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古鎮新生:公益藝術教育的鄉土實踐

發佈時間:2024-06-19 17:02:08 | 來源:中新網 | 作者:葉茂 | 責任編輯:蔡得軍

“灰色的天,雲霧繚繞在山間,那微微的冷風,把人們都吹回了房間……”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雙溪鎮的“人人都是藝術家”公益藝術教育中心內,“新村民”李曉潔正在排練自己的原創歌曲《下雨天》。

在即將舉辦的第53屆雙溪原創音樂會暨手作IPA啤酒節上,李曉潔將獻唱《下雨天》。在雙溪鎮,她實現了自己的創作夢,到目前為止已經寫了20多首原創歌曲。

6月18日,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雙溪鎮的“人人都是藝術家”公益藝術教育中心內,“新村民”正在排練原創歌曲《下雨天》。葉茂 攝

此前,李曉潔長年待在北京。在網路上看到這家公益藝術教育中心的免費教學宣傳視頻,她便來雙溪鎮學畫畫。

“在這裡,有著一群精神和價值追求高度一致的人。”已在屏南縣生活3年的李曉潔告訴中新社記者,在這裡,看到很多人通過公益培訓嘗試許多新的東西,變得更加欣賞自己。

第一次畫畫、第一次辦畫展、第一次創作歌曲……李曉潔在屏南突破了很多“第一次”。“很多東西只要大膽去做、認真去做,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再走好每一步,都可以達到你想追求的目標。”

通過繪畫、音樂、手衝精品咖啡、手作IPA啤酒等公益教學,“人人都是藝術家”公益藝術教育中心向村民普及藝術教育。

三年來,“人人都是藝術家”公益藝術教育中心舉辦大小活動近百場,吸引參與藝術教育的超10萬人次以上,培育咖啡師從業者超50人、釀酒師20人,誕生原創歌曲上百首,還為雙溪鎮引進“新村民”超50人。

“人人都是藝術家”公益藝術教育中心負責人表示,借助“人人都是藝術家”教育特色,增加本地藝術氛圍,吸引外地遊客前來並留下來,探索文化旅遊新模式,助推屏南文創産業創新發展。

6月18日,雙溪鎮的屏南有禮展示館吸引遊人徜徉其間。葉茂 攝

雙溪鎮地處屏南縣東北部,因東西兩溪繞鎮區而得名,山清水秀。在雙溪鎮鎮長林世增眼裏,雙溪鎮要充分發揮天然景觀、地熱、傳統文化和古民居建築等資源稟賦,推動文旅康養産業發展。

古鎮上,由三座清代建築組成的薛府佔地1400平方米,是一處典型的閩東傳統民居。2017年5月啟動維修後,薛府被改造為一個文化藝術中心,集圖書館、咖啡館、露天電影院、兒童早教玩具屋、鋼琴房、繪本館、藝術駐留空間及薛府客房等於一體。

“最初的出發點是保護古建築,之後和文創結合起來,以古民居、古村落為依託從事文創産業,支援鄉村發展。”薛府文化藝術中心負責人程美信説,該中心2018年春節對外開放以來,高峰期時每天遊客2000多人次,平常成為當地老人和小孩的自由活動空間。

記者來到薛府文化藝術中心時,三三兩兩的當地居民正帶著孩子徜徉其間,免費體驗。程美信説,修繕後的薛府全年無休面向本地居民和外來遊客免費開放,並且放映兩百多場公益電影,開展公益教育活動。

面對鄉村人才匱乏、資金有限種種問題,薛府文化藝術中心引入義工服務制。三年來,該中心邀請50余位公益教學義工,涵蓋體育、表演、建築等多方面教學內容,開展公益教學活動30余次,參與學習人員2000多人。

“古民居的保護和活化利用,一定要結合和培育業態,才能保障其可持續發展。”程美信希望通過自己的團隊,以“古民居+文旅”的模式,將它們保護和利用起來,推動鄉村振興。

(記者 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