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端午“火”了短途遊

發佈時間:2024-06-14 16:51:42 | 來源:天津日報 | 作者:張兆瑞 | 責任編輯:孟凡婷

遊客在張園體驗沉浸式新玩法。

薊州成為短途遊熱門目的地。

到北京各大名園赴一場國風遊園會,或是在天津海河上賽一把龍舟,今年的端午假期,短途遊受到京津兩地消費者青睞,便捷的高鐵網路更是讓遊客“説走就走”。據文旅部門統計,京津兩地今年端午假期分別接待遊客779.2萬人次和667.51萬人次。

登山趕海體驗“津”彩端午

6月9日早上7時,地處燕山深處的天津市薊州區前幹澗村已經聚集了上百名遊客,他們的目標是不遠處長城遺址上的京津冀1號界樁,因其可以西觀北京平谷,南望天津薊州,北眺河北承德,也被稱為“三界碑”。

“端午期間,每天到訪‘三界碑’的遊客都在千人左右。因為薊州修了登山步道,路面更平整,遊客都願意從咱們這邊往上走,年輕人半小時就能登頂。”薊州區下營鎮前幹澗村黨支部書記劉志軍告訴記者,“三界碑”在5月底剛剛更換了花崗岩材質的新界樁,遊客紛紛來“打卡”留念。

6月9日早上8時,當遊客們還在燕山奮力攀爬時,家住北京的王倩帶著9歲的女兒從北京南站坐上高鐵,1個小時後到達天津濱海站,下了高鐵再打車半個多小時就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國家海洋博物館。“十幾個展廳,有知又有趣,特別適合夏天遛娃。”她説。

“6月9日白天的票早就約滿了,外地遊客佔比超九成,其中京冀遊客比較多。”國家海洋博物館科研科普中心工作人員常曉晶告訴記者,“為了不讓遊客‘白跑一趟’,海博館端午假期開放了夜場,在白天限流2萬人的基礎上,夜場再增加1萬人。”

近兩年,天津濱海新區逐漸成為京津雙城旅遊的首選,濱海文化中心、方特歡樂世界、海昌極地海洋公園和東疆綜保區的沙灘,都成了熱門打卡地。

記者從中國鐵路北京局了解到,為保證遊客出行,端午假期三天,京津城際8日、9日按照基本圖125對滿圖開行,10日按照週末圖開行121對,同時利用交路尾部加車方式加開列車12對,津興城際按照滿圖9對開行。京津冀地區三天共計發送旅客385.6萬人次。

穿越古今遊客流連忘返

6月9日下午17時30分,位於天津市和平區鞍山道的天津張園紀念館(以下簡稱張園)結束了白天的營業,但天津北方演藝集團的演員李凱並沒有離開,他正為兩小時後在這裡上演的沉浸式夜遊戲劇作著最後的準備。

始建於1915年的張園見證了一段段滄桑歷史。去年,張園入選了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首批“沉浸城市故事會”國家級試點名單。

“張園就是‘舞臺’,我們通過劇情帶著大家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夜遊’。”李凱告訴記者,每場演出時長130分鐘,但觀眾們熱情很高,演出結束後還要圍著演員討論劇情,差不多到23時才能散場。

來自北京的遊客王女士告訴記者:“相比于白天在小洋樓裏走馬觀花,這種沉浸式演出的代入感很強,更方便我們感受天津的獨特魅力。”

據了解,今年端午假期,京津兩地文旅部門推動歷史IP與旅遊市場相結合,持續發揮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在北京的古典園林感受節日儀式感,到天津的小洋樓體驗民國風情,或是到京津北部山區細數長城的歷史……穿越古今與歷史對話,讓這個假期“不簡單”。

業內專家表示,隨著京津冀“一小時交通圈”初具規模,越來越多遊客可以來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三地積極順應文旅消費轉型升級的新趨勢,打造“和而不同”的區域旅遊“朋友圈”,將進一步提升區域文旅産業競爭力。

(記者 張兆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