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科普

“聰明藥”能提高考試成績嗎

發佈時間:2024-06-11 15:34:21 | 來源:科普時報 | 作者: 吳瓊 | 責任編輯:王玉梅

(高考前,安徽省淮北市第十二中學開展集體減壓活動和趣味活動,幫助高三學生釋放緊張情緒、放鬆身心。新華社發萬善朝 攝)

2024年高考今日拉開帷幕,全國各地的中考也將在近日舉行。近段時間,各類“聰明藥”廣告充斥網路平臺。這些廣告瞄準了中高考考生和家長的考前焦慮心理,宣稱“服用後精力充沛”,能夠“提升專注力、短時間內提高成績”,頗有迷惑性。海軍軍醫大學心理係副主任蘇彤提示,網傳的幾種“聰明藥”主要包括利他林、阿德拉、莫達非尼等在我國精神藥品品種目錄中,這些都屬於國家管制的精神藥物,除用於適應症治療外,不能用於其他非醫學目的。


其中,利他林是目前治療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主要藥物之一,並不能增進記憶力或分析能力。阿德拉的主要成分為苯丙胺,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在我國尚未批准上市。莫達非尼是一種覺醒促進劑,主要用於治療嗜睡症。


“濫用這類藥物會抑制或損壞青少年的大腦神經發育。如果長期或大劑量使用,還會産生一些精神症狀,例如易怒、抽搐、興奮、失眠、嗜睡、頭暈、抑鬱、情緒不穩定、定向障礙、幻覺,甚至躁狂。”蘇彤説。這些藥物還具有不可忽視的成癮性,為了提高學習成績而貿然使用這類藥物,可能會對青少年後期的人際關係、學術成就和事業發展産生嚴重的不良影響。


其實,適度的壓力會帶來個體的生理喚醒,有助於充分發揮個人潛能,能夠幫助考生在考場上表現得更好。而針對小部分緊張過度的考生,蘇彤表示,即使不借助藥物,也有其他方法能夠幫助他們調節情緒。“焦慮的反面是付諸行動,只要考生制定合理的期望目標,做好規劃並按時完成,在努力的過程中就能夠獲得自信和滿足感,幫助緩解壓力。”她還建議考生在上考場前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比如對著鏡子大聲説“我能行”來給自己打氣,或者回想過往成功的經歷,增強自信心。


此外,部分考生家長過於擔心孩子在考場上的發揮,但又不知道該怎麼才能幫上忙,結果也出現了焦慮情緒,甚至反過來影響孩子的狀態。蘇彤提醒家長,要保持冷靜、平和的態度,在考試期間只要做好日常親子溝通和後勤服務即可。“比如,家長可以幫孩子準備好科學搭配、營養均衡的三餐,但不要突然改變孩子平時的飲食習慣,也不要過度進補。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防止病從口入。”蘇彤説。

(記者 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