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度觀察

小粽子在長三角成為大産業

發佈時間:2024-06-12 14:25:07 | 來源:光明網 | 作者:何書瑤 | 責任編輯:孟凡婷

(粽子口味推陳出新,相關節慶産品在年輕消費者中熱銷。)

端午假期來臨,又到了吃粽子的季節。

根據拼多多平臺的數據,今年端午,廣東、浙江、江蘇粽子消費量位居前三。按城市來看,上海人最愛吃粽子,超越深圳、北京、廣州,位列購買力排行榜首。與全國其他地區相比,粽子在長三角地區的消費頻次更高,除了在端午期間,不少地區平日也有吃粽子的習慣,這讓小小的粽子也成了大産業。

長三角是粽子品牌高地

作為粽子消費的最大市場,長三角的粽子企業不可小覷。

根據企查查數據,截至目前,全國有3743家企業簡介和經營範圍含“粽子”、正常經營的粽子相關企業,其中廣東省是相關企業數量最多的省份,達到438家,浙江省緊隨其後,達到402家。整個長三角地區粽子生産相關的企業佔到全國的17%左右,數量未必最多,但無疑是最強的。

從電商平臺的銷售數據來看,五芳齋、稻香村、諸老大等蘇浙品牌佔據淘寶天貓平臺粽子銷量的前三名。拼多多平臺上,五芳齋、真真老老和廣州酒家也是備受消費者喜愛的熱點品牌。

這些知名的粽子品牌,大多是中華老字號企業,集中在被稱為魚米之鄉的江南地區。這既和這片區域盛産稻米、農耕發達的歷史有關,也與長三角地區較早擁抱更先進的工業化生産有關。

今年粽子更平價

“吃貨不分南北,口味必分甜鹹”,在端午粽子口味選擇上,南北方一直有飲食偏好差異。不過今年鹹粽戰勝了甜粽。截至目前,拼多多平臺鹹粽銷量達到甜粽的4倍左右。在淘寶天貓平臺,蛋黃肉、鮮肉是長三角品牌最熱銷的兩個口味,相關熱銷商品數量是豆沙、蜜棗等甜粽的1.5倍。

粽子市場也有新的消費趨勢。

一是粽子口味仍在推陳出新,一些創新口味有不少消費者買單。電商平臺上,水晶冰粽和榴蓮口味粽熱度僅次於傳統口味。安徽合肥的一家品牌旗艦店推出榴蓮、巧克力、奶黃、芋泥等多種口味,目前已售出8000多件。

在上海,線下的老字號品牌和商超也將粽子口味卷出新高度。老字號邵萬生將糟醉和腌臘口味融入粽子,推出糟味香腸大肉粽、腐乳肉粽等,從5月15日開始銷售,到目前已賣出超過25萬個粽子。豫園的老城隍廟還與舍得酒業跨界合作,推出了酒香口味粽。大潤發、山姆等商超則融入更多食材。大潤發新增雲南山珍雲腿/菌菇類粽系列,有鮮花玫瑰、雲腿松茸、雞樅滷肉等特色口味,山姆推出高湯黑松露雲腿、整只鮑魚、猴頭菌等口味。

二是粽子的健康趨勢更加明顯。無錫專做糙米産品的品牌糙米大匠,今年在電商平臺銷量進入前五名,主打糙米粽,除了蛋肉、鮮肉等口味,還有雞胸肉、堅果、紅豆山藥等更受減脂健身人士歡迎的口味。同時,粽子個頭更小,每個只有100克。

三是禮盒價格下降,平價粽子更受歡迎。在拼多多,80—100元以及100元以上的粽子禮盒熱銷。據平臺介紹,這類禮盒既能滿足送禮需求,又價格親民,市場接受度較好。盒馬也推出多款100元以下的粽子禮盒,粽子禮盒均價較去年降低三成左右,主打禮盒均價80元左右。

五彩繩、香囊熱銷

今年端午,過節的儀式感更受重視,尤其是年輕消費者不滿足於只吃粽子,對端午傳統習俗更感興趣。佩香囊、挂艾草、戴五彩繩等端午傳統習俗,有著辟邪驅病、平安健康的寓意,相關節慶産品熱銷。

在拼多多平臺,艾草花束價格普遍在16—30元,不少商家通過將艾草、菖蒲與各式挂件、吊牌、香囊等組合,搭配精美包裝,在傳統祈福之外更多了裝飾的作用。數據顯示,今年艾草相關産品銷量相較去年增幅明顯,其中艾草花束的銷量增長了將近2倍。

在義烏,香囊、五彩繩等端午産品就在最近迎來採銷旺季。

從內銷方面看,旅遊景區、商超是採購主力軍,採購週期一般從2月持續至6月初(端午節前)。同時,因今年“國潮風”繼續流行,國潮香囊、國潮龍舟香囊等爆款頻出,個別款式目前已斷貨。

從外貿出口看,華僑、海外華人是端午産品採購的主力,商品主要以傳統的艾草香囊、五彩繩為主。根據義烏國際商貿城“義烏購”數據顯示,本月端午文創商品訂單交易額比上月增長1.52倍,其中五彩繩訂單數增長10倍,交易額增長17倍。

記者統計電商平臺上熱銷的端午特色産品,超過九成的熱銷五彩繩、83%的端午香囊、超過一半的艾草花束髮貨地在義烏。端午儀式感的新生意,看來又被“世界超市”義烏承包了。

(記者 何書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