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粽葉飄香迎端午 民族團結一家親

發佈時間:2024-06-07 16:41:5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盧曉茜

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促進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在端午節來臨之際,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端午”節日主題活動,有形有感有效為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粽香四溢,促進民族情感交融

在都蘭縣敬老院,20多名漢族、藏族、蒙古族老人組成了一個民族團結大家庭,在工作人員的悉心照料下,安度晚年生活。一大早,百歲老人美德格就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穿上了蒙古族節日盛裝,老人拿著鏡子整理著自己的頭飾説“年輕的時候在牧區放羊,從來沒過過端午節,現在到了縣敬老院,每年我們大家都一起包粽子。”沒過一會,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老人們折粽葉、填糯米、裹葉子,相互比賽,看誰的技藝好,誰的速度快。多傑老人的粽子開了線,引得大家都笑了,他黑色帶有“高原紅”的臉上漏出了靦腆的微笑:“我心裏想著昨天那把“牛九”怎麼就輸了,等會吃了粽子,我們再來一局”。

精美香囊,傳承民族手工技藝

“先將布折成正方形,把三個角縫住。”在新華街社區黨員活動室,社區黨員正帶著社區各族群眾制做香囊。針、線、布、剪刀、艾草等一應俱全,居民們熱情高漲,圍在一起,互相交流著各自的製作技巧和特色,都蘭縣永呼日民族服飾的繡娘們成了活動上的“香餑餑”,被紛紛邀請展示蒙古刺繡針法,還有人拿出自己平時做的香囊、繡球等手工藝品切磋手藝。社區主任段榮花正見縫插針的開展民族團結政策宣傳,居民趙桂蘭阿姨見狀笑著説“主任,我們都知道,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文化展演,體現非遺保護成效

在縣文化廣場舉辦的非遺宣傳展示展演活動上,唐卡、金、銀質品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展臺前人頭攢動,香日德新樂村的穆薩正打算給剛滿月的小女兒買一個小金鎖,拿在手裏反覆摩挲,展臺老闆一看就是個老手藝人,手裏還拿著一對銀鐲反覆敲打。舞臺上的各類民間藝人,正在表演蒙古族長調、藏族民歌、青海小調,年輕人通過公共文化雲直播雲平臺觀看現場直播,非物質文化遺産正在悄無聲息地融入人民群眾生産生活。

關心關愛,營造民族團結氛圍

全縣各級創建示範單位以黨建為引領,開展了端午節系列主題黨日活動。香日德鎮組織轄區內留守兒童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開展了“粽香濃情話端午”文體活動,縣人大面向環衛工人開展了“禮讚縣城美容師”慰問活動,縣政協在殘疾人日間照料中心開展了關心關愛活動,其他單位及社會團體也在節日到來之際向老黨員、困難群眾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走訪慰問和民族團結法規政策宣傳,全縣上下一條心,不斷鞏固全國民族團結示範縣成果。

(都蘭縣委宣傳部 供稿)