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新聞

煤城“烏金”升級記

發佈時間:2024-06-13 11:13:48 | 來源:陜西日報 | 作者:李旭佳 | 責任編輯:孟凡婷

2022年9月,國能榆林化工5萬噸/年聚乙醇酸(PGA)可降解材料示範項目建成投産,標誌著世界首套煤制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範項目實現工業化生産。

(圖為6月3日拍攝的廠區一角。李旭佳攝)

2014年,全球首套煤油氣資源綜合轉化項目在榆林建成投産;

2017年,榆林被列為我國4個現代煤化工産業示範區之一;

2023年,榆林能源革命創新示範區獲批;

……

10年間,一個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從榆林傳出,陜西能源革命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10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這吹響了新時代中國能源革命的號角,也是為榆林這座能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指路領航。

10年來,榆林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闊步前行,把創建能源革命創新示範區作為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的具體行動,積極促進煤化工産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初步構建起“4+8+N”高品質項目支撐體系,探索出節能降碳、集約高效發展的新道路,為中國清潔能源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碳”尋新路

盛夏時節,毛烏素沙地百米礦井下,伸展著“巨臂”的採煤機將“烏金”源源不斷挖出。

一個創造了裝機功率、裝備總重量、一次採全高、單面産能4項世界第一的工作面,“含金量”有多高?

“該設備每刀割煤3500噸,可裝滿整列運煤火車。”6月11日,陜煤曹家灘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雷亞軍介紹,該工作面填補了世界特厚煤層一次採全高技術的空白,每工作面煤炭資源回收率提高10%以上。

榆林因煤而興,探明煤炭儲量1490億噸,佔全國儲量的五分之一。高能耗、高碳排放産業讓發展空間日益受限,榆林迫切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

作為全國主要能源基地,榆林地下埋藏著全國5.3%的石油、15.9%的天然氣、52%的岩鹽,風、光、氫等新能源資源富集,開發潛力巨大。

6月6日,我國中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天然氣調峰儲氣庫——榆37儲氣庫集注站工程在榆林開工。

“我們利用鑽機‘電代油’工藝、試氣測試放空的天然氣全部回收等方式實現綠色生産。項目建成後,可累計節約柴油2.6萬噸,試氣回收天然氣2000余萬立方米,減排二氧化碳8.3萬噸。”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二採氣廠儲氣庫作業區經理孫建偉説。

如何推動高碳城市低碳發展?

“榆林具備開展多能融合示範、探索能源革命路徑的資源優勢、産業基礎和應用場景。”榆林市發展改革委環資科科長蔚偉説。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具有大規模減排潛力。據測算,這一技術對全球二氧化碳減排的累計貢獻率達15%以上。

在延長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30萬噸/年二氧化碳捕集(CCUS)裝置現場,工作人員仔細地將二氧化碳加注進輸運車輛。

CCUS有啥優勢?“我們捕集了工業生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通過閃蒸等技術將二氧化碳氣體液化,用於下游油田驅油開採與地質封存,最終實現碳減排。”延長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軍林説,該項目已安全封存二氧化碳50余萬噸。

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打造“西部氫谷”、強化用能預審和能耗預算管理……近年來,榆林通過優化産業結構、升級改造傳統産業,已形成一批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範項目,並依託富氫優勢,實現産業“減碳”。

“當前,榆林正全力打造‘風—光—火—儲’一體化新型電力體系,著力突破多能融合領域關鍵共性技術難題,推動煤化工産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榆林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馬宏革説。

技術為“媒”

水杯、吸管、牙刷……這些用聚乙醇酸(PGA)生産的可降解材料産品,是國能榆林化工展臺上的“明星産品”。

2022年9月,國能榆林化工5萬噸/年聚乙醇酸(PGA)可降解材料示範項目建成投産。這標誌著世界首套煤制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範項目實現工業化生産。

該項目有啥“含新量”?

“用PGA生産的可降解材料産品是理想的一次性塑膠製品替代品,在土壤、海水等自然環境中僅需半年至一年時間,就能完全無害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國能榆林化工技術品質部技術管理工程師楊學超介紹。

該項目採用國家能源集團自主智慧財産權技術,關鍵設備全部實現國産化,為我國治理白色污染、攻克重點技術難題提供了新方法。

近年來,國能榆林化工不斷延鏈補鏈強鏈,已形成“煤頭化尾,化黑為白”的完整産業鏈條。

國能榆林化工的新技術是榆林能源技術裝備自主創新的一個縮影。

陜煤二期等2個千億級示範項目取得突破;陜煤宇高50萬噸碳酸二甲酯(DMC)一期等延鏈補鏈項目開工;中煤二期被列為國家煤化工行業碳排放評價試點示範項目……如今,榆林不斷突破難關,持續提升能源技術水準。

“我們堅持增煤、穩油、擴氣、強電並舉。‘十四五’以來,榆林累計生産原煤17億噸,佔全國的13.1%;原油3282萬噸,佔全國的5.4%;天然氣663億立方米,佔全國的10%。”馬宏革介紹,越來越多的新路徑、新材料、新工藝落地榆林。

2023年,陜西省與中國科學院攜手創建的榆林能源革命創新示範區落地,榆林借此探索打通從基礎研究到産業化的科技創新鏈條。一批具有新質生産力特徵的項目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面容量世界領先的100千瓦時級的鋅溴液流電池儲能系統成功並網運作,國內規模最大的2兆瓦級質子交換膜水電解制氫檢測平臺建成,煤基專用燃料中試放大裝置開車成功……

“圍繞‘兩鏈’融合,榆林紮實推進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試驗和示範推廣。煤間接液化、煤焦油加氫等一批世界領先的自主技術實現産業化。”榆林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崔淵説。

追“光”逐“綠”

機器轟鳴,焊光閃爍……在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1500萬噸/年煤炭分質清潔高效轉化示範項目50萬噸/年DMC(碳酸二甲酯)項目建設現場,項目建設的“熱浪”升騰。

這是我國在建規模最大的電池電解液溶劑項目。與傳統煤化工工藝相比,該項目採用的煤炭分質利用技術利用率高、能耗低、碳排放少,“含綠量”顯著提升。

“項目利用上游甲醇作為主要原料,可延伸生産碳酸二乙酯等電池電解液溶劑,産業鏈長、附加值高。項目建成投産後將助推新能源産業向更深層面發展。”該項目負責人李成科説。

眼下,一批企業正在不斷搶佔新能源産業和節能環保産業未來賽道,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

依託煤油氣富集、風光氫充沛的優勢,榆林以多能融合為主線,系統推進煤、油、氣、氫、可再生能源多能融合,大力發展新能源。

“我們紮實推進大型風光基地等項目建設,新能源裝機總量達到1430萬千瓦,新能源裝機佔比由‘十三五’末的31%提升到33.2%。同時,我們加快構建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崔淵説。

路雖遠,行則將至。10年來,陜西大力推動能源消費、供給、技術、體製革命,加強全方位國際合作,端穩“能源飯碗”,讓更多煤炭“由黑變白”、煤化工産品“由粗變精”。

“過去,榆林靠能源崛起,將來,必須靠創新突圍、騰飛。能源革命創新示範區建設必將為高碳城市低碳發展探索新路徑、創造新模式,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榆林樣板、作出陜西示範。”在榆林能源革命創新示範區創建部署會上,榆林市委書記張曉光如是説。

追“光”逐“綠”,未來已來。

(記者 李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