成首次校飛;6月7日,喀什至塔吉克胡佔德航線正式開航……

“為承接落實好國家建設中吉烏鐵路的戰略,喀什提前佈局和謀劃,投資超8億元建設了喀什國際樞紐港,其中的海關監管中心、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鐵路專運線等項目已基本完工,未來喀什會成為集鐵路、公路、航空為一體的多式聯運國際物流樞紐中心,極大發揮喀什區位優勢。”喀什地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蔡永剛説。

公路運輸啟動TIR系統

5月27日,喀什綜合保稅區入口,一輛輛滿載汽車、空調、百貨的運輸車正排隊進場卸貨;在保稅區內的喀什綜保國際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的貨場上,工作人員忙著往運輸車上裝布匹、地毯、輪胎、汽車配件等商品,與此同時,報關人員開始履行海關手續,爭取當天下午或者第二天一早讓這些車輛開往各個口岸、開往中亞各國。

目前,該貨場入駐了200家國際物流公司。2016年成立的新疆中亞聯盟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是其中的“老字號”,有30多輛運輸車,客戶也穩定。公司從江蘇、河北、陜西等地接單後,運貨至喀什綜合保稅區內,再重新對商品進行拼裝發車。

“因為國外海關對車輛所運貨物的噸數要求不同,一般來説他們的比我們的少幾噸,這時候就會産生不同接貨商的商品需要重新進行拼裝的情況,這很考驗我們的協調服務能力。”新疆中亞聯盟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外勤工作人員阿力木·阿布力孜説。

喀什市有51傢具備國際道路運輸資質的物流企業,但這些公司的車輛大部分只到達距離喀什700多公里的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市,之後就將貨物轉交給當地的國際運輸車輛。

“因為大家嫌過國外海關麻煩,但國外的國際運輸車輛幾乎都有TIR證,就可以在不同國家間快速通關。”喀什綜保國際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阿布都乃比江·阿布都艾尼説。

TIR即TIR系統,基於《國際公路運輸公約》即《TIR公約》框架建立,是目前唯一的全球性跨境貨物運輸通關係統,涵蓋公路、鐵路、內陸河流、海運等多式聯運,覆蓋全球70多個締約國。2019年,中國正式實施聯合國《TIR公約》,喀什市是首個啟動TIR內陸運輸業務的城市,目前已實現中吉烏通道、中巴經濟走廊上的TIR常態化運輸。

為提高國際貿易效率、加大喀什對外開放步伐,5月26日,中國首個TIR國際貨運集結中心在喀什落地,可以滿足疆外的貨物通過多式聯運的方式到達集結中心,然後再組裝、拼裝,由國內的TIR車隊運送至目的國。

新疆恒新國際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運營TIR國際貨運集結中心。走進該公司辦公大廳,在大屏上可以清晰看到公司合作的所有車輛資訊、運輸情況等。

“我們將依託位於深圳的母公司17年跨境物流及海外倉儲服務的經驗,帶動喀什國際物流産業向著規模化、數字化、高標準服務的方向轉變。”新疆恒新國際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兼深圳市卡鐵聯合物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華微説。

多方合力提升通行效率

不斷擴大對外貿易規模,無論運輸方式是什麼,都需要海關、邊檢、交通等單位合力提升貨物通關效率。今年以來,喀什地區頻頻推出新舉措,利用喀什綜合保稅區作為南疆唯一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優勢,為通過南疆口岸等待出口的商品拓寬道路。

6月7日,一家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伊爾克什坦口岸辦理報關手續的企業,來到喀什綜合保稅區海關“一站式”業務大廳,補交了一份通關材料。

“南疆大部分外貿企業都集中在喀什市,過去,企業在口岸辦理通關手續,常常往返于喀什市與口岸之間,浪費不少時間。”喀什海關綜合業務處統計分析科科長王新輝説。

今年,喀什海關打破“屬地”與“口岸”的區域、功能和模式限制,在喀什綜合保稅區內的海關“一站式”業務大廳,設立南疆業務集中審核中心,實現南疆口岸42項審核業務和5項行政許可業務一次性辦理。

在海關“一站式”業務大廳,還有喀什地區交通運輸部門設立的一站式窗口,為物流企業快速辦理國際道路運輸資質。

“我們在這裡辦理好所有手續,到口岸後直接抵達國門,放行速度就變得更快了,車不多的話,不到5分鐘就能過去一輛。”運送一批新能源汽車的駕駛員木合買提·阿迪力説。

今年3月15日,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喀什片區智慧口岸“屬地直通”模式運作啟動,該模式以智慧物流監管為抓手,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科技手段,推進智慧監管、智慧管控、智治體系建設,以貨物提前申報方式實現“重進重出”,在屬地完成施封、申報、查驗,直接前往國門一線辦理出境手續,實現了“可視化”在途監管和“無感式”通關,通關時間由原來的3天至5天壓縮至現在的6小時至8小時,監管業務環節由16個減少至7個,有效降低了企業的通關成本,提高了通關效率。

“下一步,喀什海關將不斷加大改革創新工作力度,持續優流程、提效率、強服務,打造一流口岸營商環境,以務實舉措和紮實成效,助推喀什地區開放型經濟高品質發展。”喀什海關綜合業務處處長王西平説。

(記者 加孜拉·泥斯拜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