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科普

岩石和礦物有什麼不一樣

發佈時間:2024-06-13 11:13:48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張佳欣 | 責任編輯:孟凡婷

(挪威一座銅礦的內部呈現出綠色和藍色條紋,因為銅礦物與空氣接觸後發生了氧化。 圖片來源:美國趣味科學網)

岩石和礦物都攜帶著地球形成和演化的寶貴線索,但兩者之間有什麼不同呢?美國趣味科學網6月11日報道稱,從本質上講,岩石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礦物的集合體。而礦物是固體,除了鑽石等少數例外,它們絕大部分缺乏碳元素,並能以有序的、重復的“晶體結構”排列。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亨特裏亞博物館名譽館長埃裏卡·安德森介紹道,礦物基本上是岩石的組成部分。這有點像原子和分子的關係。分子由原子組成,所以礦物就相當於“原子”。

安德森表示,每種礦物都有一套原子結合的方式。有些礦物含有完全相同的元素,但它們的結合方式不同,導致它們形成不同的礦物。以石英為例,它遍佈世界各地,存在於花崗岩和石英岩等不同的岩石中。石英由硅和氧兩種化學元素組成。這種礦物在純凈狀態下是無色的,但雜質會使石英晶體看起來不透明,並將其“染”成粉色、紫色、黃色或棕色。

截至今年5月,負責識別、批准和命名礦物的科學機構——國際礦物學協會列出了6050種礦物。

而岩石則有3種主要類型,即火成岩、沉積岩和變質岩。岩石形成的地點和方式決定了礦物混合物的不同。英國阿伯裏斯特威斯大學地球科學名譽教授理查德·貝文斯介紹稱,火山噴發後,岩漿在地球深處或地表凝固時形成的火成岩含有有限數量的結晶礦物。這些礦物被稱為常見的造岩礦物,包括長石、橄欖石、輝石、雲母、石英和角閃石。

火成岩可能受到高溫高壓的影響或暴露于液體中,從而改變了其礦物成分。一旦礦物成分發生變化,這些岩石就被認為是變質的,例如千枚岩、片岩、石英岩和大理岩。隨著風和水的作用,地球表面的火成岩和變質岩不可避免地受到侵蝕和破碎。碎片被運輸並形成沉積物,固化成新的岩石,這被稱為沉積岩。而岩石不斷地通過地質過程再迴圈和轉化,這一過程被稱為岩石迴圈。

(記者 張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