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智庫

從以分計價到以厘計價 大模型為何紛紛降價

發佈時間:2024-06-19 15:09:58 | 來源:吳葉凡 崔爽 | 作者:科技日報 | 責任編輯:蔡得軍

近日,各大電商平臺開啟了年中購物促銷活動。但令人們始料未及的是,許多國內的人工智慧大模型廠商也掀起了一波“降價潮”。記者梳理髮現,僅上個月,就有字節跳動、阿裏、百度、騰訊等多家知名企業旗下的大模型降價。

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在今年3月透露,中國10億參數規模以上的大模型數量已超過100個。在業內人士看來,“百模大戰”已然打響,國産大模型的降價,似乎是這場“戰事”愈演愈烈的佐證。

觀眾正在了解大模型相關産品。郭海鵬 攝

國産大模型為何紛紛下調價格?降價會對行業産生哪些影響?大模型廠商應如何應對?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技術優化讓成本降低

記者梳理髮現,較早發佈降價資訊大模型廠商的是深度求索(DeepSeek)。5月6日,其旗下的DeepSeek-V2 API(應用程式編程介面)定價下調至每百萬tokens輸入1元、輸出2元。

廠商所説的“tokens”,是大模型用來表示自然語言文本的單位,可以直觀地理解為“字”或“詞”。通義千問官網相關説明顯示,對於中文文本,1token通常對應一個漢字或詞語;對於英文文本,1token通常對應3至4個字母或1個單詞。阿裏雲智慧集團資深副總裁劉偉光形象地將通義千問旗下一款模型的降價幅度描述為:1塊錢可以買200萬tokens,相當於5本《新華字典》的文字量。

目前,國內大模型廠商普遍根據輸入和輸出的token數量,分別進行計費。根據通義千問官網發佈的解釋,這是因為模型在推理過程中,輸入和輸出的資源消耗不同。輸入計費是針對用戶向模型提交的請求數據進行計費,包括用戶提交給模型的文本、圖像、音頻等原始數據。輸出計費則是針對模型返回給用戶的輸出結果進行計費,包括模型生成的文本、圖像、音頻等處理結果。

從降價幅度看,此次大模型總體降價幅度較大,其中輸入價格較輸出價格降幅更大。例如,通義千問的主力模型Qwen-Long的API輸入價格從0.02元/千tokens降至0.0005元/千tokens,降幅達97%;API輸出價格從0.02元/千tokens降至0.002元/千tokens,降幅達90%。騰訊旗下的混元-standard模型的API輸入價格從0.01元/千tokens降至0.0045元/千tokens,下降55%;API輸出價格從0.01元/千tokens降至0.005元/千tokens,下降50%。

大模型價格是如何被“打下來”的?火山引擎總裁譚待曾公開表示,降價是通過技術優化實現的,並非只是補貼、用虧損換收入。

從技術上看,通過優化演算法和模型訓練過程來提升算力的使用效率,是大多數大模型廠商得以降低成本的原因之一。一些廠商也使用了分佈式推理和混合調度等手段來提升整體算力資源利用效率。此外,在AI基礎設施層面,一些大模型廠商同時也是大型雲服務商,其在公共雲方面的技術紅利和規模效應,帶來了成本優勢。

拓展市場成降價誘因

在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看來,大模型降價除了技術提升帶來的紅利,更多是基於商業邏輯、市場競爭等方面的考量。他坦言,雖然大模型未來發展依舊面臨較多挑戰,但對於大模型廠商而言,技術並不能構建起絕對的“門檻”。大模型“大廠”間的技術競爭會越來越白熱化,差異也會越來越小。

“因此廠商們選擇在商業邏輯上展開競爭。”張毅説,大模型用戶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普通消費者,即個人用戶端,也就是所謂的C端;一類是企業用戶,即以商家為代表的B端。

目前,對於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説,通過官網或手機應用來體驗、使用大模型産品大多無需付費。張毅認為對C端的免費將是必然趨勢。對於B端用戶,廠商則為他們提供封閉式大模型解決方案,供其開發垂直或行業型應用。此次大模型降價,正是為拓展潛在的B端用戶,這也是大模型主流的商業路徑。

“無論是面向C端還是B端,因為無法在技術上具有絕對的領先優勢,大家拼的就是時間。這意味著廠商的融資能力會決定一切,而融資能力又是由用戶規模決定的。”在張毅眼中,這類似20年前搜索引擎的商業模式。大模型廠商需要依靠免費、低價來吸引用戶,擴大用戶規模,進而獲得融資,在大浪淘沙後生存下去。

追求價廉還需兼顧物美

人工智慧作為一項戰略性新興技術,日益成為科技創新、産業升級和生産力提升的重要驅動力量。目前,大部分企業對於應用AI來提升生産效率都有需求。但想要在應用場景中真正使大模型落地,降低落地應用成本和試錯成本是關鍵。

此次降價,對於各個領域的企業來説,都是推動人工智慧在業務場景中應用的機遇。正如譚待所説:“大模型從以分計價到以厘計價,將助力企業以更低成本加速業務創新。”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零一萬物CEO李開復也預測,在明年下半年,人們將迎來大模型普惠應用的井噴期。

樂觀聲音出現的同時,也有一些人認為,降價可能帶來一些潛在的問題,比如服務品質下降、技術

研發投入減少、市場惡性競爭等。事實上,此次降價的大模型企業,大多為實力雄厚的“大廠”。大部分創業公司都沒有“跟風”降價,比如李開復就曾公開表示:“我們絕對不會跟這樣的一個定價來做對標。”對於大模型創業公司,如果以往的價格優勢不復存在,就意味著其B端業務可能受到影響。“這次大降價基本宣告了大模型創業公司必須尋找新的商業模式。”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表示。

落地後是否能給企業帶來實惠與便利,是大模型能否成功獲客的關鍵。因此,大模型廠商更應不斷“修煉內功”,提升服務品質和水準,在追求“價廉”的同時做到兼顧“物美”。

(記者吳葉凡 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