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文化

“花樣”文旅綻放貴州

發佈時間:2024-06-18 14:02:19 | 來源:中國文化報 | 作者:李榮坤 | 責任編輯:蔡得軍

從掀起“上春山”熱潮,到“夏天到貴州去,記得帶件外套”的清爽提示,素有“公園省”美譽的貴州,迎來旅遊旺季。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貴州專場上,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李炳軍表示,旅遊業是貴州最有優勢、最有底氣的産業。

球場上,除了精彩有趣的籃球友誼賽,還有民族歌舞表演。

今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做好文旅、體旅、橋旅、商旅、酒旅等融合發展大文章。近年來,立足“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兩大資源稟賦優勢,貴州科學開發優質旅遊資源,不斷豐富旅遊業態,“旅遊+多産業”不斷釋放文旅發展潛力。

“黃小西,吃晚飯”

“黃小西,吃晚飯”是貴州具有代表性的六個景區第一個字的諧音。“黃”指“黃果樹瀑布”,是馳名中外的大瀑布;“小”指荔波小七孔,被譽為“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西”指西江千戶苗寨,是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臺;“吃”諧音“赤”,指赤水丹霞,是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晚”諧音“萬”,指萬峰林,徐霞客曾寫下“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處峰成林”的詩句;“飯”諧音“梵”,指梵凈山,是武陵山之巔、莽莽原始森林中的孤島。“黃小西,吃晚飯”集中展現了貴州山水的獨特魅力。

近年來,通過挖掘各地文化資源,貴州建設了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標誌性景區,豐富和重塑了黃果樹瀑布、荔波小七孔、梵凈山、萬峰林等自然景區的人文內涵,推出30條紅色、歷史、生態、非遺、科普方面的研學旅遊線路,並圍繞“9+2+2”(即9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2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2家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特意性”旅遊資源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5月24日,貴州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旅遊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守正創新、提質增效、融合發展,聚焦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推動全省旅遊業高品質發展行穩致遠。

體旅融合,主打開心

體旅融合全面提升了貴州旅遊的趣味性。從“村BA”到“村超”,都釋放出強勁的旅遊發展新動能。“上天入地”“原生態”“快樂純粹”是體旅玩家賦予貴州的新標簽。高低起伏的地勢和豐富多樣的地貌景觀,造就了貴州“戶外運動天堂”的美譽,將戶外玩法與目的地、景區資源深度融合,使得貴州的體育旅遊人數快速增長,消費規模顯著擴大。

“喝米酒交朋友,貴州‘姑媽’顯身手”“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姑媽’都在西江苗寨處”……端午節期間,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的民族團結廣場上,口號聲震天響,近兩萬人觀看了一場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烏蘭牧騎演員與當地“姑媽”的籃球友誼賽。

在苗寨,嫁出去的姑娘被稱為“姑媽”。“姑媽”們抱著籃球你追我趕,場內外氣氛高漲、笑聲不斷。當天觀眾以四川、重慶、廣東、湖南的遊客居多,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體廣電旅遊局副局長謝朝娟表示,只要不把球抱回家,在球場上怎麼玩都行,主打一個開心。

“比賽非常接地氣,令人耳目一新,我都想上場了。”一位來自廣東的遊客開心地表示,氛圍這樣輕鬆的籃球比賽還是第一次看。

“橋旅”融合,快進慢遊

在貴州,即便在路上,都融匯了豐富的旅遊內容。這裡的路與橋繪製出一幅幅生動的“車窗風景線”,提升了貴州的山地旅遊特色。依託世界級橋梁的獨特優勢和交通基礎設施優勢,貴州厚植旅遊發展要素,加快推進橋旅、路旅、航旅、交郵、交産“五大融合”,“點、線、面”結合推進交旅融合業態升級,打造了一批橋旅融合“網紅”打卡地。

2009年建成通車的壩陵河大橋成功開創低空跳傘、速降、高空鞦韆等極限運動。連續舉辦8屆的“中國·黃果樹壩陵河大橋低空跳傘國際邀請賽”,累計接待登橋觀光遊客6萬餘人。在貴州平塘特大橋觀景臺“天空之橋”服務區,遊客可以一邊享受美食,一邊欣賞貴州橋梁的壯麗奇觀,這裡還成功入選第一批交通運輸與旅遊融合發展十佳案例。

通過整合公路沿線旅遊資源,激活以“橋梁+旅遊、研學、文化、體育”為代表的橋旅融合新業態,貴州為遊客打造出“快進慢遊”美好旅程。當地文旅企業負責人胡昌雄介紹,他們所推出的黃果樹瀑布茶歇、壩陵河大橋研學、壩陵河大橋極限體驗等組合産品,在2023年帶來了超過70%的定制業務增長率。

貴州最打動遊客的不僅是獨特迷人的風景,更有當地人的真誠和熱情。

某旅行社經理方慶告訴記者:“有位老年遊客到臥龍潭景點時才8點半,划船的‘小哥’看到有客人來,便開始表演。雖然當時船上寥寥數人,但他依然表演得很認真。”

“這裡不只山美、水美,人們的心也很淳樸,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再來一次。”老年遊客離開景區時十分感慨。

(記者 李榮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